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岩景区再现4处摩崖石刻,你知道这是谁的书法作品?

@

仙游今报

微信公众号:xyjb2013

龙岩再现4处摩崖石刻

龙岩向来被誉为仙游最大的古战场和戚家军抗倭遗址,是我市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今年“五一”节前夕,风景秀丽的仙游九龙岩分别惊现4处新的摩崖石刻一一篆书《尚志》、《彻悟》和2米大《佛》以及石鼓文《达观》。这是继莆田新24景涵江三江口镇鳌山《雁阵归舟》和新县文笔峰景区《居高声远》、《极致》、《寿》等崖刻之后,目前莆田境内第3个旅游景点共平添了8处摩崖石刻,而这些崖刻的书法却同出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莆田市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湄洲日报社副社长、高级记者郑金铸之手。

详情 ↓

篆书《尚志》

篆书《彻悟》

篆书《佛》

石鼓文《达观》

九龙岩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城东北大蜚山麓,大蜚山(史书上最早出现的名字是“大飞山”)“十八胜境”之一,与钟鼎山将军山相连,是仙游境内“九”字当头的山川河流、道释仙家胜境之一,被文人雅士誉为“仙豀小普陀”。

九龙岩共有九个谭,沿山涧层迭罗列,分别名为后门潭、鸭母潭、勺子谭、水瓮潭、顶坝谭、寺子谭等。相传每一个潭中都有一条龙,故总称九龙潭。后门潭就在蒙泉下,周围峭壁高耸环合,只留有一个一丈左右的豁口。潭不太大,显得小巧玲珑。这里除正午外,终日不见阳光,所以风清如水,水凉如冰,任你满身大汗,到此不消片刻就凉意透心。潭中水波轻轻,水声微微,象情人在切切私语。水瓮潭绿得很,给人以一种深沉的感觉。传说这个潭与城里的龙井相通,从这里放下的谷糠,可在那井里漂出,所以那井叫龙井。

九龙岩峰峦环迭、山石奇秀。将军山屏其前,瀑布山殿其后,蜈蚣峰、蛇峰、狮子峰、象峰散布其间,如一道道天然的廊墙,把优美的山光水色遮拦障隔成一幅幅各自独立而又完整的画图。沿山涧前行,随处可见几十丈高的峭壁,令人想起李白"山从人面起"的诗句。山涧中奇石成群,大者如屋,细者如珠,有的聚族而居,有的兀立自如,有的似鳖饮水,有的如船搁滩。九龙桥下有一石,大约五尺见方,状如蟾蜍张口吞扑飞虫,栩然如生。

九龙岩还是著名的古战场遗址。公元一五六三年十一月七日,进犯仙游城的倭寇被戚家军追击遁逃至此,五百名顽敌奔窜到瀑布山时被戚家军堵住歼灭殆尽。后人为纪念戚家军的辉煌战果,就称此地为"五百洗"。

美丽的九龙岩,赢得了古往今来多少士人的垂青!早在宋代,喻景山便慕名来此隐居读书,并在崖壁上刻下"大飞书院"、"挹飞"、"煮茗"等篆书。清代二百年间,历任仙游县官都喜欢来此游憩。古人陈师复曾作诗咏赞九龙岩:“仙溪七十里,半世始闻名;一日见山面,千年怀友情。古袍浮醾酹,清水照尘缨;霜月亭亭白,连床话到明。”足见九龙岩是如何的引人厚爱了!而九龙岩的霜月,更是别有一番情致。倘若在月明之夜到九龙岩,坐蒙泉边,看水潭若冰壶贮凉月,听虫声啁啾奏夜曲,相信你也会情怀缱绻,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作家、摄影家、书法家郑金铸的崖刻作品,无疑为风景秀丽的九龙岩平添一道靓丽的景致。

大家都在看

Hash:0773ec1e3ef5bcc37ab8625a18c47de947179279

声明:此文由 仙游今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