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有一处皇帝师墓,这里环境清幽,最吸引人的却是石刻像

陈廷敬,一代名相,康熙大帝的老师。为官53年间,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还是编纂《康熙字典》的总阅官。这官可以说做得是不能再大了,荣耀得不能再荣耀了。陈廷敬的墓地名为“紫芸阡”,位于山西晋城静坪山上,是其生前就已选定的风水宝地。牌坊高十米,正楼上方刻着“皇恩宠赐”四个大字,表明是受到皇帝恩赐而建造的。

牌坊下面雕着神态各异的十几头狮子,隐寓陈廷敬为帝师之意。之所以会有紫芸阡这样一个旖旎浪漫的名字,据说是因为当年这里四周紫藤萦绕,紫意融融、枝繁叶茂,芬香如芸。如今的墓地并没有想象中满布紫藤的美丽景色,却清幽安静,给人以钟灵毓秀的感觉。

走过石牌坊不久便可见一座高大的碑亭,亭内石碑上刻有康熙帝为陈廷敬书写的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康熙五十一年,陈廷敬薨于京邸后,灵柩回故乡安葬。康熙皇帝盛痛之中,特命行人司官员沈一揆陪同护丧,一路水陆无阻,府县路祭,还受到沿途官员、百姓观瞻护送,可谓浩浩荡荡,圣恩殊荣。

走在墓园中,给人无比安详的感觉,这里规避了杂乱喧嚣,原原本本保持了墓园应有的恬淡。

墓甬道左右两侧布列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四对石像生,分立于种植的绿篱之内,刻工细腻精致,表情尤其生动,丝毫没有肃穆之感,反而多了些俏皮。陈廷敬去世数百年,有如此生动的石人石兽陪伴,怕不会觉得寂寞吧。

陈廷敬安葬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在家守孝期间又将墓地修葺一新,树立了墓地牌楼、御碑亭、守墓房、祭祀房、神道两旁雕塑了石像生、石望柱,同时还将父亲生病期间,康熙皇帝派大臣探视、慰问及父亲死后,康熙帝的赐物、祭文以护丧回归的情况分别勒石纪念,刻制了十通大碑,显赫了父亲在世时的官高位重。

由于石碑林立,陈廷敬墓也称为“紫芸阡碑林”。300多年来,经过战乱的烽火和日月的沧桑,这些沉重巨大的石碑仍然健在,彰显着墓地主人的不凡身世。

走在陈廷敬长眠之处,敬重之意油然升起。清初是一个极力排挤汉臣,并大力压制汉族官吏的年代,陈廷敬可以官致一品,并成为帝王的股肱重臣,需要怎样的魄力与才华?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与陈廷敬一起长埋黄土陇中,而人们只好凭着某种直觉,去揣测那一段峥嵘岁月。

这里没有荒草凄迷,暮鸦回旋的悲凉,有的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植物和被它点缀的干净、美好、安详的世外桃源。遥想“紫芸阡”当年,必是紫芸遍野,清香满山,清风为伴,松柏为邻,恬淡雅致,一如,他的主人。(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Hash:701a3a91e1b904b9c630051b4caa2095ad75f87b

声明:此文由 落榜进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