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棋盘,一步一景!丹灶这条百年古村诞生南海首位万元户

青砖古屋林立,石板巷道整洁

修建村史馆,守住旧时回忆

如今的棋盘村,移步换景

实在美哉~

棋盘格局,名人辈出

中国象棋,国之精粹。在南海丹灶,就有一条如棋盘布局的棋盘村。从高处俯瞰,村中的结构整齐划一,三纵三横,格局分明。

据记载,南沙社区棋盘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村里每座居民都是坐东朝西,按照棋盘的布局而成,因此被命名为“棋盘村”。

丹灶镇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棋盘村

“说起棋盘村的开村之祖那就不得不提陈北了。”棋盘村导赏员邓艳芳介绍到,幼年的陈北十分清贫,在一间榨油小厂中工作,一直稳步经营。在一次洪水泛滥后,陈北偶然发现六个满载白银的瓦罐,借此摆布“棋局”,创出一番成就。

他大量收购了榨油原料,击败市场的竞争对手后回到家乡南沙,创建了棋盘村,得以教育后人诚信经营、拼搏有为的棋道精神。

世事宛如棋局,或于无声处有惊喜,或柳暗花明又一村。至今,这位传奇人物陈北仍被棋盘村历代后人所敬仰,在陈氏宗祠里面详细地记录着他和棋盘村的过往。

陈氏宗祠位于棋盘村村前,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为2440平方米,由该村陈北兴建。抬头望宗祠,“八仙”石雕工艺精巧,斗拱木雕形象生动,墙头砖雕别致突出,两侧灰雕花鸟鱼虫活灵活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棋盘村中的陈氏宗祠

作为南海现存唯一的三间五进古建筑,陈氏宗祠是岭南文化传承不可多得的民俗瑰宝,如今成为南沙社区村史馆,是南沙棋盘精神和丹灶有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馆内陈设有旧时代的耕作农具、榨油机器、五金器械、五金产品等,让参观的市民能近距离地了解南沙社区的文化历史轨迹。

“南沙社区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才子——徐才,他是南海县诞生的第一位‘万元户’。”邓艳芳缓缓说道,改革开放初期,徐才为了家乡的发展毅然放弃了在广州的高薪回到棋盘村,在陈氏宗祠里办起了大队企业——南沙五金厂,并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产品销路。

南沙村史馆

在徐才的带领下,南沙大队1979年的人均分配达到550元,1980年人均分配达到929元,连续两年成为全县的首富大队。1980年1月,县委书记梁广大两次率领机关干部到南沙大队祝贺,这一在全国首创的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访富贺富活动,极大鼓舞了广大农民致富活力,农村经济呈现兴旺繁荣的发展势头。

村史馆中有1980年梁广大“敲锣打鼓去贺富”的报道记载

棋盘村的农家书屋

虽经历200多年的岁月沧桑,棋盘村中13条棋盘巷、2条棋艺巷、数间古民居依然保存完好。漫步在青麻石铺就的小道上,穿梭在古屋林立的小巷中,犹如进入时光隧道,回到旧时生活的年代。“村中现保存的古建筑共42间,每座皆为青砖墙,花岗岩脚,屋顶全为龙船背,古色古香,颇有韵味。”邓艳芳说道。

青砖墙、龙船背,古色古香

乡村振兴,焕然一新

乘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作为南海十大古村落之一的棋盘村,在完成主入口环境美化提升项目后,修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让社区村民和游客闲暇时得一个散步聊天的好去处。

古祠前,阳光下,绿树旁,一池塘碧波荡漾,乡村美景尽收眼底。为优化环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棋盘村把脏乱差的闲置地改造为品德教育宣传景观节点,营造抬头可见的浓厚氛围。

今年,棋盘村还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动员村民、志愿者共同对村内公共场所、房前屋后及庭院、卫生死角地带等进行彻底的垃圾清理。

现今,走在背街小巷中,看着路面干净整洁,独具棋盘特色的墙画生动养眼,“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广场)建设稳步推进,村中的颜值和村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棋盘村

人居环境靓

人居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人居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金秋十月,秋游正当时,不妨走进棋盘村,在奇特壮观的古建筑间,感受古村与时光的“对弈”。

你来过南沙社区棋盘村打卡吗

你与棋盘村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来源:佛山新闻网

通讯员:徐晓文、邓艳芳

图片:杜嘉雯、容铸华、徐晓文

文、编辑:杜嘉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Hash:7c93d1fa8a6d0b90b8b3710774a5f2e2696dbcad

声明:此文由 李大爷给你的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