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345 | 博美文化印象

文化博美印象

●陈辚

读中学时听老师说,陆丰的方言以博美镇话为标准,自此,我就对“博大优美”的博美多了一份向往,希望有朝一日能行走在博美镇的大街小巷,细细倾听历史在这座小镇留下的“声音”。

骑楼粿条

中兴街是博美镇内最宽敞的一条老街,也是博美镇旧时最繁荣的一条街道。7月21日上午,我在博美文友引领下来到中兴街时,他们就是这么介绍的。中兴街不像我所想象那么宽阔和繁华,也没有车水马龙的景观,阳光洒落一地,晃着光亮,但让我惊讶的是,它的两旁也建有骑楼,据说也是民国时期所建,建筑风格与汕尾市区三马路骑楼相似,属于南洋的风格。只是现存几栋骑楼不够完好,均破旧不堪,或生锈铁锁把门,无法窥见全貌,多少有些遗憾。

漫步于长长的中兴街,两侧店铺生意最好的要算是卖“炊粿仔”的铺了。铺面不大,也简陋,但食客却不少。看着冒着热气的锅鼎,食架上的粿条,色味俱佳,醒目的三层猪肉及肉丸、肉卷,我仿如一位饿坏的小顽童,对博美文友直呼“”我也要吃粿条”。他们告诉我,这中兴街“炊粿仔”远近闻名。我不禁想起小时和小伙伴吃粉纤粿的“奢侈”旧事。那时我在村理发屋理发,每次一角钱,但到玄武山脚下打铁铺理发,只需5分钱。因而,我和小伙伴总是相约,宁可行半个多小时田间小径到打铁铺去,到时先买三分一碗粉纤粿,理发后又买一碗二分的,每次我们总是要加赤丸,但老板总会用一句俗话回应,说我们“三钱粉纤粿还嫌无赤丸。”

童年旧事就这么穿越光阴而来,令我生出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艰苦生活的感叹和对今天自足生活来之不易的感谢。

飘色和西秦戏

飘色和西秦戏是博美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活见证。博美飘色俗称博美美景,也称扮景、班景,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2009年10月,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几年来,博美飘色在政府支持下,代代相传,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是博美镇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艺术节目,经常参加省内外表演(比赛)。?2008年10月,博美飘色作品《双白燕》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荣获金奖。我们观看了飘色各种各样的道具,琳琅满目,形态多样、惟妙惟肖的面具,令人喜爱和赞叹。有的文友还拿飘色凤冠戴在头上,在村干部指导下,表演飘色的动作,并拍照留念。据考证,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年),飘色从苏州传入,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年历史。博美飘色都是以一个长3米、宽2米、高1.2米的景床为小舞台,并由精心锻造、不同规格和形状的钢条“景梗”支撑,全高4.5米至5.5米。飘色内容多取材于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传统剧目和传说故事等,都是颂扬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常见有《双白燕》《金山战鼓》《三关摆》《穆桂英挂帅》《刘明珠出征》等几十个历史节目。每逢春节元宵,三月廿三等传统节日,该社区都举办飘色巡游表演,所到之处,万人空巷,热闹喜气纷呈。

移步前往博美社区的林氏祖祠参观西秦戏的戏囊、道具。接待我们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艺人。据介绍,博美西秦戏班大概有300年的历史。目前,博美西秦戏班一年除了在博美本地公开演出几场外,几乎处于“歇戏”阶段,演出少,维持艰难。现在班里艺员青黄不接,大多步入老年,最年轻的艺人也四十多岁,年青一代愿学艺者也寥寥无几,后继乏人。

离开林氏祖祠时,一位女艺人应我的请求,给我清唱几句西秦戏《秦香莲》的曲子,原汁原味、声情并茂的唱腔韵味,在我的耳边欢乐飘荡,至今仍令我赞誉和怀念。但愿有关文化部门加强保护、抢救,使博美西秦戏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焕发生机,流传下去……

