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来了!沧州主城区47.5公里将实现畅通!最新建设进度...

◆ 南起石黄高速,北至京沪高速

◆ 主城区47.5公里堤岸实现畅通

◆ 堤顶路局部建设马拉松赛道

阳高照,

春风轻拂。

3月的京杭大运河沧市区段,

河面波光粼粼,

河水清澈幽深。

河堤两岸,

多个地段机器轰鸣,

施工正酣,

运河堤顶路畅通工程

正在火热进行。

不久的将来,

大运河沧州市区段

47.5公里的堤顶路

将实现贯通,

这不仅方便了交通

更为运河两岸增添新的风景

串起文化和美

滔滔运河水,流经沧州境内215公里,是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运河在沧州市区穿城而过,孕育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和不同的民俗风情,两岸古老建筑林立公园游园随处可见。运河,为这座城市添了生机和灵气。

大运河贯穿城市南北,与之相随的运河堤顶路,也成为市区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成为一条串联沧州文化、展现运河风光及现代科技的休闲走廊。

沿市中心运河堤顶路而行,清风楼下景色如画,吕宅、文庙、正泰茶庄等古老建筑分布两岸。南川楼附近运河东岸老铁路给水所沧桑古朴,黄河路南侧,强珍墓碑诉说着一段古老的历史。“这条河促进了沧州这片土地的经济繁荣,也为沧州人开创了一道文化长廊,滋养了沧州的文化传统。”在沧州学者孙建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运河哺育着沧州人,沧州的风俗里深深嵌着运河的影子。

人民公园

胜利公园

南湖公园

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

堤顶路两侧,沧州的几大公园、游园被串联起来,人民公园、胜利公园、南湖公园、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这些景点犹如运河的一颗颗明珠,满足了市民的游玩和休闲需求。人们期盼着,随着运河建设的持续和深入,两岸风光会越来越美,人们休憩和娱乐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多。

当下堤岸好风光

清晨,彩虹桥附近运河岸边,58岁的市民郑秋云心情舒爽,她一边享受着春风沐浴,一边慢跑健身,这样的运动习惯,她已经保持十几年。郑秋云家住运河华西小区,紧邻运河东岸,每天早晚,她都会来运河岸边活动。

“过去这一段的运河堤岸道路不好走,更别提什么风景了。”打小在运河岸边长大的郑秋云,亲眼见证了这段路的变化。“十几年前沧州进行运河景观带改造,从解放路新华路,两岸修了柏油路,路旁滨水步道风景靓丽。徒步的、做公益的、练武术的、集体活动的,每天都是人来人往,这里就是市区段运河的一张名片。”郑秋云说。

往南,过了花园大桥,放眼望去,一个景观游园紧邻运河,西岸河堤上,昔日坑洼不平的砖路,已然成为柏油马路,一直通向九河路。沿途是运河区强家坟、赵庄北队等村庄,村民不仅出行方便快捷,还享受到了新建游园公园的风景。

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的西门出口就开在了此段堤顶路上,周末和节假日,大大的Ω河弯里,绿色环绕,游人不断,运河水流潺潺,让沿途风景有了生命力。

市区段全线贯通

看着家门口的运河堤岸路面破除,在南川楼社区居住的老人刘志峰兴奋得好几天都没睡好觉。在运河岸边生活了大半辈子,一直在土面和砖铺的堤岸上行走往来。“老铁路给水所附近这一段不通,从黄河路到解放路必须从南川楼绕一下。”老人激动地说,“以后用不着了,整个运河堤顶路都要通了。”

运河堤顶路局部改造前后对比(下方为效果图)

就像老人说的那样,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大运河市区段堤顶路路况很差。比如运河东侧新华路至永济路段,黄河路至九河路段,多为砖路,坑洼不平,有的甚至不通畅,过往需要去附近村子或社区绕行,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很大不便。

记者从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了解到,运河堤顶路畅通工程将结束这一现状。这项工程南起石黄高速,北至京沪高速,在保留堤顶路两侧现状乔木的前提下,宜宽则宽,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其中,在新华路至永济路段运河西堤及永济路至渤海路段运河东堤,建设长约5公里、宽约9米的马拉松赛道,为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及实现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做好基础建设。

运河堤顶路局部改造前后对比(下方为效果图)

工程已于去年12月开工,目前原状路面破除及外运已完成20公里,路基开槽完成8.5公里,水稳基层铺设完成200米,施工方正在全力推进项目后续进展。

来源 | 沧州日报 记者 赵宝梅 通讯员 刘占勇

大家都在看

点分享

点收藏

【来源:沧州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Hash:630d3f5cb01f6eb83973efb3046f45bdc7725fd0

声明:此文由 九派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