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桐城 | 去吕亭鲁谼倪氏宗祠

去吕亭鲁谼倪氏宗祠

文|汪向军

几个朋友说是去吕亭镇鲁谼的倪氏宗祠,我欣然前往。

对于宗祠,之前我一点概念也没有,后来枞阳县官桥镇的汪氏宗祠修谱,邀请我去了几次,渐渐的对宗祠有了初步的认识。宗祠即是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出城向北,十几分钟的车程就抵达吕亭境内。古老的鲁王河河道内水量很细,芦花飞扬,那些石头就像刚出土的兵马俑,形态各异,神情不一。沿古老的鲁王河逆流而上,再行驶个十来分钟,就看见路旁有牌:上面写着倪氏宗祠。接着朝右手方向走几步路,就看见宗祠了。倪氏宗祠曾是鲁谼革命暴动旧址,指挥部设立于此,它位于桐城市吕亭镇鲁谼山村倪店村民组,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祠堂由广场、门厅、享堂、厢房、寝堂和边屋组成,主体建筑中轴对称,三进五开间。宗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至今已有120余年,曾兼用为义学、自学、初中,也曾为渡江战役的后方医院。由于年代久远,原祠堂已是破败不堪,摇摇欲坠,2013年6月,宗祠修复工程开始启动,现在焕然一新。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的建设者们,像企业家倪迎光、老校长倪祥云等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根功名旗杆,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由此可见,能立旗杆石,不是一般人能享受此荣誉的。

1930年6月中共鲁谼区委在此筹划农民革命暴动,历时20多天,发展武装赤卫队员150余人。鲁谼革命暴动是桐城境内最早的一次农民革命暴动。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9月鲁谼暴动旧址成为安庆市文保单位。门口左侧外墙上还有祠堂旧貌图片。进入祠堂,门厅两边有鲁谼暴动及欧家岭起义简介。中进两侧,则是桐城倪氏名人还有宋庆龄母亲倪桂珍作为倪氏后裔的介绍,其中就有那位道光年间在江西彭泽湖口等地做过七任知县,光绪年间做江西抚州知府的倪廷庆,号朴斋。1891年,倪朴斋告老还乡用光绪帝赐给他的建房木料,在孔城老街建成倪府,经修复基本保存完好。宗祠内雕梁画栋显得古朴而又雄伟,再往里走便到了后堂,这里供奉倪氏宗祠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所在,恭放许多灵牌,供奉着列祖列宗。

祠堂后面的院子里有棵百年历史的香橼树,枯死只剩半截居然又长出新枝,似乎在昭示倪氏家族人丁兴旺,事业通达。在后门墙上还镶嵌有道光年间的旌表节孝碑一块。旌表节孝意思是表彰节妇、孝子。旌表是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那么这里表彰的就是前者。

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不仅如此,倪氏宗祠还是红色陈列馆。好一座红色的教育基地,好一个人杰地灵的倪氏宗祠。

Hash:14ac9c79129364af4313b5309dd547e90c84b983

声明:此文由 最桐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