天太后宫和龙江古寺

顶着中午的骄阳,穿行在弯曲的巷道,我们来到位于博美镇南门谒访天太后宫。

天太后宫门前两侧有一对巨大石狮,有一大广场。博美镇文化站林老站长在广场中央向大家介绍,天太后宫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清代乾隆己巳年(1749年)进行大规模扩建。至于为什么叫天太后宫,有别于其他的妈祖宫庙命名。因在明代建造天后宫是林姓氏族,是南宋淳熙年间从福建"莆仙"一带辗转移徙来到博美,他们与妈祖林默在同宗族辈分小十多代,尊称妈祖林默为太妈祖。妈祖庙的正对面是占地400平方米两层歇山顶大戏台,是举办庆典祭祀、娱乐活动中心场所。戏台正中央悬挂着光绪已卯(1879年)科文魁赏戴蓝翎林仲修题"台阁文章"的匾额,碣石武山寺也有一个戏台,戏台正中悬挂的“台阁文章”牌匾是清光绪乙未(1895年)探花李文田所题写。

天太后宫规范不大,整座庙宇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但造型古朴,又富丽堂皇,气势雄伟,雕梁画栋,人物花鸟虫鱼等各种木雕石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艺术精湛。走进宫内,见到流金溢彩的妈祖像,慈祥端庄。又观看了宫殿悬挂的匾额,有乾隆丙午(1786)科甘肃平凉府正堂林昂霄敬献的"光耀西河",嘉庆丁丑(1817)科第15名进士林飞鹤题"泽润琼林"等题匾。随后退出宫外,恰吹来一阵清爽的风,心情舒畅!

是的,当我离开天太后宫前往龙江古寺,徜徉在博美镇内的寻常巷陌,看到博美镇市容市貌整洁,我也与遇见相熟悉或陌生的博美人打招呼,他们都回应一个灿烂的笑容,那种感受真好。

龙江古寺始建于北宋崇宁(1002年2月),古寺坐北朝南,居山麓而建,秀水明山抱复回,风光如画。

由于古寺地处粤闽水陆交通要道,古代的高官贵族,商贾名流,路过古寺都要进入庵内谒见烧香叩拜,长年香火不断。宋景炎元年(1276年),相传宋端宗及陆秀夫曾来到古寺。龙江古寺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红色革命遗迹。在海陆丰大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深山傍水的古寺是农民运动赤卫队和东南片新民主义青年会的诞生地,也是陆丰东南4情报联络站的场所,为支持革命,掩护我党地下活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文革时期,古寺古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的古寺重建于1997年,新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仿造北宋年代的古建筑,风格高雅,端庄富丽,气宇不凡。寺大门“龙江古寺”四个楷书大字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骆凤翔所题。

古寺的门前有一棵千年榕树,盘根虬结,树中生树,茂盛峻秀,又因叶如麒麟,也称麒麟树。走进寺内,佛曲清脆,幽静雅致,一眼就能看到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尊佛像,自然而然生出一分恭敬心和慈悲心。

曲径通高处,禅房花木深。绕弯大雄宝殿,我们登上古寺的五层?“福报塔”,举目远眺,整个博美镇尽收眼底,一个个美丽村庄,鳞次栉比的镇上高楼,八万河的滔滔流水,四野青山秀水、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宠辱不惊,不禁有如此体悟:不虚此行,既领略古寺的胜景,是一次佛教文化的洗礼,也接受了一场红色文化的教育。

慈云院和普济桥

慈云院和普济桥位于博美蛟溪村。其中,慈云院始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现仅存原来的一个四柱三门冲天式牌坊,中门石横楣刻有“宝筏渡津”四字,石牌坊两侧门柱有对联云:“慧眼观穹苍三生奈树旧兰若,慈心植善果九品莲花新法台”。普济桥,据《陆丰县乾隆志》记载:“蛟溪桥邑东35里,宋绍兴二年(1130年)间邑人林亚忠建,明万历35年(1607年)举人授苍梧知县章美同乡耆廖义孙美等同修”。清嘉庆20年(1815)陆丰知县朱延柱重修,改称普济桥。现在的普济桥是80年代重新修造,据介绍建了二百多元,可通车辆。

在蛟溪村的村头路口,现保存三块原来修桥长石板,修建普济桥的一块石牌被路旁的一棵老的榕树狠狠地保护了,榕树在生长过程中把石牌包围了进去,要想取出石牌,除非把树砍掉。当时我们在村干部带领下来到观看石牌时,心里不禁有一问:老榕树啊,您这么爱惜建桥石牌,是想让后人记住修桥人吗?

