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醉美山西:昔阳石马寺摩崖石刻

中视之窗讯(新闻观察员楚予) 石马寺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南15公里处的石马村,距大寨旅游区只有8公里在大山的臂膀里一路前行,清泉绕流,青山翠岗,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处便是传说中的石马寺。

石马寺坐东向西,依山借势、层层砌殿而成,重楼玉宇,亭榭台阁,显得非常地藏风得水,清雅秀静。一座古色斑斓的石桥跨河而过,桥头有石牌楼一座,气宇轩昂,我们由此步入景区,一级一级的阔大台阶,可以从容拾级而上,顿觉尘念一扫,禅意渐生。

石马寺早叫落鹰寺,北魏石窟建成后,取名石佛寺,到唐朝传说李世民在此遇难由神马营救。赐石马一对,易名石马寺。寺山门不远处果然有两匹石马,太阳底下静静地站着,让人对石马寺的传说深信不疑。北宋熙宁年间,围像建廊筑寺,后经元、明、清历代多次扩建,规模日渐扩大,香火旺盛。

寺内所有石刻造像均分布于三块巨石的七个崖面上,共有3个石窟、178个佛龛、1300多尊造像,佛像最大的5米,最小的5厘米,造型优美,刻工洗炼,与云岗、龙门石窟造像有异曲同工之精妙。

一处处石窟造像间,除了从北魏隋唐的佛像,寺庙内最具有价值的便是悬蜗卧顶的建筑构造了。我们来到大殿后面的石窟廊屋间,只见迎崖的一面,是满壁的石刻造像,另一面则是留了门窗般孔洞的土壁。土壁上,一幅幅明代的壁画精美绝伦,有怀抱琵琶的乐者,有细观表演的佛教人物。土壁与磨崖间的顶部,便是举世无双的悬蜗卧顶。

石马寺起源于北魏时期的摩崖石刻,之后才渐成现在的规模。古人之所以选择在此虔诚不懈地凿刻,一方面是看中了这一方的风水宝地,另一方面,这里独特的砂岩也很适宜开凿石窟.巨石如壁,蜂峦耸拢,也是石马寺的一道雄浑的风景。石马寺最早叫落鹰寺,这只是传说,无可查考.北魏石窟落成后,被取名为石佛寺。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由僧人岳海主持即像造殿、环石筑廊,兴建殿宇30间。后经元、明、清历代扩建,寺庙规模逐渐扩展,香火日渐鼎盛,寺内僧侣最多时达100多人。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的开凿,荟萃了长达600年的佛教雕刻艺术精华,划过了漫长的历史痕迹。

整座石马寺红石铺院,白砂石砌墙,摩崖石刻造像,石马、石桥、石碑、石牌坊,还有护佛石龟、试斧石、补天石……都源自石马山的石头。石马寺身后的半山腰,一排高约9米,长约40米的天然砂岩石垂直悬挂,有如瀑布。石崖脚下,一块巨石撑40度角斜卧,与其相衔,俨然“瀑布垂帘,飞流成溪”之势,非常壮观!

2005年,石马寺石窟正式选入《中国名窟》,被中外石窟专家称为“我国石窟艺术的小家碧玉”,石窟的悬空蜗牛式悬顶造型更被建筑专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这座以石刻造像与寺庙建筑相结合的宗教建筑群,距今已有1470余年历史,是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寺。石马寺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价值极高,其雕刻之精细,着色之艳丽,造型之逼真,是其他石窟无法与之媲美的,只是规模小了一点,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行走醉美山西》原创专栏 总策划:秦前松

特约联办单位:太原欧美莲整形美容医院(源自韩国,国际连锁,是山西首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以韩国技术、韩国专家、韩国服务为一体的韩式高端定制整形美容医院。)

中视之窗——权威精准的中视官方联播平台。诚征各地特约新闻观察员!

Hash:99236998478f3a2080b67a3a7e1ba1b94d79775f

声明:此文由 中视联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