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的真英雄——彭德怀故里参观侧记

2019年11月28日晨,告别长沙,前往彭德怀故里。战友伍大生前来送行。他再三挽留我们在长多玩几天,无奈时间有限,再说长沙已来过多次。

正如老伍赠诗所云:五十年前莲头岭(注:我们当兵时所在的观通站),八千里路追梦行。丈量山河尽美景,雄心依旧铸彩虹。前面的路还很长,要看的地方还很多。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彭德怀故里位于长沙市西南约100公里处,距韶山毛主席故居40余公里。“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湖南湘潭,星光璀璨——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文化名人白石、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著名将领黄公略都诞生于此,还有蔡和森、罗亦农、陈赓、谭政、宋希濂、周小舟、贺国强、成思危、宋楚瑜等。

行车路线

彭德怀(1898.10.24~1974.11.29),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故居在湖南省湘潭市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整个景区现称“故里”,亦称“乌石景区”。占地面积说法不一,景区简介说200亩。主要景点有:铜像广场、纪念馆、故居、德怀墓、烈士墓、乌石峰等。1998年10月20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景区入口

铜像广场,面积2,500平方米。铜像高5.1米,连基座8.1米,寓意彭德怀元帅是我军的缔造者之一。基座为花岗岩山峰状造型,寓意彭老总与山河同在,与故土相连;又以花岗岩凹凸不平的外形寓意他坎坷的一生。铜像由著名雕塑家程允贤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制造厂制作。

铜像广场

穿过广场,沿小路向前,就是彭德怀纪念馆。1996年9月15日奠基,1998年10月20日建成开馆,园林式建筑,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陈列了700余件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艺术品。

展出的四大部分是:“立志救贫、投身革命”,“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人民心中的巍巍丰碑”。主要表现了“平江起义”、井冈山斗争、长征途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戎马一生,为党为民,浴血奋战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彭德怀纪念馆

彭德怀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读过两年私塾。1916年3月入湘军当兵,1922年8月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年底率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4军会师,所部编为第30团,任红4军副军长兼第30团团长。

在反“围剿”作战中,彭德怀坚决贯彻 “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方针,取得了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9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奖章。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曾对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表示强烈不满,当面斥其是“崽卖爷田不心痛”。

长征开始后,率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掩护中央纵队、军委纵队渡过湘江。红一、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1935年6月),坚决拥护北上抗日的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张国焘心怀鬼胎,妄图拉拢彭德怀,挑拨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张国焘说:“自江西出发以来,你的队伍打得很苦,损失很重,我给你3个师,听你指挥。”彭德怀当面驳斥了张国焘的胡言乱语,拒绝了他的诱惑。当晚,彭德怀将上述情况告诉杨尚昆时还余怒未息,说:“张国焘这个东西,把我彭德怀看成什么人了?把我当军阀。我要当军阀,就不当红军了。真是岂有此理!”

1935年9月,彭德怀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与政治委员毛泽东一起率部到达陕北。在他指挥红军勇猛打退敌骑兵的追击后,毛泽东曾写诗赞扬:“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

1936年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政治委员毛泽东指挥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5月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率部西征宁夏、陇东,扩大了苏区面积,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了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彭德怀与红三军团三任政委合影,左起:李富春、彭德怀、杨尚昆、滕代远。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任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后改称第18集团军)副总指挥(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作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的进攻和防止国民党投降的危险,在华北指挥实施“百团大战”,对正太、同蒲、平汉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进行大规模破袭战,前后历时3个多月,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增强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945年8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大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47年3月起任西北野战兵团(后相继改称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仅2万余人的部队同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23万国民党军作战。在一个半月时间内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同年8月指挥沙家店战役,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地区的重点进攻。1948年春在宜川战役中,以围城打援的战法歼敌5个旅,并于4月21日在西府陇东战役中收复延安

1949年指挥第一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18、第19兵团,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相结合的方式,经过陕中、扶眉、兰州、宁夏、河西等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30余万人,解放西北5省。

解放战争

1950年10月,彭德怀临危受命,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赴朝,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他以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经过2年零9个月的激烈较量,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以沉重打击,迫使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7月31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彭德怀同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在荣誉面前,彭德怀非常谦虚,他没忘记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干部战士,称荣誉应该授予战斗英雄们,为此,他还专门致电中央军委表示不愿意接受朝鲜颁发的勋章。

抗美援朝

彭德怀元帅,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关心群众,刚正不阿,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人民心中的真英雄。

他说:“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他说:“共产党员是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的。只要国家兴旺,人民幸福,我就快乐了。”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有“四个不准”:一、每到一地,不准要求当地人接送;二、在任何地方吃饭,不准请客;三、不准要人家代买东西,如果送上门来,也要婉言谢绝;四、参观时不准前呼后拥地陪同。

1956年夏的一天,在警卫员建议下,彭德怀到北海公园游览。到门口一看,大牌子上写着“休息”二字,几个干部和工作人员在那里等候。原来,警卫员通知了有关部门,特地做了安排。彭德怀非常生气:“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工作人员解释,是奉了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彭德怀气冲冲地说:“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说罢,他转身走出公园,路上对警卫员说:“我以后再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娘!”