掉头走上普济桥,俯视桥下波光粼粼,奔流不息的河水,行过普济桥的有多少高官和商贾?但让我们记住为百姓修桥,造福百姓的古人:宋代邑人林亚忠,明代苍梧知县章美同乡耆廖义孙美及清代陆丰知县朱延柱。

在博美漫步低足,走巷谒寺,转山绕水,虽然不能深刻认识这片古老土地的人文历史,但总算了却少年时期的心愿。当脚步轻敲踏过这片土地,当眼观这里的山水、草木,心灵自然有会多一份踏实,收获一份愉悦。

鳌峰,流淌着古韵的静美

●肖赛辟

我与鳌峰似乎前世有因,今生成了我人生的第二个渡口。十五岁时来到这里,她友好地接纳了我,十年后我又流向远方。这次,我随着“汕尾文化之旅”采访团再次回到这里。眼前的鳌峰村已今非昔比,该保留的保留,该发展的发展,该传承的传承,恰到好处。鳌峰的古祠堂、古寨墙、古巷道、古榕树,还有池子里的荷花,到处都流淌着古村落风韵的静美,让人流连忘返。

鳌峰村老名鳌头高,坐落在博美镇政府所在地西侧,东靠博美社区,西至霞绕村,广汕公路自西而东横贯穿过,交通方便。如今,公路北为鳌峰新村,公路南为老乡。

从博美洋小路走到村东,我经过了昔日任教的鳌峰小学。往里一看,已物非人非了,那时仅有一层高的教学楼,现在重建了好几层,随着“创强”“创文”的脚步,已发展成一所环境优美、设备先进的学校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校区面貌。

走过小学来到了村子的南门口。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红:红色的搭棚,红色的横幅。横幅上写着:广东省古村落鳌峰村揭牌仪式。极目所望,我看到了一座古寨门。寨门历经风雨剥蚀,已显残旧,墙面裸露些许泥土,青苔斑驳。破旧受损的两扇门板平躺在角落边,两扇完好的大门敞开着,门上贴着“迎祥纳福”,笔劲有力。寨门两边连着城墙,土城墙高6米左右,墙上有增高的痕迹,比起超高村重刷色彩的城墙,鳌峰村的城墙更具岁月沧桑幽远的神韵。残旧的痕迹,也是乡村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像这些独具匠心的建筑会越来越少,而这些将会变得有意义。鳌峰寨墙守护着村庄的日日夜夜,安放了许多游子的乡愁

“这是南寨门,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全寨有东、南、西南三个寨门,当时建造这寨门的目的是以围寨防盗贼、野兽。原先只有3米左右的高度,后来重新加高至6米左右。有两扇大门页,有锁链和特制大锁头。若发生紧急情况防患时,就加上一根大横木,架于后面堵门柱石前......”大家认真地听鳌峰小学林校长介绍。想到老一辈人的艰苦生活与安全防范意识,不禁肃然起敬。

走进古寨门,指间柔光碰触这里曾经熟悉的一切。这座崭新的“林氏祖祠”,在1995年以前是村小学校址。那时我们称这里为“老祖场”,一个房间一个班级,1993年时设三至六年级各有一个班,村东新学校是一至六年级。回想起以前的学生、同事,心潮起伏,闭上眼,他们的模样浮现在我眼前;恍惚间,我似乎听见了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不管我怎么努力,最终都输给了时间,能让我欣慰的是无愧于心。“看,祖祠屋梁刻有双龙盘旋,好精致!”身旁的一位文友用手指着高兴地说。顺着手势,我看见了这重建的祖祠,到处设计美观,石柱托起歇山式屋顶,双龙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是一座三进二天井格式的祖祠,从太祖门到中厅堂、后厅堂。我想:林氏先祖们汇聚在这一处,只为守住四面八方伸展的根!

