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观察 带你步入山西,高都景德寺

文/家奴

高都镇位于泽州县北部的丹水河畔、垂棘山下。源泽河沿镇南蜿蜒而过,为古镇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大约公元前十七世纪,夏桀王在此建都,始称高都。此后历代王朝,曾多次在高都设县立郡。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底蕴深厚的文化文物遗存。

明清时期,高都镇东到东岳庙,西至五虎阁,一条大街横贯东西,两旁店铺兴盛时有 200 多家。从银楼、布店、当铺、盐店等日用杂货店,到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无所不有。此外,大十字和西门口的粮食交易市场,从米面到五谷杂粮样样齐全。尤其是当地丰富的煤炭、铁货和做工精细的手工艺品,吸引着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商帮驼队。他们从外地运来布匹、粮油、食盐等,运走当地的煤炭、铁货和手工业品,一派繁盛景象。

高都镇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大院,主要有南街的“宫上院”和保福村的“厅堂院”、“任家院”、“顺兴堂”,它们成为高都镇民居建筑的精品。

高都景德寺

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的景德寺,曾与碧落寺、显庆寺、松林寺并称“古泽州四大名寺”。据史料记载,景德寺创建于唐代,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座闻名于高都镇方圆百里的古寺,被用作国库储存了粮食。当时人们用砖瓦覆盖白漆刷其表面,让本来宏伟的建筑变成了一座座呆板的、四四方方的“白盒子”。

景德寺在高都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80米,东西宽42.2米,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寺为二进院落布局。其院落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一次为前殿、中殿和正殿,轴线西侧为厢房,东侧为廊房,正殿的两侧为耳殿。

景德寺现存布局基本完整,后殿(正殿)基本保持了宋金建筑风貌。其建筑结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殿宇平面面阔五间,这在晋城现存同时期的建筑中极为少见;二是殿内采用减柱造,仅当间使用金柱两根,大大扩展了殿内使用空间;三是梁架采用草、明栿组合,在原有的平棊(天花板)以上,梁架用粗木,几乎不做加工。平棊以下,从殿中的视线所能及的,都刻削为月梁,与宋《营造法式》所载做法几近相同。

明万历《泽州志》载:景德寺在城东高都镇,唐建。清《泽州府志》因之。清《凤台县志》载:景德寺在城东高都镇,旧志云唐建,旧名慈善,内有宋牒。

历史上许多社会名流都会到此一游,品茗赋诗。乾隆 33 年,陵川知县王笃祜,因到泽州府赴会路过高都,时值正午暑热高温,在景德寺下马歇息。寺中两株年代久远的古柏,巨大的树冠蔽日遮阴,提供了一处可供歇息的阴凉所在。王笃祜解衣坐于树阴,抚摸着历史沧桑的树干,一边享受着清风吹拂带来的丝丝爽意,一边对寺院仔细进行观察。吟诗一首《过景德寺憩双柏下》:“劳劳憩尘鞅,日午抚幽植。窗虚风涛过,静对双影直。解衣坐清阴,启户见山色。中有忘机人,长年自偃息。” 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景德寺清虚幽静之美。

Hash:8bbe0c4253dbc6ab01cb61413e1ae3b8dcfb9f39

声明:此文由 文学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