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的八大皇陵, 个个奇观

邢台的八大皇陵

邢台古来为帝王之国,根据史书记载和遗迹留存有皇陵几座:

1.启运陵(隆尧王尹村)--大唐光皇帝李天赐

2.建初陵(隆尧王尹村)--大唐宣皇帝李熙

唐陵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家庄镇王尹村村北200米处。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祖陵”或“唐陵”。1982年7月23日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东500米的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已废,仅存立刻于唐开元十三年的《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简称光业寺碑),修复后置于隆尧碑刻馆内。

关于宣、光二帝生平,史载甚略,《旧唐书》卷一·高祖纪云:熙在北魏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赐,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尊光皇帝”。《新唐书》卷七十“宗室世系表”云:“献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后魏金门镇将,生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字德真”。《光业寺碑》记载:“宣皇帝始以宣简公任瀛州刺史”。又载:“贞观二十年,累遣使臣左骁尉府长史长孙尊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麟德元年敕;宣简公、懿王陵墓,并在赵州,各宜配守卫户三十人,仍令所管县令专知检校刺史岁别一巡”,仪凤二年(公元677年)追尊李熙为宣皇帝,夫人张氏为宣庄皇后;李天赐为光皇帝,夫人贾氏为光懿皇后,定陵名为“建昌”、“延光”陵,开元二十八年诏改为“建初”、“启运”陵。《元和郡县志》载,当时二陵封土各高四丈,周回一百五十六步。终唐一代,陵区保护完好。

邢台的《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下简称《光业寺碑》)记载,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多次派遣使臣勘察茔城,规划着手建陵事宜并亲自过问。长孙无忌会同邢州赵州两地官员测量划定茔城的范围,按照帝陵建制绘成图纸呈给皇帝,请唐太宗李世民裁定。

《光业寺碑》记载,仪凤二年(676年),唐高宗李治追尊李熙为献祖宣皇帝,夫人张氏为宣庄皇后,陵名延昌,追尊李天赐为懿祖光皇帝,夫人贾氏为光懿宣皇后,陵名延光。唐高宗李治说,宣简公、懿王陵墓都在赵州,各处应该配备守陵的卫队各三十人,由陵墓所在地县令专项负责,定期检查工作。由于国都长安远在千里之外,皇帝不可能每年来这里祭祀祖先,因此指示当地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代表皇帝每年巡视祭祀一次。

唐玄宗李隆基对原籍祖陵非常重视,诏令改象城为昭庆县,诏令大规模整修光业寺,并诏改延昌陵为建初陵,延光陵为启运陵,感恩祖先给大唐李家带来了好运。《元和郡县图志》载:“皇十三代祖宣皇帝建初陵,高四丈,周回八十步;皇十二代祖光皇帝启运陵,高四丈,周回六十步。二陵共茔,周回一百五十六步,在县(旧城西南二十里。”

图为邢台隆尧的《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

3.高平陵---后赵皇帝石勒

石勒,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人。初归效刘渊,据有襄国(邢台),后杀前赵(公元304-329年)末主刘曜自称帝,拥有冀并幽司豫兖青徐雍秦十州之地。在当时的十六国中,后赵最为强盛,自然其葬事也颇为讲究。石勒当了15年皇帝,于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采取“虚葬”手段处理了自己的后事,是夜里偷下葬的。根据羯族习俗,石勒被偷偷葬在某个山谷中,莫知其所,然后按皇帝规格备文物珍宝虚葬在今邢台市百泉村,号高平陵。石勒真身秘葬何处,无从得知,而石勒按皇帝规格虚葬在邢台南郊百泉村的高平陵,至今仍有遗迹可寻。而在之前,石勒葬母时也采取了虚葬的方式,《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上》记载,“勒母王氏死,潜窆山谷,莫详其所。既而备九命之礼,虚葬于襄国城南。”

邢台石勒高平陵的确切位置在东高村、西高村、南高村之间,历经1600年沧桑,到解放前夕,陵前尚有石人像一尊,石虎一尊,石羊两尊。1975年左右,村生产队运走了躺在陵地里的石人像,盖房当柱子用。生产队解体的时候分给了农户,以后不知流失何处。