当我们即将离开老祖祠时,发现了屋梁上悬挂着三块木匾,其中一块写着:“武魁”。武魁是什么意思呢?听了该村的村干部讲解才明白,原来是指鳌峰族第十五世裔孙林绍海。他从小天真活泼,膀大腰粗,十二岁时,他父亲请了一位当地舞棍的师傅教他武艺。后来,又更换棍子为大刀,勤学苦练;十八岁参加县考,动作挥洒自如,就在他快速抡刀时,左手握刀意外脱扣,他灵机一动,用右脚往上一踢,大刀随势回握,作揖而止。考官问他最后一招是什么?他急中生智答道:“魁星踢斗”,因此赢得了魁首:武魁头衔。

从祖祠出来,行走在博美古村史韵中,探寻它散发着古村落的味道。脚踩在古巷道的石块上,别具一格的老房子井然有序地坐落两旁,没有鸡鸣狗吠,没有吵杂的声音,时光静好,我感受着古村落的淳朴、静美。

往左拐,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我们来到“林氏宗祠”:九世昭格堂祖祠。在这里,你会体味到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一进大门你就会发现四座牌坊,上面标示着:春露、夏雨、秋霜、冬雪。分别写着春露:春明雨露早,长林日繁荣;夏雨:风调雨顺惠淑景,人杰地灵业光华;秋霜:烁阳崇祭奠,诗礼传世家;冬雪:梅开盛世添五福,雪飘丰年示万家。一年四季的景致尽收在这对联中,这对联也道出了该村人文历史文化底蕴,美好前景。穿过春夏牌坊,往右就可见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昭格堂”,这里建筑不同别处颇具特色。堂中央有一印亭,底座方正,立四条石柱以抬梁,穿斗式结合托起这印亭的亭盖,歇山式屋顶,雕刻着双龙盘旋。一切都流淌着文化风韵的格局,让我们依依不舍。

走出古村寨门,就发现门口有一个池塘,据说鳌峰村有七个池收集随龙水,风水学称为“七星伴月”,可见先人对居住风水的重视和讲究。池边的古榕树,枝叶茂盛,长长的胡须垂到地面,拉长了裔孙在他乡的思念。池角头大榕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年间种植至今,有些村民叫这株古榕树为:“榕树爷”。

村前不远处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荷田,那里有我最喜欢的荷花。荷花的清香若有若无的带了一缕浓郁的香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韵,在夏日里一览无遗。近处,人们在田野上辛勤耕作,紧贴着泥土的芬芳,我想:这将是自然界中最美的画面!

清风添画意,岁月赋诗情。鳌峰古村落在宁静中有属于自己的风景,有属于自己的古村史韵:老祖祠、老寨墙、老巷道、老榕树......任凭人们藏入心底,流淌着古村风韵的静美,素如月白,荷花开时,有淡淡清香。

慈云普济钟鼓长

●潘妙君

一个美丽的传说吸引着我们。

南宋初的某个夏日,一场罕见大雨海潮后,天空晴朗。博美蛟溪河岸,作业后靠岸的渔船正待出海,突然,上游流浮而来的一个香炉漂流到岸边渔船旁,渔民将香炉捞上船。香炉上写着“观音娘娘”四个字,大家认为香炉浮来,就是观音娘娘要来此“坐位”,保佑大家平安大吉。经过一番商量后,渔民们将香炉捧上岸,安放在向西的山丘下边,想不到放下之后,香炉就再也难以移动。就这样,大家以香炉为观音娘娘,开始敬奉“观音嬷”。为了不使香炉受雨淋日晒,蔡、许、陈、黄、林姓村民在香炉的位置用石板建成小石宫,供世民敬奉朝拜。后来有一个云游的和尚来到此地,随意写了“慈云院”三字,石宫遂以此为名。清嘉庆丙辰年(1796年),当地信众集资募款,将小石宫进行扩大重建。2004年受各界人士的热心捐建,慈云院再次落架重建,这些有资料记载。信仰支撑,一座庙从古走到今,观音慈心如云荫庇。

慈云院前河流汹涌,香客须乘船过河,过河者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人命攸关的不吉之事。若能有座桥该多好啊!《陆丰县乾隆志》记载:“蛟溪桥邑东35里,宋绍兴二年间邑人林亚忠建,万历35年举人授苍梧知县章美同乡耆廖义孙美等同修。”嘉庆二十年陆丰县事候知州朱庭桂撰写的《蛟溪普济桥碑记》,详细介绍了嘉庆年代以往来甲子港经营海货的福建商人胡德槎首倡义举借众力重修普济桥的史实。此处连接着海惠潮三地官道,桥使道途通畅,商贾如云。时光悠悠,河水澹澹,桥旧了又新了,现在的通畅属于2012年钢筋混凝土的原址重建。一座桥,从古走到今,名是初心:“普济桥”。

