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茅坪堰,被誉为陕西的“红旗渠”

汉中茅坪堰,被誉为陕西的“红旗渠

第七章:科技长河

汉中的科学技术源远流长。从远古陶器、青铜器烧制铸造,稻类作物种植,上古路桥开凿架设、运输工具改造,到随后的民间造纸、堰渠修筑,当代的农作物改良加工、工业品制造、国家航空器生产基地发展、太阳能吸收式制冷设备研究与开发,无不显现出汉中人的勤劳、智慧和创新意识。一系列科技文明成果的出现,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水利工程技术

汉中水资源丰富,水利灌溉工程发达,修渠筑堰技术先进。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汉中县先后从两座汉代砖石墓中出土陂池及陂池稻田模型各一具,说明最迟在东汉早期,汉中已经有人工修建的水库;《水经注》、清顺治《汉中府志》等史籍中有汉中七女池、明月池、美农池、王道池、顺池、草池等池塘的记载,显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中的农田水利以陂池灌溉为主。宋代之前,汉中就有了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等著名水利工程。汉中古代、近代的引水工程还有金洋堰、班公堰、汉惠渠、褒惠渠、湑惠渠等。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辖区内有大小渠堰138条,古池34口,灌田20多万亩。清代至民国时,引水工程已覆盖汉中平川。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大型蓄水工程石门水库,蓄水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45万亩。其中,山河堰、五门堰堰体工程和石门水库大坝工程都是当时先进技术的体现。

山河堰堰头遗址(1947年)

水上游的古代灌溉工程以山河堰最为著称。山河堰拦褒水筑堰,在堰的上游开渠引水,堰体“古刻云‘巨石为主,琐石为辅,横以大木,植以长桩,列为井字”(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陕西备录上》),十分坚固,其工程之巨大、设施之精巧、制度之周密,至清代仍令人惊叹。南宋时,山河堰有上下六堰,吴玠、杨政、王俊、吴璘、史祁、王炎、阎苍舒、章森、晏袤等军政长官都曾主持修浚。第一堰“在褒城北三里,一名铁桩堰,相传以柏木为桩,在鸡头关下桩,筑堰截水,东西分渠,灌褒城田”。民国年间修建褒惠渠大坝时,于坝基处挖掘出千余根木桩,有柏木、青枢两种,长丈余,砌以巨石,与史载山河堰构筑形式相符。第二堰位于原褒城县(今勉县东褒城镇)东门外,堰长320米,“乃山河堰之正身也,旧堤三百六十步,其下植柳筑坎,名柳边堰。”(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二〇)这些记载都说明山河堰工程技术之先进。

山河堰之灌溉功效显著,史称为“昔之瘠薄,今为膏腴”(《宋史·河渠志》)。然截流引水构筑,难以抵御洪水冲袭。故虽代有修葺,但毁弃仍难以避免。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山河堰“实存第二、三堰,灌田五万二千八百二十二亩”(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二〇),不及其全盛时四分之一。民国29年(1940),在山河堰基础上修建褒惠渠大坝;20世纪70年代,又在这里修筑大型石门水库,古山河堰淹没无踪,偶见残石断渠可供凭吊。

五门堰引湑水灌田,堰首在今城固县橘园镇街东南1千米处,因渠首横列五洞进水,故名。过水渠道凿斗山之麓而过,故当地人常比之于四川都江堰。五门堰至今仍利用于灌溉。1984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门堰渠首(1947年)

北宋时,五门堰自渠首引水至斗山归河,灌斗山以上竹园、后湾一带农田数百亩。南宋绍兴年间,县令鲁宗道、薛可光“相斗山形势”、“搭木槽渡引”,将水引至斗山以南,灌田3000亩(《唐公车按亩摊钱批复碑》)。明弘治五年(1492),汉中府推官兼城固县掾郝晟,又扩修斗山石渠,并延至下游,使“渠水荡荡于田亩,高下无不沾足,而所为五万亩者,无遗利矣”(明·郭垲《开五门堰石峡记)。清时,又经多次整修。民国后期,五门堰灌区纳人湑惠渠灌区。又因湑惠渠供水不足,1952年恢复旧堰,并从湑惠渠灌区分灌5300亩。经多次维修加固、配套,至1995年,有效灌溉面积7800亩。

除山河堰、五门堰外,以块石堆积而成,采用横绝、飞渠技术,架渡槽以越过洼下之地的湑水河高堰;“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宋《杨从仪墓志铭》)的杨填堰;明代“经六年竣工,堤长十余丈,广半之,提高丈余,厚同之,堤面阔丈许”(清康熙《西乡县志》)的金洋堰;清代“引冷水河水,开渠作堰,以资灌溉,改旱地作水田”(清嘉庆《汉南续修郡志·水利》)的班公堰,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且至今发挥着作用。在清人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南郑、褒城、城固、洋县、沔县均有众多的堰渠。

李仪祉像

民国时,著名水利学家、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李仪祉两次到汉中,考察汉江水利,筹划建设汉惠渠、褒惠渠、湑惠渠,开创汉中近代农业水利之先河。汉惠渠于沔县(今勉县西)武侯镇西高家泉筑坝,南北开渠,引汉江水灌溉沔县、褒城二县农田,结束了“汉江不灌田”的历史;褒惠渠渠首在褒城县北褒河谷口,经两次分水,采用引水、蓄水、提水结合“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灌褒城、南郑、城固三县农田;湑惠渠于城固县以北升仙村拦湑水建欧几式浆砌石溢流坝,有东、西二干渠,灌洋县、城固二县农田。“三惠”分别于1941年、1942年、1948 年建成,其水坝、渠闸、涵洞、渡槽、桥梁、斗门等设计合理,施工考究,是遗惠后世的重要水利工程。

1949年后,主要依靠农民义务劳动大修水利工程,整修、扩建旧渠堰,新筑水塘水库,使塘库渠堰遍布乡村。先后扩建或新建冷惠渠、灙惠渠、板凳堰、无坝堰、金水堰、幸福渠、马鞍堰、引酉工程等引水工程和沙河水库龙王滩水库、灙河水库、千山水库、大湾沟水库等蓄水工程。其中,1955年建成的强家湾水库和1960年建成的红寺坝水库、南沙河水库,在发挥灌溉功能的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都成为旅游观光胜地;1979年建成的蓄水1亿立方米的石门水库、1997年建成的蓄水7800万立方米的二郎坝水库,还具重要的水力发电功能。动议于1944年,1958年、1970年两度筹修又缓建,1983年一期工程竣工的引酉水灌溉工程(引酉工程,又称茅坪堰)、逢山开洞、临壑倒虹、遇谷架渡槽,引水灌溉3.86万亩,以施工难度之大、牺牲人员之多、灌溉效果之显,被誉为陕西的“红旗渠”。

来源:文化汉中

Hash:96674faee38f77a484cf506baeedd0d2a8d335ae

声明:此文由 汉中在路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