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标丨走进南海铁村,重温这三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佛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佛山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市创建办、佛山电台FM94.6推出《佛山红色地标》系列融媒报道,融合运用短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带大家到佛山的红色地标“打卡”,共同探寻历史肌理,解读精神密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铁打江山父兄辈翻天覆地,村辉宝树后来人换物移星”。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铁村曾因打铁而得名,后因“铁血”红色基因而闻名。这里是南海农村革命的红色沃土,诞生了南海农村第一个党小组,谢颂雅、谢泰珍、谢伦等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铁村儿女。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但传承红色基因,依然是根植于新时代铁村儿女心中的使命。

本期节目,我们带您前往位于铁村的革命烈士谢泰珍、谢伦、谢植祺就义处遗址,重温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

谢泰珍、谢伦、谢植祺就义处纪念碑

带头参与革命活动 深得民心

1882年,谢伦出生在铁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虽然长期遭受地主豪绅的欺压剥削,但谢伦仍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在梁复燃、周侠生等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影响下,谢伦逐步树立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求解放的思想。

1925年4月,铁村农民协会成立时,谢伦第一个报名参加,并动员他的父亲谢泰珍、堂兄谢植祺等人共同参加。此后,谢伦当选农会执行委员,并任铁村农民自卫军队长。担任这一职务后,谢伦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减租减息、禁烟禁赌、取消民团苛捐、维护地方治安等工作,有时还会支援邻近各村农民协会打击反动民团,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1927年1月,反动军队联合对广三铁路工会进行袭击,谢伦率领200多名农民自卫军支援广三铁路工人纠察队。一夜激战后,农民自卫军成功打退敌人。战斗结束后,谢伦还带领农民自卫军30多人留下常驻石围塘火车站,协助广三铁路工会纠察队开展长达3个多月的的工作。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胜利传开后,谢伦和铁村农民自卫军声威大振。

1927年2月8日,南海农民自卫军保护广三工友凯旋合影(图片来源:珠江时报)

从容就义 革命精神永续相传

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谢泰珍、谢伦父子等人被捕,被押到铁村“飞鼠塘”前执行枪决。谢伦在牺牲前,面无惧色,提出“稍后老父一步而死”,以膝行父前,向谢泰珍叩首行礼,以送父终,然后从容就义,表现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谨守孝道的优秀品质。

为纪念3人的革命事迹,新中国成立后,铁村村民在“飞鼠塘”旁边立碑石,并刻字“谢泰珍、谢伦、谢植祺烈士壮烈就义处”。附近植有曾任中共南海县委委员谢颂雅于1950年所植的树群。

飞鼠塘现状

此外,铁村内还有“革命堡垒”牌坊、铁村农民协会旧址、谢颂雅故居等丰富的革命遗迹遗址。南海区大沥镇钟边社区党委委员邝炳章表示,他们将从铁村精神、红色文化、环境提升三方面着手,助力铁村建设,将钢铁般的铁村精神传扬下去。“首先,我们计划做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完善排水、护栏、地面硬底化、路灯、绿化等硬件。第二是乡村振兴项目,在村旁篮球场公园等场所植入红色党建元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另外,就是古村落活化工作,设计一条以红色文化为元素的餐馆中轴线。”

参观导览: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钟边社区铁村村西

来源:民生直通车

编辑:钟俊莹

Hash:6cb92e36281f2695d35ffa3d88da01bcf5a1cfe1

声明:此文由 职场生活杂货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