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事件,关于东海龙海天的传说

关于湛江东海岛龙海天)的传说,大概意思如下:传说在宋恭帝向蒙古人投降被蒙古人掳走之后,为了支撑南宋的半壁江山,文天祥、张世杰等忠臣又拥戴益王赵罡继位做皇帝。可是,蒙古铁骑很快又杀了回来,正危难之际,忽然飞来一只大蝴蝶,声称要救驾。你道这蝴蝶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从吴道子画的“美女扑蝶图”上飞下来的。吴道子人称画圣,他画的画是很有灵气的,只因当年宋徽宗赵信也是好画之人,他见这只蝴蝶画得传神,心生怜爱之意,便用御笔在扑蝶的补字之上加上了一个小小的“免”字,成了“美女免扑蝶”。蝴蝶铭感皇恩,一直未能报答,今见赵家有难,使现身来救驾。赵罡等人见形势危急,便顾不了许多,纷纷爬上蝴蝶的背脊逃命。蝴蝶振翅一飞,冲出重围,为了逃离蒙古铁骑的追赶,它拼命地飞呀飞,不知越过千山万水,也不知飞了多长时间。飞到一处海湾,已经筋疲力尽,再也飞不动了,便一头栽到大海里,度成一个海岛。再说小皇帝赵罡,他睁开眼睛,见四面是海水,心里纳闷,不知是什么地方,但心里又想,刚才从临安城逃出来;如今见到大海,莫不就是临安城东面的东海?于是便冲日说出:“哈哈,我们逃到东海岛了!”由于皇帝开了金口,从此就将错就错,把这里叫做“东海岛”。

宋恭帝(当时还不满6周岁)被蒙古人掳走,文夭样拥立宋端宗赵罡,赵罡逃亡到油洲岛,赵罡死后八岁的赵丙在对洲岛登基,做了不够两年的倒霉皇帝,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史实。东海岛也的确象一只蝴蝶,是不是从古画上飞出来的,就请各位认真考证了。至于守海岛的名称,明清时代叫做“椹川”,法国强租广州湾后,把这里划为“东海区”,此名沿用至今。

还有一个叫玄坛庙的传说,偃师与巩县交界的山岭上,有一个小庙,人们都叫它玄坛庙,也有的叫它郭子仪庙。为什么一个小庙有两种称呼呢?说起来话就长了。

原来,这庙东边不远,有个黑风洞,洞的崖壁上还有一柄古剑把。尽管这都是陈年古代的事了,可确实与庙还有牵连。过去这一带的庄稼,很少有收成。原因是只要小麦该扬花了,从黑风洞中刮出一股风,到收获时节颗粒不结。人们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还逃奔他乡。

这年,郭子仪从许州归来,路经此地,得知情况后,就亲自到黑风洞口察看。这时一股黑风正好由洞内向外吹刮,如烟似雾,眼前一片白茫茫,雾腾腾。郭子仪愤怒执剑,向洞上刺去,谁知宝剑刺在崖壁上,竟然拨不出来了。可是,霎时云消雾散,露出湛蓝的天空。众乡里见状叩头顿拜,感谢上苍。感谢郭子仪见义勇为。并请求大将把宝剑就留在原处。郭自然慷慨允准,辞别了乡里百姓,带兵而去。

以后,人们都怀念郭子仪的大恩大德,因为从此庄稼岁岁丰收,年年有余,有的人还想盖一个庙,好四季香火不绝。虽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村子太小了,思来想去没有别的门儿。

不知谁出了主意,原来这里还有个玄坛庙,也就是财神赵公元帅庙,乡亲们曾不断地供奉祭祀,大家终归还是穷得叮当二声,因此,时间长了,庙堂坍塌也没人去修理,玄坛爷也随着风雨,不知飘到那个无影藏国了。只剩下玄坛奶奶,孤苦伶仃地坐在那里,忍受着风霜雨露之苦。

村民们将此庙修补粉刷,抹彩饰色,又配了一个红脸大汉郭子仪塑像,四方人等莫不争相瞻仰。等开光之日,县令也要亲临点主,乡绅商贾也将焚香叩拜,主事人自然筹措得当,庙宇内外也打扫得整齐洁净。

这天早晨,主事人发现郭子仪像与玄坛奶奶来个相背而坐。所谓你东我西。主事人心想,可能是招呼人一时粗心大意,又一想,当时自己还认真检查过一遍。要说谁来摆弄了吧?神灵在上,谁敢如此大胆。就算有这样大胆的人,他怎么移得动呢?于是,慌忙召集人等,赶快重新又把像摆正。

一县之长的父母官驾到了,众人等忙于招呼,善男信女沐手焚香,钟磬齐鸣,好不热闹。当县太爷揭开纬慢观看神像时,大家惊呆了,原来,它们的像又相背而坐了。县太爷要发作责问,主事人忙上前解释庙修补经过,把前两次方位移动的始末也说个明白。不由地县太爷哈哈大笑。说:“你们也真是如此的荒唐,神灵岂可胡乱搭配,这也难怪他们不相照应。”他想了一下又说:“取过来文房四宝——不,拿笔墨来。”

大家不知道县太爷要变什么戏法,都瞪着眼看究竟。只见他略加思忖,挥写起来:

庙是玄坛庙, 妻是玄坛妻。

下官来说合, 嫁于郭子仪。

大家都佩服县太爷写得好。据传,从此,两尊像再也没有移动过位置了。

其实这些传说是不是真的,我们还真的无法考证,但这些传说的存在,确实为湛江人民的

生活

以及

文化

带来了影响。让我们在茶余饭后多了闲聊的资本。在说起地域文化时,多了一份认同感。

Hash:53a8353fa842ab61a2366d2e063ef69706b474f4

声明:此文由 笔下生魂趣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