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文学┃藏在深山里的司令部 作者:伟夫

江|淮|文|学

电子期刊2021 - 总第3166期

本期作者:

伟 夫,安徽当涂人,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有通讯、报告文学、散文、小说、诗歌散见报刊及多家微信传媒,部分作品被收录书籍出版。

JIANG HUAI WEN XUE

JIANG HUAI WEN XUE

藏在深山里的司令部

作者 | 伟夫

延绵的峨山,雨后格外苍翠。

星期天和几个战友相约繁昌小聚,当地战友径直将我们一行拉到了马仁奇峰的山脚下,进了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农家乐,很是有特色。饭后战友又把我们一众人,顺着山路弯弯,开车十来分钟,驶进了孙村的中分村。在村口停下后,战友带我们走进了一巷道,我走在巷子里,很是纳闷,怎么民宅墙壁上,满是战斗场景的墙体画,怎么感觉进入了战争年代。

不错,这里还真是战火纷飞的地方。在巷子里走了100多米处,有一小广场,广场中央有块巨幅雕塑墙,画面上人物都是荷枪实弹的军人,走进一看,中间领头的是开国元勋谭震林副司令员,再现了谭震林指挥战役的恢宏场面。当过兵的人,对战争画面充满了亲切感和崇敬感,我们战友纷纷在巨幅画墙前合影拍照。通过文字介绍,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繁昌五次保卫战”和“皖南两次反扫荡”,保卫了繁昌,保卫了皖南。

拍照后,我们继续前行了50米,又进入了一个小村庄,里面呈四方形,村口朝南有三间旧式小瓦平房,门头上赫然写着“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我为之一振,如此静谧的小山村里,居然还有一座十分完好的司令部。

繁昌是皖南门户,战略地位显要,1938年日军侵略者占领了繁昌县城,这年12月,谭震林率新四军三支队驻扎在中分村,此后两年间与日军展开了近200场大小战斗,特别是“峨山头肉搏战”,英勇的三支队五团三营,与日军500余人,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肉搏战,战斗长达22小时,迫使日军不能前进半步,并将日军指挥官川岛中佐击毙。历时两年的繁昌五次保卫战,在谭震林的指挥下五战五捷,收复了繁昌县城。

现在的司令部,是芜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室内较好的保持了原貌,有战争图片数百帧,还展示了诸多抗战物件和书籍,在向后人叙述着难忘的火红岁月。

中分村森林密布,植被浓郁。明代这里一片片松林,十分茂盛,郑和下西洋所造船只的上好木材,就是在中分村采伐。此后村民在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板栗树,让村民有了生存的食物链。并在村的沟渠边栽种了适合生长的水桦树。谭震林来了后,有株水桦树生出两支树干,且紧紧相依,抬头望去,树茸丰满,厚实。谭震林十分喜欢这两颗连在一起,相依相伴的水桦。此时,他正与新四军里安徽蒙城女战士田秉秀,因革命觉悟一致,高尚信仰一致,结下了革命情义,于是这两株水桦树成了他俩恋爱约会的好地方,一人靠着一棵,他俩更多地是分析敌情,交流指挥作战方法,这是一对真正因革命而结下的友谊,因战争而产生的爱情。现在这两株水桦被中分村人命名为“连理树”,并将此方圆千余平米的广场,命名为“连理广场”,以怀念谭震林和田秉秀对中分村的特殊情谊,以纪念新四军三支队在这里的锋火岁月。

战友之间的情谊,绝非一般朋友,相聚时刻也绝非吃吃喝喝,交谈话题更多的是从军岁月里的美好时光,回忆里更多的是曾经的军营,曾经的训练场。此行繁昌战友用心良苦,将我们这些老兵带入了战争场地,感受当年新四军在繁昌浴血奋战的激情岁月,感受建党百年来的艰苦卓绝。百年党史,也是百年奋斗史,如今的美好生活,正是由前辈们奋斗出来的,甚至是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红色教育,红色文化,是我们励志的永恒主题;红色传承,红色记忆,是我们前行的无穷力量,让我们在红色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鲜红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创文学净土

◎紫气东来函谷关 作者:伟夫

◎村庄上的年(散文) 作者:伟夫

◎姑父是“剃头匠” 作者:伟夫

◎“勺子沟”流淌着我的童年 作者:伟夫

™微信电子期刊

投稿邮箱:hmyz168@163.com

主编:枫叶

编辑:书童、傲雪……

与文字里相遇

感谢有你

Hash:6eea436da3b18f910ee3065c71c02b2720ed9472

声明:此文由 梦圆江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