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宣州窑”的探索之路(下)

宋黎藜

第776期

二、古宣州属地范围内窑址的发现和研究

2、2010年以后发表及新发现

宣州古窑址群1993年发现,1996年原宣州市博物馆进行了调查发现100余处瓷片堆积。2005年5月至2006年初结合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进行了详细调查,初步探明保存较好的窑址达60余处。2009至2010年宣州区文物部门又展开详细调查。

一系列的调查发现,窑址群主要散布在宣州区古泉、养贤、狸桥三镇。窑址时代为晚唐—明代。器形更为丰富多样,有带字窑具并采集到三件点褐彩标本。初步认为“宣州窑”应该指沿水阳江流域以烧制青釉产品为主的一系列时代风格相近的群窑构成的窑场,由官方监烧的民窑窑址,分布范围包括古宣州境内的宣州、郎溪泾县宁国

窑址宣州区古窑址群分布范围示意图(《安徽宣州古窑址群调查报告》)

2013年冬,水阳江狸桥段开卡,河道发现大量瓷器瓷片,以宣州窑和长沙窑为主。除宣州区后期组织抢救性翻查拣选外,大量瓷器等流往各地。宣州窑新发现器形有鼓、砚、枕和许多模仿的长沙窑器形如水盂等,还发现大量点彩器。

三、讨 论

宣州窑和宣州官窑的存在已经毋庸置疑,目前讨论主要集中在宣州窑的范围和宣州官窑的性质上。

1、宣州窑的范围

隋唐北宋时期,国家行政区域以州划定,而这时期的窑址也往往以州命名。在州范围内会有诸多的窑场,因为时间的早晚、规模和延续时间不一,工艺、材质、釉色会存在差异。北宋以后就不再以州命名了。有些窑址的命名也有约定俗成的因素,唐代定名为宣州窑,后世可以沿用。窑系是指窑与窑之间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上有着脉脉相承的联系。

古宣州区域内发现的繁昌柯家村窑、休宁株木店窑、芜湖东门渡窑、宣州区狸桥小河口、泾县琴溪窑和窑头岭窑以及绩溪霞间窑等窑口产品之间,从工艺、釉色、造型虽有差异,但基本胎釉造型应该有一定发展序列。繁昌窑主要烧造青白瓷,琴溪窑烧造少量白瓷,推测是因为有时间先后的因素,也有受北方南方等不同窑口外来影响的因素。

宣州窑始烧于唐,生产青釉瓷、酱釉瓷,以后才烧造出“色卵青而微灰”的白瓷。水阳江畔发现的大量点褐彩瓷器、不同器形的酒具文房生活用具、宣州区调查发表的大量窑址堆积、窑具、壶罐等资料表明,宣州窑产品釉色多样,有酱釉、黄釉、酱褐釉、酱黄釉、黑釉、青釉、青白釉、白釉等。器形丰富,主要是酒具、文房等,以碗、盏、壶、钵等为主。但是总体特征明显,除白瓷、青白瓷外,多缸胎,胎体较厚、胎质紧密坚硬,釉质莹润。有筒状窑具垫烧、泥团叠烧、匣钵装烧等烧造方式。

因此个人推断宣州窑应该是一个窑系,且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宣州窑是囊括古宣州范围内各窑场的始于唐、盛于五代到北宋、一直延续到明代的窑场。狭义上的宣州窑是指古宣州范围内主要烧造青瓷系的窑场,如东门渡窑、宣州区窑等。

狸桥镇山岗1-10号窑址采集标本(《安徽宣州古窑址群调查报告》)

2、宣州官窑的性质

南京博物院著,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有一个观点,认为南唐二陵出土的瓷盏可能是繁昌窑的产品。《韩熙载夜宴图》是反映五代时期贵族们饮酒作乐的画面。繁昌窑的研究者们注意到,画中一共描摹的三十二件瓷器,与出土的繁昌窑青白瓷十分神似。荷花托盏、花口碟、还是葵花口温酒壶、执壶等,都呈现出繁昌窑青白瓷的明显特征。由此有学者推断,宣州窑在五代时被南唐朝廷用为官窑或贡窑。此说待考证,但至少可以认为当时的瓷器生产地位非常重要。

《南唐二陵发掘报告》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了其出土瓷器和宣州窑的关系:宣州窑烧造的瓷器,黄矞看见的是一件“色卵青而微灰”的撇口碗。卵青指的是鸭蛋青,鸭蛋青微带灰色,……据此我们揣测二陵出土的白瓷可能就是宣州窑的产品。这有什么根据呢?理由如下:⒈二陵出土的白瓷,从形体上看,是“上肆而下敛、作平坦势”的。⒉二陵白瓷的釉子,有些带灰色,而且有少数几片微现卵青色。⒊黄矞所谓的“内起六棱”,可能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种葵瓣口碗用堆釉做成的棱状突起。……

宣州区古窑址群发现

宣州窑,有可能是南唐国的贡瓷。但是贡瓷和“宣州官窑”不一定是同一个概念。目前发现的有“宣州官窑”款的器物多为较粗糙瓷器,精细瓷器反而尚未发现。官窑类器物的生产、器用监管严格,“官窑”款不可随意刻划。而从“宣州官窑”款器物分析,都是罐类、宋代器形,属于盛水或盛酒器。宋代商业发达,政府垄断了盐、茶、酒等一批物品的销售,宣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唐代就以酒业闻名。《元丰九域志》载宣城县下有符里窑镇,《宋会要辑稿•食货》载,熙宁十年,该镇上交商税1408贯612文、盐税802贯527文,相当江淮间下县一年上交之数。后改名东门渡,割隶芜湖。买朴是北宋时期出现的新名词,就是买断某种商品的经营销售权,下面是《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九》所载熙宁十年官营及买朴酒钱的数额。通过数额,可以了解这一年宣州官营的酒钱和私人买朴酒钱的比例,由此可以清楚了解,宣州当时官营酒业以及装酒瓷器的生产状况。

而且从东门渡窑址、合肥、宣州区狸桥镇窑址以及宁国市窑址发现的“宣州官窑”款识标本和窑址来看,生产这种瓷器的窑址应该分散于古宣州各处,并不仅限于今芜湖县东门渡窑。宣州窑在宋代为官府烧造器用,或采取官监民烧等多种形式,而成为宣州官窑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推测宣州官窑是宣州窑一定时间段内和官府合作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张道宏《试掘繁昌瓷窑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6期。 2、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中国名胜词典•安徽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3、《宣州文物》第1期1983年、第2期1984年、第3、4合期1986年、第7期1989年。 4、李广宁《安徽泾县古宣州陶瓷窑址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4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 5、张宏民《宣州官窑重见天日》,《中国文物报》1991年4月7日。 6、冯先铭《记志书中一批有待调查的瓷窑》,《文物》1973年第5期。 7、《安徽省窑址调查记略》,《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 8、《文物研究》第四期1988年、第8期1993年、第10期,1995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95年会论文集》。 9、《安徽文博》总第五期。 10、《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11、《中國古陶瓷研究》第4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 12、《考古》1999年第11期、2006年第4期。 13、宁国市文物管理所《北闸古窑址抢救发掘清理报告》,未发表。 14、王景福、申锦凤、刘政著《宣城文物解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 15、朱锐、宋黎藜《安徽宣州古窑址群调查报告》,《文物研究》2015年10月第21辑。 16、《南唐二陵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1957年7 17、《安徽通史》宋金元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所工作人员)

制作:童达清

Hash:41eb0da367e540e3b4fabc109a1dd0b70a8ff223

声明:此文由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