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在岚县》( 四十二 )八路军带领地方武装收复岚城、普明

八路军带领地方武装收复岚城、普明

1940年2月,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抗日民主政府由普明镇迁往西部山区马坊村。

3月4日,晋西北行署颁布划小行政区域的法令,将县、区、村的行政区域划小,按敌区成立联合县。根据这一指示,岚县调整行政区划。岚城、东土峪及东部梁衬会一带划为第四区;西北部的大蛇头、界河口,北部的张家湾等地划为第五区;南部的毕家坡、梁家庄、袁家村等地划为第六区。在新成立的三个区分别组建了党的区委会及行政、群众团体组织。四区委先后驻岚城、东土峪等地,区委书记范增光,区长李树仁。五区委先后驻大蛇头、王堡等村,区委书记高鸿哲,区长牛成林。六区党委先后驻毕家坡、冀家庄,区委书记李金如,区长冯运龙。

3月13日,日本侵略军500余人,从静乐出发,进占西马坊,17日占领河口。19日,集结于静乐县日军18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进犯岚县,20日,日军进占岚城。21日占领东村。23日拂晓,日军700余人向中共岚县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普明镇进犯,企图一举摧毁岚县党政领导机关。敌人从东门突破,中共岚县县委书记鱼得江率领公安局、警卫连和县游击队奋勇抵抗,掩护干部、群众转移。双方激战1小时,日军占领普明镇,并出西门追击转移之干部、群众。这时,前来支援的第120师第358旅特务团和地方武装在普明镇西门外、前纳会沟等地对日军予以阻击,双方展开激战。转移之中的干部、群众立即参战,2小时内,县抗联在普明附近村庄组织了200余副担架和500余人的运输队配合战斗。经过两次反击,日军被迫退回普明据守。当日夜,抗日军民将普明包围,从四面发起进攻,致使日军放弃普明,连夜向岚城逃窜。特务团一部连夜追击并强袭岚城。25日,占领岚城的日军撤往静乐,八路军再次收复岚城。

( 供稿:中共岚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Hash:1229c90cc753ab11a12d153a0529053cf709cfa2

声明:此文由 艺术的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