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纪念馆,文学大家的丹柿小院|魅力东城

文明东城

秋已至,

北京也将迎来最美的时刻。

也让人想起老舍先生的那一句

北京的秋便是天堂。

今天“文明东城”要

带大家走进老舍纪念馆

去找寻老舍先生的那些故事。

老舍纪念馆位于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

老舍纪念馆

四合院是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

老舍纪念馆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

老舍纪念馆

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

老舍纪念馆

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上书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

老舍纪念馆

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 20余部剧作。此外还有大量的曲艺、散文、诗歌、论文、杂文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老舍纪念馆

客厅中陈列着沙发、条案、硬木雕花圆桌、凳及多宝阁。南面向阳的窗台、茶几上摆着各种盆景、盆花。西墙上挂着著名国画家赠送的老舍喜爱的字画。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原来这些字画几天就换一次,每换一次,老舍总要细细地看上半天。

老舍纪念馆

在这里,老舍曾接待过许多著名艺术家和中外友人。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是就餐的场所,西厢房老舍女儿居住。

老舍纪念馆

1953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胡絜青美其名为:“丹柿小院”。

老舍纪念馆的由来

1998年5月18日,“老舍故居筹建处”开始组建。

1998年6月4日召开第一次老舍纪念馆筹建会。随后进入紧张的筹建工作。

199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示“同意将老舍故居改建成老舍纪念馆”。

老舍纪念馆

1999年2月1日,老舍诞辰100周年前夕,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开放。

2008年3月,老舍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

老舍纪念馆对外展示内容:故居原状陈列(北京四合院),“走进老舍的世界”展览。

素材来源:老舍纪念馆、文明东城

编辑:王鑫

文明东城

凝聚正能量,传播新风尚

Hash:23652a6df92359e748b475836087b24257454b2d

声明:此文由 发现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