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市级文保单位主体建筑破损严重,周边被“违建”包围

头版 二版 三版 四版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保定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忠烈祠年久失修,主体建筑破损,且周边已被市民不断搭建的“违建”包围。10月11日,记者现场走访后将此事反映给了保定市文物管理局,该局表示导致文保单位难以得到充分保护的原因主要有财政及产权两点。近期,保定市已成立领导小组负责解决此类问题。

按照市民提供的线索,10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小集前街与黄华馆街交叉口东南侧,保定市冀英第五小学西侧的这间忠烈祠。初到该地时,记者并无法很快发现此处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痕迹。只能凭借在一间老式建筑南侧不显眼位置的一块石碑,才最终确认此建筑即为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忠烈祠,该石碑由保定市人民政府1993年2月公布。

忠烈祠文保碑

忠烈祠

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忠烈祠主体建筑已有严重破损,特别是东侧的墙面已有砖瓦裸露突出在外。建筑周围已长满杂草,外墙上还写有“存车”等字样以及不明形状的图形。而在忠烈祠内,也挂有一些生活物品,似乎有市民在此居住。

忠烈祠东侧

在忠烈祠的周围,特别是北、西两侧,都有大量由板房搭建的临时建筑,开设有多家正在营业或正在转让的小餐馆。记者向周边市民了解到,这些违章搭建的小餐馆也多为周边市民自行搭建,存在时间较长者已有数年。

忠烈祠北侧

忠烈祠西侧

在忠烈祠的南面,是另一个文保单位杨继盛祠堂。与忠烈祠不同的是,仅相隔一墙的该祠堂整体状态十分良好,其内是多家文化单位的办公场所。唯独与忠烈祠“命运”相同的,是杨继盛祠堂建筑的外墙上也被刷有“停车收费”等字样。据了解,杨继盛祠堂与2014年底曾经完成一次修缮,现对市民免费开放。

与忠烈祠一墙相隔的杨继盛祠堂

此后,记者将此事反映给了保定市文物保护局。据该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忠烈祠确实属于保定市市级文保单位。但两个问题限制了这些文保单位的实际保护问题,一为财政费用有限,修缮维护只能以国保单位优先。其二是这些老民居、文保单位产权复杂。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保定市政府已经就这些老民居及文保单位的保护问题召开过协调会,并已成立领导小组专项负责。类似忠烈祠这样的文保单位的保护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相关链接:

忠烈祠

忠烈祠是清朝统治者为明末镇压李自成起义战死将士所建的专祠。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所向披靡,攻下山西后,直逼北京,并派刘芳亮部向东推进,将保定团团围住,保定士绅张罗俊、张罗彦兄弟组织义民,助军死守保定城,经六天六夜坚守,筋疲力尽,义军攻入城内,御史金毓峒被义军活捉,金挣脱后投井而死,张罗俊兄弟六人有的被义军杀死,有的自杀身亡。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大肆宣扬死者的“忠烈”精神。

1993年2月,忠烈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三间北房及整个院落。东、北距离墙体各3米,西、南距离墙体各10米。

河北青年报记者 李昂

Hash:083114e9dfa5713a2fb89ff017a0921b844a957b

声明:此文由 河北青年报保定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