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澄海莲花山下有个“九皇斋”,摸一下能生男孩

一次性读懂百年古寨需要哪些准备?

“看一场闹热就够了。”

莲华最佳

山景房

建于1743年(乾隆八年)的“盛安楼”,寨名牌匾“张氏立”。寨中居民皆为张氏后裔,先祖来自福建莆田。对联:盛业长荣昌百世,安居永乐衍千秋--有“盛世安居”的寓意。

(村民自建封闭式安全小区。)

盛安寨高12米,面积9亩。寨墙厚1.5米,外墙高12米,内墙高10米,内低外高。通过天窗采光,大门朝正南方,是全寨的唯一出入通道。这种建筑结构防盗,防震,防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古寨内扇形并排64间房屋(64户人家),分32个内门,一门两户。

(户型类似现代复式公寓,全家入住!)

井神·树神

现身

寨中圆形涂埕有古井一口,井水供全寨饮用。据盛安雍景山庄公众号介绍:初一十五祭拜“井神”,是盛安楼独有的风俗。

(以前的古井是八角型,被寨内人称为“莲花古井”。图片来源网络)

潮汕民间有井公井婆(井神)的神话传说。乡里公用的水井,除夕要封住井口,春节祭拜井公井婆后才能打开。通常初一、初二禁用水井,初三才始用。

(重修后的古井,井水依然“好[ho2]甜”。)

树神也是潮人自然崇拜系统中的一类神明,新楼村的树神就有山庄的杨桃神、山上的橄榄神和山下的榕树神等。树神“榕妈”,树龄比盛安楼还长,保佑全寨大小平安

(“榕妈”树龄比盛安楼还长,保佑全寨大小平安。摄于2016年九皇斋。)

潮汕村寨周边栽种榕树,终年常绿,覆盖面宽广,炎夏为人畜遮阴。老榕树躯干虬曲,根须长垂,又“榕”与“成”同音,常被尊为树神,有村民焚香祭拜。盛安楼的居民认为这株大榕树犹如慈母一样庇护全寨,故而将其塑造为女神,称作“榕妈”。

(“盛榕年年盛,楼前榕妈茂,安庙合乡安。”树神常见,有庙有像的很罕见。摄于2017年九皇斋。)

九皇是谁

全村得吃斋

在这座潮汕平原罕见的寨楼当中,存有目前国内更为罕见的泰国“九皇斋”民俗

一座围寨就是一个缩微的社会系统,文化是一个子系统。读懂盛安楼古寨,看的就是这场九皇斋闹热。

(正对面是全寨的公厅,也是举行九皇斋的佛堂。)

九皇的斋要在九月持九天。

初三、初九由寨众自由上香祭拜。

初六大斋,全寨公祭,出嫁闺女、出寨后代、远亲近邻都要参加。

(供品有红桃粿酵粿等常见潮汕老爷食材,有柚子、林檎等时令生果,插上红花拜拜。)

是日清晨,大埕摆桌,公厅诵经,三华坛供九皇佛像。佛像原先供在盛安楼后莲花山上的石龙庙,庙毁之后被请到盛安楼公厅。

九皇究竟是谁呢?《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九月各道院立坛礼斗,名曰九皇会。自八月晦日斋戒,至重阳,为斗母诞辰。献供演戏,燃灯祭拜者甚胜。”

(人戏(潮剧)进场。)

斗母,又称斗姆、斗姥元君,或先天道母。在中国道教本生故事中,斗母常行仁慈,救拨众苦,愿生圣子利益众生。元始天尊感其殷勤供养,满其所愿,令化育九子:

长子天皇大帝、次子紫薇大帝,余七子即北斗七星,分别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统称北斗九皇大帝。农历九月初九是斗母圣诞,初一至初九是九皇大帝圣诞。

所以,九皇的原始版本是九位道家男神+一位地位更高的女神。

(三华坛男女神组合。)

在其播迁过程中被附会上的“九个英雄掩护九皇子起义”“九个盗贼被观音大士收服后行善成佛”等民间传说、海外版本,并不离核心组合“9+1”,且“1”>“9”,遵守“斗母主天地万物之生”的原教旨。

例如,在盛安楼的九皇斋中,信众将画像中的女神称为“师母”,认为她是九位男神的老师;佛像前设灯柱一支,上部有灯一盏,其下分三级,每级设灯三盏,与所供画像人物序列相应。

(底下供应十份茶和米饭。)

摸戏神

生男孩

斋戒、祭祀、演戏是九皇斋的必备仪式:演戏请戏神。配享的戏神“太子爷”被请到公厅,收到许多求子的利是。“送太子”是剧团例俗,但在这天行事却有巧合意味,因为九皇神也是戏神之一,旧时全国戏班多有食九皇斋,仪轨不一。

(娃娃脸戏神也管生育之事,摸摸脸,给利是,求生男。)