石人像有一丈高,是手持方戟的武士,方脸垂耳,深目高鼻,面有虬须,双层下颏,保存相当完好。石人像因为早年倾仆在地,目标缩小,文革期间免遭破坏。

石虎和石羊有半拉露在地上,随着岁月流逝,农民耕作,石虎和石羊最终沉在地面以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4.显原陵(邢台百泉村)--后赵武帝石虎

石虎(295-349),字季龙,十六国时后赵皇帝。

咸康三年(337年),石虎改称大赵天王,永和五年(349年)改称赵皇帝,最终取代了石勒赵国

经过南征北战,石虎的势力不断加强,后赵国的盈疆界也不断扩大,鼎盛时有“十州之地”。

石虎死后葬显原陵,在今邢台百泉村,据史料记载,此陵为虚陵,石虎并未葬在陵中。《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卷100)记载,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jùn 古同“俊”)做一个梦,梦见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去邢台挖掘显原陵,欲鞭尸泄忿,但打开了陵穴后,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于是慕容儁以重金搜索消息,终于在邺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找到石虎的尸体后,“俊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后来前燕为前秦灭亡后,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杀了,并重新把石虎的被桥柱子拦住留下的尸体收葬。

5.甘陵----清河王、孝德皇后之墓

汉安帝的父亲--清河王刘庆的甘陵在邢台市清河县南部,冢子村西,葛仙庄南偏东10.8公里处,封土高达15米,直径60米,成土山状、周围有8座小墓,曾出土过玉币、金镂玉衣片、铜缕玉衣片等珍贵文物。清河县历来传说“九冢十二营七十二那”,九冢就是指此。

清河王刘庆的陵墓有其子汉安帝修建,称甘陵,又称英陵,孝德皇后也葬于此。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清河王刘庆的甘陵

6.定陵---广宗王之墓

定陵位于威县西南部大高庙村,《畿辅通志》记载:汉广宗王陵在威县西八里定陵堡。有二陵相对,东陵周三百二十步,高二丈余,西陵周二百步,高四丈余,上有广宗王庙,俗称大高庙,小高庙。

汉元始二年,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被封为广宗王,死后葬于大高庙村,其墓名定陵,后来广宗王刘胜葬于小高庙村,统称定陵,或广宗王墓,该两村刘姓居多,可能是汉代刘氏子孙。

定陵为邢台市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卫灵公墓

在邢台还有一位比较有趣卫灵公墓,春秋后期,邢国被卫国所灭,邢属卫地.当时卫灵公死了,占卜问葬说是葬在原墓地吉利,而葬在卫国北部的沙丘之地比较吉利。沙丘在今天邢台的广宗沙丘平台,于是卫灵公跨几百里葬到了已经属于卫国的沙丘地,挖掘沙丘数丈,发现有一石制外棺,洗去泥土一看,上面还刻有一段文字,说:‘不靠子孙,灵公将得此为冢。’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历史啊!

8.邢侯墓(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邢国墓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葛家庄,是一处由商代遗址与周代墓葬共存的文化遗存,其重点保护区域为北至中兴路,南至建设路南侧,东至太行路,西至滨江路西侧,总面积100万平方米。2006年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发现邢国墓地,经调查深明有西周时期的墓葬500余座,车马坑50余座,到1997年年底发掘西周墓葬230座、车马坑28座,此外还揭示先商时期的文化遗址3000多平方米。经研究这个墓地是西周邢国墓地,除以上还发掘多座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M10是一大型的春秋墓,墓主人是春秋末期晋国邢候巫臣。重点保护区域范围内密集分布着西周邢侯、贵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遗址。邢国墓地曾出土过大型青铜器、金器、漆器玉器等。

邢国墓地的发现解决了学术界争论多年的邢国地望问题,邢侯都城就在当今的邢台市区或附近的郊区。邢国墓地中先商遗址的发现,为先商文化的深入研究及商族起源提供了考古新资料。中商遗址的发掘,为佐证商祖乙迁邢之地即为今天的邢台提供了一批实物资料。

据史料记载,邢侯名姬苴,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公元前661年,强狄犯邢,侯迁都夷仪,外藉齐兵,内聚士气,几经争战大胜,为庆功建邢侯之台。邢台之称,原源于此

Hash:08e9e607953e0f2882a41074c58249835e7c096f

声明:此文由 Hello小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