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四十年,滏阳河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考察调研

近年来,民盟邯郸市委组织盟员对滏阳河沿线开展了生态环境、水源保护、历史文化等考察调研活动,社会各界开展了“保护母亲河”主题志愿者活动,这对宣传、保护、治理、开发滏阳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滏河全景

滏阳河是一条天然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接纳了众多支流,形成了羽状的河网水系。特别是滏阳河主河道,流经平坦的华北平原,形成了九曲回肠的“蛇曲”画面,十分壮观美丽。

时代变迁

过去的滏阳河就像一条巨龙,一方面守护着两岸人民,浇灌庄稼,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也给带来洪涝灾害,肆意虐夺,伤及百姓。四十年来,对于滏阳河的两面性,人们进行了扬长避短的彻底治理,如今的滏阳河是旧貌换新颜。

水文化

在滏阳河流域,形成了浓郁的滏水文化,有传说、神话、庙宇、建筑等,丰富多彩。

很多人认为滏阳河发源于峰峰矿区黑龙洞,但经水务部门勘测,应该在黑龙洞上游23.1公里的金村。据说这里曾发现清乾隆五十三年(1714年)碑刻:“此即滏河河源”,这里的“三古(古庙、古戏楼、古牡丹)伴随着古河源源远流长。

滏阳河源头之一的黑龙洞,自古以来就有着关于黑龙的神话传说,俗传有黑龙潜藏。其上有黑龙庙,供奉着黑龙爷塑像。这里的“龙洞珠泉”是古磁州八景之一。

从明代以来,滏阳河上就建了不少古石桥和灌溉用的古闸门,设计科学,雕刻精良,彰显了丰富的桥闸文化。在滏阳河上的每座桥闸旁边,都会建有龙王庙,这也验证了“有桥就有河神庙”的传说。

在滏阳河的马头、张庄桥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古码头所在地,两岸百姓为了祈求安福,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会向河里放河灯,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

功能展示

滏阳河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旅游等功能,还具有调节气候、补给水源等作用。

磁县境内有两座古闸门,俗称“东闸”、“西闸”;在城南关、东关分别建有“南关大石桥”和“东关桥”,在开河村、马头村、古桥村等都建有古石桥,以便人们通行。“南关大石桥”的“滏桥秋月”是古磁州八景之一。

滏阳河在邯郸段自古建有桥梁,利于通行。明万历元年记载有四座:罗城头桥、柳林桥、(南)苏曹桥、冯村桥。清康熙十二年记载有八座:张庄桥、罗城头桥、柳林桥、南苏曹桥、北苏曹桥、冯村桥、苏里桥、贾葛口桥。至今有的尚存,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这里的“滏水春帆”是邯郸古八景之一。邯郸段还有三座古闸,分别是罗城头闸、柳林闸、苏里闸,用于引水灌溉。

永年境内,老城西有八座明代古闸门,俗称“西八闸”, 分别是广仁闸、普惠闸、便民闸、济民闸、润民闸、惠民闸、阜民闸、殖民闸,有的至今仍然在使用。老城东明代重修的弘济桥,与著名的赵州桥安济桥)是姊妹桥,这里的“滏水流虹”是永年古平干八景之一。

滏阳河流出邯郸境内后,途经地区都有着许多建筑和传说,如衡水的安济桥,修建于乾隆三十年,是一座七孔联拱石桥,全长 116米。这里的“衡桥夜月”是古衡水八景之一。

人文风光

近年来,滏阳河经过全面整治后,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河水清澈,岸花飘香,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Hash:0d7d7e601bd0c6305814962e285f30539f5499bf

声明:此文由 邯郸影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