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额济纳旗王爷府,探寻民俗旅游中的“红色记忆”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胡杨林中外驰名,在胡杨林的怀抱中掩映着一处人文景观——额济纳王爷府,这里是额济纳人心中的圣地。额济纳旗王爷府,蒙古语为“诺彦乃白兴”,也称“塔王府”“额济纳旗旧土尔扈特王爷府”,是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第十二代札萨克(王爷)塔旺嘉布的故居,也曾是额济纳旗的政治中心。这是一片暂离了沙丘连绵、朔风飞扬的绿洲,在眼前碧水蓝天、金色胡杨的背后,额济纳旗王爷府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图/额济纳旅游

走近王爷府,有一座高约15米的汉白玉纪念碑巍峨矗立,高大的碑身仿佛正在向人们讲述一段英雄的故事。这是额济纳旗委政府1998年树立的“纪念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三百周年”纪念碑。2006年,王爷府被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又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额济纳旗的中小学生、边防大队官兵都会到这里举行“感怀民族英雄主题教育活动,东归英雄们的史诗将被永远传唱下去。

图/额济纳旅游局(目前塔王府正在修缮,工期为一年,图为修缮前旧照)

王爷府中陈列着塔旺嘉布的照片、办公用具,还有1949年塔旺嘉布通电起义的报纸复印件。塔旺嘉布是额济纳旗的末代王爷,1900年生于额济纳旗,少年时为陶音喇嘛。1938年世袭札萨克,并兼任国民军额济纳旗防守司令部少将司令(后晋升为中将司令)。1949年率部起义,归顺新中国,并当选新中国成立后的额济纳旗第一任旗长。

在历代王爷中,塔旺嘉布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开明之士,他重视教育,于1936年创办了额济纳旗第一所蒙古族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开创了额济纳教育史上的先河。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工作者周仁山曾先后两次到额济纳旗与塔旺嘉布接触,向塔旺嘉布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政策,促使塔旺嘉布由一名封建王公转变为倾向于人民解放事业的开明人土。这时的王爷府,还是共产国际、苏蒙红色政权援助中国革命的秘密通道和联络点。塔旺嘉布积极支持周仁山、苏剑啸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为确保周、苏二人的安全,塔旺嘉布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暗中保护,使中共在额济纳旗的地下活动未受任何损失。

图/额济纳旅游局

1949年9月27日,是额济纳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塔旺嘉布代表全旗各族人民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宣布即日起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这一大义之举,使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札萨克旗和平解放。从此,掀开了额济纳崭新的历史篇章。

巴丹吉林景区—诺尔图和庙海子景点/旅游局提供

塔旺嘉布还为我国导弹综合试验基地建设立了大功。

1958年,他毅然搬出世代居住的王府,并带领全旗干部和广大牧民群众无代价腾出一部分最好的草场,在额济纳旗修建了2800平方公里的导弹靶场,为国防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基地组建至今,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额济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成为“神舟升起的地方”。

图/额济纳旅游局

搬迁后的王府建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地方。在王爷府的前院,摆放着一架蒙古族昔日使用的马车,那巨大的车轮仿佛是滚滚驶来的历史巨轮,从英雄东归到神舟飞天,额济纳人踏着祖先的足迹使英雄们的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Hash:ffb7eb35e531c256f2e23928d277c52620408215

声明:此文由 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