他的衣服、袜子,穿了补,补了穿,一直能用好多年。在纪念馆里,收藏着他的一双袜子,上面竟有十多个补丁,有些还是他自己补的。

众所周知,1959年彭德怀挨了整,但是他从来不服,至死不渝。在他生命的最后两个月,穿着破旧的黑薄棉衣,脚蹬一双棉布鞋,连袜子也没穿,脚趾从鞋前沿的破洞里露出来。这等形象,哪像是横刀立马、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在医护人员心里形成巨大的反差。

但是,他的头脑是清醒的,意志是坚定的。他说:我从来不怕死,我可以毁灭自己,但我决不出卖自己。说假话,搞浮夸吃香;说实话,讲真话有罪。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我是共产党员,为什么看到党受损失不应当说真话?我是政治局委员,有权向主席反映情况嘛!这就是彭德怀,一个宁折不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作者留影

彭德怀故居始建于1925年,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故居原为三间茅屋,彭德怀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25年,彭德怀任湘军营长时,寄薪金800银元,托胞弟彭金华、彭荣华在原屋西南30米处新建此故居。主体为一栋六间,两端各三间。取名“三华堂”,意为得华(彭德怀原名)、金华、荣华三兄弟之华厦。彭德怀亲撰门联:“为善最乐,见恶必除”。

民国时期,故居遭国民党破坏。1949年,当地政府和人民曾建议修复,被彭德怀拒绝,并将门联改为:“吊民伐罪,继往开来”,横批“为民服务”。

1958年12月,彭德怀回故乡考察。1961年10月30日至12月25日,再次回乡进行调查研究。这次,接待来访的干部群众达2,000多人次,并在此拟写5份调查材料供中共湖南省委参考,后又写出4篇调查报告。

故居还曾是中共彭家围子支部主要议事处。此支部系1938年彭金华从延安抗大学习回乡后所组建。彭金华任支部书记,彭荣华任宣传委员。

1998年,对故居进行了全面修复,并复原陈列了彭德怀两次回乡的情景。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德怀同志故居”由邓小平题写。

彭德怀故居

故居内还展出有彭金华夫妇、彭荣华夫妇遗照与简介。彭金华、彭荣华于1940年10月先后牺牲。东厨房后门口,系彭荣华被国民党杀害之处。两位烈士的遗体合葬在屋后面的山丘上。

我们在故居里认真参观每一个房间,甚至每一个角落,学习、体会彭老总一家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与牺牲。屋子多少有些阴暗,我们心中也不免有些压抑。

故居外观

彭德怀墓坐落于卧虎山,坐北朝南,背依巍巍乌石峰,南眺十里山川。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体高5米、宽7.4米。墓体与墓基成76度的夹角(彭1974年去世,享年76岁),墓体与墓基相交底边长1.898米(彭生于1898年)。墓碑为黑色花岗岩菱形造型,墓墙是花岗岩长城造型,寓意彭德怀有棱有角的独特人格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彭德怀有过两段婚姻,但无儿无女。对于自己的后事,他曾有过三次交待:一是党的八届一中全会(1956年)后,中央决定领导干部死后火化,他签名同意,并要求侄儿侄女把他的骨灰放到一个葫芦里漂洋过海;二是“庐山会议”(1959年)后,彭德搬到北京海淀吴家花园,种地栽果树,又对他们说,死后把他的骨灰埋到地里,栽棵果树,结些果子给大家吃;三是1974年10月病重时,他流着眼泪对前去看望他的侄儿侄女们说:“我死后想和你们的父亲葬在一起。”

1999年12月28日,彭德怀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取出,由侄女彭钢等人护送到乌石。彭德怀最终回到了故土,安息在苍松翠柏之中。

彭德怀墓

彭德怀一生赤胆忠诚,光明磊落,敢于直言,实事求是,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大英雄,也是重实际、接地气、为民呼的好干部。如果能少一点棱角,多一点圆润;少一点虎气,多一点猴气,他的人生会更完美。

瑕不掩瑜,性情中人,我喜欢!

Hash:7d4690063cb6d8afdfb6cfe160d3089cc1ec92ec

声明:此文由 京城晓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