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昌(上):立志报家邦 革命映初心

【导语】吕梁自古就是英雄辈出的热土。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山西省早期青年运动、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我党早期的高级党务工作者,红军高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同时也是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中央委员,他就是革命烈士——贺昌。

【现场同期】吕梁台记者 张益铭:我现在是在柳林县贺昌烈士陵园纪念馆,作为我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里,追寻先辈足迹,感知红色历史。

【正文】在纪念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1906年,贺昌出生在山西省柳林县一户知名绅士家庭。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时局的影响,贺昌从小就树立了尚武报国、为民兴利除害的志向。

【现场同期】贺昌纪念馆解说员:“扛罢笔杆再扛枪,经文纬武干一场。颈血常思敌国溅,寸心久欲报家邦......”这是在1919年贺昌受到他的班主任老师刘菊初老先生的民主思想( 影响)之后,写下的一首荡气回肠的《壮志歌》,当时的他仅有13岁。

【正文】1920年1月,贺昌考入了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后,经高君宇推荐加入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5月,贺昌与高君宇等共同创建了山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此后,相继担任太原团支部书记、太原团地委书记等职。1922年12月被选为团中央委员。这一时期,贺昌成为吕梁以及山西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传播者,革命运动开展的重要指导者和实践者。

【同期声】柳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呼永科:贺昌在太原上学期间,开始接触并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然后他就在太原、吕梁等地开始传播,可以说贺昌是吕梁马克思主义学说传播的先导者。

【正文】1922年10月,贺昌转入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开始,贺昌相继领导了太原正太铁路工人、太原大国民印刷厂工人、太原制革厂工人举行的大罢工。其间,贺昌曾为《中国青年》撰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五年来的奋斗》、《青年学生与职工运动》等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青年运动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现场同期】吕梁台记者 张益铭:在纪念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贺昌发表过的文章,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早期共产党人对探寻中国出路的思考和呐喊。

【同期声】柳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呼永科:贺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后,就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到家乡柳林、回到吕梁,进煤窑、进农村,充分了解当时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和所思所想,他了解到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现状以后,他就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指导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

【正文】1923年,贺昌被选为共青团第三、第四届中央委员。1926年1月,贺昌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身份,参加了国际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莫斯科召开的代表大会。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时任中共江浙区委委员的贺昌,先后参与组织发动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贺昌被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委员,8月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1月,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参与部署了广州起义前的准备工作。1928年,贺昌以中央巡视员身份重建中共湖南省委,选派干部,输送物资,并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进行了指导。同时,指导了平江武装起义。他曾被选为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成为了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委员。

记者:李 凯 李 彪 张益铭 柳林台

播音:李国强 张 华

编辑 : 冯宁静白 琳

审片:耿瑞山 张英英

-----------------------------------------------------------------

Hash:3605b7d51871002ad52ebe94d3c24aa124581c2e

声明:此文由 吕梁广播电视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