潮州梨园公所供设祭坛祭拜九皇神和斗姆天尊,自初一日起至初九晚上斋戒吃素。用一个谷斗装满米,中插一根小木柱,木柱上置9个小环,每个小环吊着一盏豆油灯,日夜点燃不息,焚香供花演戏。童伶们除在台上演戏的时间之外,都要散发披素衣。若有误食荤腥、骂人、打破食具器皿者,则被罚至神前叩首忏悔。

(潮州梨园公所——外江戏艺人在潮州也需要靠宗教信仰维系组织稳定。图片来源网络。)

在九皇神从道教崇拜到梨园行业神的跨界进程中,徽班演员是普及的主力。清代徽班进京,将南方诸省风行的九皇信仰带到北方,推广到全行业。生死大事,北斗主司。

九皇北斗在“回死注生”的基本功能上,衍生出健康、爵禄、收成、本命等多种职司,与信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戏班演员离乡背井行走江湖,不仅需要一种信仰作为精神支柱,更以此为纽带形成有秩序、有内聚力的社会组织,抱团生存。

(围观盛安楼拜戏神,获老人邀请“来吃中午的罗汉粥”。)

出国显灵

的九皇神

宗教信仰跟随流动的群体流迁,又因群体归属感的联结而生根,并融入当地社会,改造变异。福建人将九皇斋跨国到东南亚又是一个案例。

连横《台湾通史》记载:“九月初九日,谓之重阳。以麻粢祀祖。儿童放纸鸢,系以风筝。自朔日起,人家多持斋,曰九皇斋,泉籍为尚。”泉州原版的九皇斋是重阳节庆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各地九皇斋各自有其特色供品。盛安楼九皇斋特供:月牙形芋粿、软团团油饺。)

随着闽籍锡矿工人落地普吉岛的九皇斋,虽不再见“重阳”这一关键词,但“素衣素裤”的斋戒形式仍是一种“祭祖”的遗风;而庆祝活动体现了浓郁的暹罗苦行色彩:乩童以上刀梯、走火炭、自残身体为善信祈福、彰显禁欲主义及苦行主义者的功绩。在普吉岛的一次疟疾危机中,当地华人食九皇斋度过灾厄,信仰被传说得更为灵验,香火因此被请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枝散叶,甚至回流中国。

(泰国普吉岛九皇斋:素衣素裤。图片来源网络。)

红头船舶回

九皇佛

民国报纸《平报》有《九皇佛》文章一篇,认为粤东的九皇神信仰源于东南亚暹罗华侨的回传:“潮安澄海饶平三县迷信的人们,有结社崇拜九皇佛的事。到了阴历九月的时候,就设坛迎佛呀,演剧颂经呀,守坛吃素呀。男男女女一连闹了十多天。在各处底庵寺里头,却没有这个九皇佛的名目,听说是由暹罗输入的。”

(九皇神司职在民众的造神运动中实用化,可保佑身体健康、风调雨顺、事业兴旺、心想事成等等。)

盛安楼位于樟林港以西五公里,乾隆中叶以后正是樟林港红头船的黄金时期,暹罗(泰国)是过番人口的首选目的地。过番歌谣唱道:“背个市蓝去过番,樟林港嘴泪汪汪。”“暹罗船,水迢迢,会生会死在今朝。”这其中,就有很多来自盛安楼的男子。

漂洋过海、异国谋生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只能将希望寄之神明。“钱银知寄人在返,父母妻儿切莫忘。”不知多少年才能回唐山的番客,将最崇敬的神明也带上红头船,归来樟林港。

(背着市蓝、水布、甜粿去过番,带回了九皇佛保佑家园故土。)

“佛”的称谓、自带孔雀的陪神慈悲娘、以及所颂经文《佛说阿弥陀经》,都表明了九皇的舶来身份。据老人说,从前的祭礼中有“医”的成分,与泰国九皇斋驱散瘟疫的医疗背景相似。

(番味妆容的慈悲娘和她的孔雀。)

多拜一个神

多一条出路

盛安楼的九皇斋是潮汕民间宗教信仰的缩影。

信仰是刚需,将与生俱来的漂流宿命寄托于神明,才有希望的慰藉、前进的勇气,求得心安之处是故乡;实用是取向,不管它是何方神圣、土洋佛道,只要灵验就拜,多元认同和平共处,“多拜一个神,多一条出路”,就像惠来靖海水仙宫的大禹与“番神”耶稣共处一室;宗教活动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由族老乡贤参议主持。盛安楼此前有一位寨民就是九皇佛童身和新楼村宗族领袖的合体,宗教人格具有宗法性。

而跟随跨国足迹而来的信仰入乡随俗,融合为新的民俗,正是潮汕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写照。

(最潮汕最本土的红桃粿。)

红头船远,盛安楼近

年年九皇斋

樟林港西,莲花山麓

明年同来何人

来源:乡土潮汕

感谢作者授权

Hash:77425d6ea4e14bb1fb79da4230f0124bf174c280

声明:此文由 精彩澄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