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这地方,曾是辽代皇家园林

【新朋友】北青社区报顺义版” 快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北青社区报记者昨日获悉,温榆河自顺义西南部的高丽营镇于庄村附近入境,至天竺镇楼台村南出境。温榆河顺义段长4.14千米,境内流域面积403.9平方千米,其 北岸曾有辽代的皇家园林,名叫华林、天柱

温榆河古称温榆水、湿余水、温余水

记者了解到,温榆河之名,最早见于《汉书》,“温馀水东至路(县),南入沽(水)”。后来,路县改成潞县。金代升级为州,称通州。从汉代至今,2000多年,朝代更迭,沿途地区的州、县几经兴废,数易地名。然而,温榆河始终没改名字。最早写成温馀水、温水,也写成湿馀水、温渝河、榆河,最终定名为温榆河。这条河发源于昌平的山区,沿途汇集大小支流,向东南,流经昌平、顺义、朝阳3个区。

温榆河自顺义西南部入境

至天竺镇楼台村南出境

温榆河公园顺义一期

计划于2022年5月1日开园

顺义二期温榆记忆画廊、大地田园

映水停云景区效果图

01

公元936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并将自己的衣冠授予石敬瑭。石敬瑭也很守信用,割让包括顺州(今顺义的前身)在内的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顺州)南有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辽史·地理志》)。康熙《顺义县志》有补充记载,温榆河南岸有北齐长城,温榆河北岸曾有辽代的皇家园林,名叫华林、天柱。契丹人保持着游牧生活的习惯,顺义温榆河岸边的凉殿,通州地区的延方淀等都是皇帝车帐的行在之所,称为四时捺钵,简称捺钵。

02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太原,打败助战的辽军,消灭了北汉政权。后挥师北伐,意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被耶律斜珍、耶律休哥等大败于幽州城外(今西直门一带)。这次战役后,辽国开始增强部署,升级幽州地区的防御。

乾享四年(982年)春正月己亥,辽景宗“如华林、天柱”。当年九月,辽景宗在出猎时,死于云州行宫长子耶律隆绪即位,即圣宗,其母萧太后摄政。《辽史》记载,辽圣宗在位期间,多次居住在华林、天柱,但也多与督战辽宋之间的战争有关。

03

萧太后共掌理朝政27年,使辽国步入鼎盛阶段。统和廿二年(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征,势如破竹,深入宋境。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宋真宗被迫签订协议。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380次之多。这些往来的使者留下很多沿途所见所闻、景物风俗的记载,多次提到温榆河北岸的皇家园林。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身任主客郎中、知制诰的王曾,被任命为“契丹国主生辰使”,出使辽国,祝贺辽圣宗生日。出南京城后,一路向北,他记到“过温余河、大夏坡,坡西北即凉殿,避暑之地也”(《上契丹事》)。

这些使者的路线,多与《清实录》中皇帝去避暑山庄的御路相吻合。出南京城-望京馆(今望京)-孙堠(今孙河)-温榆河-顺州城西-牛栏山-过白絮河(今潮白河)-黍谷山(今木林镇北,一半属怀柔)-银冶岭(龙湾屯镇北,今属密云)-檀州(今密云)-古北口……

04

华林、天柱等滨水皇家园林早已随着那个时代烟消云散。百姓逐渐在此聚居,听着口耳相传的故事,想像当年豪华、壮观的盛景。历经数百年,这里发展成为花梨坎、天竺、楼台3个村。其中两个村拆迁,另一个村也早已旧貌换新颜。

花梨坎村、天竺村原址已成为

临空经济核心区、新国展、中央别墅

楼台村南邻温榆河,整体呈正方形。相传村子南端地势最洼,常年雨水的灌浸使之形成了一个小水塘,村里百姓都管它叫“月河”。月河旁边有一个高土坨,据说,辽代萧太后的梳妆台就建在它的上面,每年春天到花梨坎赏梨花时,就在楼台的梳妆楼里梳洗打扮,用的也是月河的水。整个楼台村也是围绕这个高土坨逐渐发展起来,后来就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美好寓意,定名为“楼台”,抗日战争时期,曾化名为“高村”。

楼台村千亩花海景色宜人

综合潮白文化拾遗、国门天竺

北青社区报融媒体上线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Hash:cb59025ac2561282954e83b4a186fc0215c160a8

声明:此文由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