黑龙江经济报头版刊发桦川新闻——《星火乡:勤劳之火燎成幸福之原》

2018年9月12日,黑龙江经济报头版刊发桦川新闻——《星火乡:勤劳之火燎成幸福之原》,现将原文转发如下:

星火乡:勤劳之火燎成幸福之原

欣欣向荣的绿色稻田,干净整洁的民族风情民宿建筑,载歌载舞的朝鲜族群众……这些是记者随改革开放40周年采访团来到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的诞生地、也是我省最大的纯朝鲜族群众聚集地——佳木斯桦川县星火乡看到的幸福场景。

好米:科学种植发展现代农业

1951年2月,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在星火乡成立,中国农业合作化经营模式在此发源。这个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农业排头兵现如今发展如何呢?

记者来到星火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只见一片广袤的绿色水稻田向天际无限延伸,风吹过麦浪留下一阵清香。星火乡作为桦川县“百里绿色稻米长廊”的起始点,全乡土地已实现整体流转,3.3万亩水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现如今“星火大米”远近闻名,还曾入选国宴,被誉为“白色珍珠”。

走近这片无数代星火人挥洒汗水的良田,记者参观了有机水稻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展示区、特色稻米生产示范区,稻鸭、河蚌、黑鱼、泥鳅、水蛭等基地,科学的种植方式增加了农业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星火有机大米的出现来之不易,五良纯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与中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合作,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采取有机方式育苗、自制有机发酵肥、五道水处理、鱼鸭及人工除草、物联网全程可追溯监测、互联网电子商务营销等高端技术,实现全程产业化,并通过了中国质量检测中心对生产基地、品牌、生产设备进行的有机认证。目前,星火有机大米在广州佛山等地销量极佳,销售价格可达15元/斤。

就在记者即将离开合作社之时,刚好一波旅游团到此参观,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群来自同江市农民组团来“取经”。

好景:民俗风情打造特色旅游

星火乡的朝鲜民族风情园内,听着朝鲜族民歌喝一杯当地村民手工酿制的米酒,吃上一顿地道的朝鲜族特色大餐,是到此游玩的游客们必备的行程之一。据饭店经营者介绍,每到旺季的周末,一天最少有4—5班旅游大客车满载游客来此体验纯正的朝鲜民族文化

星火乡辖6个行政村,全部为朝鲜族,是桦川县唯一的朝鲜族乡,也是我省最大的纯朝鲜族群众聚集地。据星火乡党委书记南楠介绍,近年来,星火乡充分发挥朝鲜族文化特色和区位优势特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果显著。中星村作为重点核心区,除了朝鲜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等民俗展示,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打年糕、腌制辣白菜等互动性休闲娱乐项目,正逐渐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朝鲜族特色乡镇。燎原村集中展示了现代生态农业、标准化水稻种植、一二三产业融合基地,主打农业生态旅游村。星火村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的发源地建立了村史馆,珍贵的照片、报纸、历史实物铭记了光辉的民族创业历史。

记者在星火村看到了不少新建的朝鲜族传统院落,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将作为民宿向游客开放。南楠书记告诉记者,现在星火乡正集中力量招商引资,预计在中星村建设星火朝鲜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星火村引进特色村寨建设项目,通过产业带动饮食业、住宿业、传统手工艺品等产业链发展,打造文化旅游业态。

好甜:幸福生活全靠勤劳双手

早上和伙伴们一起在堪称比赛级别的草坪场地打门球,白天在村老年协会活动室排练舞蹈,夕阳西下吃过晚饭再到村头的广场散散步、跳个舞——这是星火乡中兴村村民李伯淳老人一天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南楠书记告诉记者,乡里每个村每一季都会组织门球比赛,全乡门球场共有10处,其中6处是高标准的草坪场地,星火乡的门球队伍在全省都很有名气,经常取得不错的“战绩”。记者了解到,星火乡6个村都设立了老年协会,老年协会除了定期组织村内老年人举办活动,丰富老人文化生活,还参与村务监督,确保政策落地,“我们的老年协会是一个很有威望的机构呢。”南楠笑着说。

记者走在星火乡的村落中间,这里房屋整齐,道路硬化率高,村容干净。村民说,自来水、有线电视、通讯网络等软件设施一应俱全,是一个宜居的乡村。当地许多人放弃了在外面大城市生活,一直守在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原桦川朝鲜族中学校长朴龙洙便是其中的代表。已退休的他目前刚刚著成《桦川朝鲜族足迹》一书,回顾了桦川县星火乡朝鲜族的民族不息奋进的历史,“我要留下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老人这样对记者说。

回顾过去,1949年出生的朴龙洙作为亲历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幸福的小康家庭生活,还细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星火乡的大历史变迁:70年代是星火客车厂远销各地“叱咤风云”的时代,当时工人有350多人;80年代星火村统一规划了道路和房屋,村民住上了舒适的砖瓦房;到90年代饭店、修理店等个体小商户悄然在村头风行,“用打糕泡菜供出大学生的村民不在少数。”朴龙洙说。到世纪之交,乡里掀起去韩国俄罗斯等国外打工的热潮;再到现如今星火人在各地经商、办企业的也不在少数……星火人一直没有停下勤劳耕耘幸福生活的脚步。

展望未来,南楠书记表示乡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将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巩固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种种举措,归根到底,就是不想辜负当年先辈们的初心,做好当下,以回应乡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勤劳、智慧、奋进的星星“火种”永远传递下去。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

Hash:270ccc7656a344e6e00004bbcc5fb5dd618bac08

声明:此文由 桦川印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