从普济桥桥上过,我们来到慈云院前。

“寶筏渡津”四字金灿发亮,这是慈云院山门牌坊中门门匾。两只小石狮安卧字下,正瞪着我们。两狮长尾圆卷,雕有三四个小圆孔,公狮身上一把龙纹三角令旗旌旌生威。两边石柱镌刻金字对联:“慧眼观穹苍三生奈树旧兰若,慈心植善果九品莲花新法台”。这座四柱三门冲天式牌坊是始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完整保留至今的古物。抬头望旧树,巨榕独木成林,遍地树籽儿滚动,高高隆起匍匐于地的一整块树根像极了古代刑器“铡刀”。树下纳凉的老人告诉我们:“慈云院先前的碑记被这棵榕树裹进了树根里。”再读山门对联,方会意村里人为何要称这棵古榕为“大将军”了。

柱、栏、檐、壁,无一处不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之岭南风韵在这依山傍水的小庙宇内被匠人发挥得淋漓尽致。壮观与细腻,整体到局部,全都百看不厌。抬头观赏梁檩,发现屋前座侧边一战鼓高悬,以为有何典故,我赶快询问陪同的寺院人员。他骄傲地介绍:“这是龙船鼓,五月节赛龙舟,门口最热闹了,我们蛟溪是常胜冠军,别村可不用和我们比。”似乎刚才进门时,“冠军”的旌旗就悬在石牌坊上,石牌坊碑记下的红纸敬告正鲜艳得很,“爱国、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原来有你的一份力量在。看此时斜斜高悬的战鼓像少女安静恬淡,那光滑的鼓皮,圆滚红艳的鼓身真看不出是风雨浪涛里走来的勇士猛将。

我正欲转身离去,忽听到正殿外侧旁屋里寺院大哥的吆喝:“宝贝来啰!真正的宝贝来啰!”他和另一位大哥正用一支大铁钎从左侧小门抬进一口大铁钟。“文物,真正的文物,你们仔细瞧瞧!”

眼前一口大钟,口径约四、五十公分,高约七、八十公分,顶端两根主杆似兽倒立,四根卷纹蒲须连接上端圆把。钟身两侧各有一边莲花一边蒲扇中似圆镜样的底座,稻穗花朵线纹组成的花苞形圈内各用正楷阳文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两组字中间一边是梅兰菊竹组合图案,另一边从右至左写着:“沐恩弟子林世意等敬酬观世音菩萨咸豐已未年,夏月吉日立”一篇阳文正楷,结尾似“陳盛炉造”四字。

“生铁铸的,太重了。这钟可响了,乡里老人说,旧时一敲钟,钟声绵延,乌坎、八万都听得到。后来,破四旧,这钟被学校拿去用,钟一敲,响全村。这几年,学校有了电铃才把钟抬回来还给慈云院。上头有人来过了,说这是真正的好物件,交代我们要好好保护……”大哥兴奋地道说他所知的一切。钟安静地立于地面,带着岁月的斑驳,圆圆的一圈钟脚除几个小洞眼外饱满厚实。一百六十年里,它的声音响彻一方,从未停歇。此时再读墙上《慈云院简介》结尾句:“愿慈云院钟鼓之声万古长鸣,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时倍感亲切。

步出慈云院门,巨榕荫蔽,蓝天下八万河水汹涌前流;普济桥上车来人往,新铺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古官道、古驿站已难觅影踪,回望陷于因改水道抬高地基而显得矮小的山门牌坊,“宝筏渡津”四个大金字熠熠发光。穹苍三生,我们只可觉知此生此身,恰生逢盛世,此时的我能信步行走在此地是何等之幸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凡心不变的祈愿,源远流长。

转自:汕尾日报

【免责声明】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帖。

Hash:cf1bd717610904d65aa385388798c9b73618c7a4

声明:此文由 海陆物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