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唐山境内居然有这么多古树!

古树名木森林资源中的瑰宝

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稀遗产

它是不可再生的、有生命的文物

承载着自然与历史的双重印记

是难得的生态文化资源

同时

每棵古树都承载当地的历史人情记忆

其背后也大多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

记者11月16日从唐山林业局获悉,目前,唐山林业部门正在对全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查,通过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摸底、编号、汇总等,最后为这些古树建立电子档案,切实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

据了解,在普查到的古树名木中,古树数量最多的是松树类,树龄最长的属银杏。在此次普查的古树中,树龄最小的古树一百多年,树龄最大的已经达到了2600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唐山的古树比较集中在迁安迁西遵化等地,在遵化和菩提岛分布有古树群。遵化普查的古树有3400多株,以银杏和油松为主的古树群就有古树3300多株。据了解,在遵化禅林寺周围就生长着13株古银杏树,除有三株树龄为600多年外,其余10株树龄均超过了1900年。遵化清东陵有2729株油松,都是100年以上的3级古树。在唐山国际旅游岛的菩提岛生活着珍稀的495株小叶朴。据介绍,淮河以北像这种大面积的小叶朴古树群是很少见的。

有一天

你可能从它身边经过

你能认出他们吗?

接下来小燕就为大家介绍一部分

收藏!

银杏

迁安蔡园镇马官营村千年古银杏树

在此次普查过程中,迁安蔡园镇马官营村的古银杏树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一株古银杏树,长势良好,目前实际年龄已经达到了2600年,树高25.6米,胸围650厘米。

据传,此树为春秋时期齐桓公所栽,两千多年来,它守望着这里村落的日出日落。

遵化侯家寨乡禅林寺古银杏树

在禅林古寺周围生长着13株(一雄十二雌)蔽天遮日的古银杏树,植于秦汉时期,树龄2000年以上,其中三株树龄在2200年左右,至今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里是我省古银杏最多的一处。

丰南小集镇宋家营六村千年连理银杏树

两株树相隔3.8米,东边一株为雌性,树高21.25米,胸径1.46米,冠幅9X12米,西边的一株为雄性,树高19.6米,胸径1.69米,冠幅9X12米。

该树1999年被唐山市政府定为唐山市级保护单位。

滦县龙山古银杏树

滦县王店子镇青龙山林场延古寺庙前古银杏树,树高14米,胸径1.72米,冠幅7X7米,树龄820年。

龙山古银杏树有四个成年人合抱粗,是滦县境内已知留存的最古老的一株古树了。

松柏

迁西景忠山古油松群落

景忠山上有占地200公顷约3000株的古油松群落,估测平均树龄在200——3000年。而位于景忠山顶,有一株挺拔粗壮,树高15米,胸径0.73米,专家估测600年以上的古松。当地人传说,这棵古松名叫“万年青”,是清代顺治皇帝登临景忠山时封的。

玉田县大安镇大白山村古油松

玉田县大安镇大白山村小学院内(传说曾是庙宇)有一株古油松,估测树龄300年,树高5米,胸径0.59米,冠幅11.5X11.5米。

古油松低矮遒劲,树冠如扇面般展开,造型极为美观。古树给曾在这里学习过的小学生们带来了无数童趣,留下难忘回忆。

遵化市侯家寨乡刁山村古油松

位于遵化市侯家寨乡刁山村南山上。古油松树高8米,胸径0.67米,冠幅15X15米,传说树龄1300年。

迁西县汉儿庄乡尖山峪村扫帚油松

迁西县汉儿庄乡尖山峪村玉皇顶山角有一株传说树龄500年的扫帚油松,树高11米,胸径0.79米,冠幅10X10米,在1.3米处生出约100-200个分枝,丛生状,树冠呈球形,像一把大伞。

百年以上的扫帚油松河北仅此一株噢!

遵化市栖云寺“金刚侧柏

鹫峰山位于遵化市侯家寨乡前山寨村村北,这里风景独特,古木参天,栖云寺庙点缀在山林间。栖云寺大雄宝殿前院原植有四株侧柏,树龄1920年,树高16-18米,胸径0.82-1.17米,平均冠幅6X11米。俨然“四大金刚”护法矗立在院内四角,守护着大雄宝殿

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两侧柏

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村委会院内有两株侧柏,传说树龄400年,树高12米,胸径1.1/1.2米,冠幅7X7米。两株侧柏紧邻生长,并肩而立,高度相差无几,生长情况极为相似,均在2米处各分出4根枝杈,故又被称为“两柏八杈”传说两株古树为明朝莫年建祠堂时栽植。

槐树

迁安大五里乡王家湾子村古槐

在迁安大五里乡王家湾子村生长着一株树龄960年的老槐树,该树树高27.7米,胸围640厘米。该古槐生长于宋代,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有千年树龄。这棵古槐树除了有着美丽的传说故事,也承载着永不褪色的抗战故事。1940年春,日寇扫荡村庄,威逼村民于树下,妄图搜查八路军,但村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无一泄露,气急败坏的日寇放火焚烧古树,至今留下有罕见的疤痕。

乐亭胡坨镇大黑坨村古槐树

在乐亭胡坨镇大黑坨村,生长着一株与大黑坨村同龄的老槐树,栽植于明永乐二年的这株老槐树现在依然年复一年长势繁茂。这株老槐树距李大钊故居不远,一直承载着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记忆,用它600多年的年轮记录大黑坨村厚重的历史。

胡坨镇东走马浮村古槐

位于乐亭县胡坨镇原东走马浮村小学两侧,据说在1404年,此地建了鞍马庙,栽下了两棵槐树。

村西古槐,树高14米,主干高3.6米,胸径1.27米,冠幅15X15米。

村东古槐,树高15米,胸径1.27米,冠幅12X12米。

潘家峪西大坑古槐

该树生长于丰润区潘家峪村西大坑,树高24米,胸径1.45米,冠幅12X13米,相传为明朝永乐二年建村时所植,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多次将秘密文件隐藏于该洞中,躲过日寇的搜查,被称为“功臣树”。

迁西县兴城乡夹河五道庙子村古槐

迁西县兴城乡夹河五道庙子村有一棵古槐,树高5米,胸径2米,冠幅4X9米。这棵老槐树传说有2000年的历史,专家估测树龄为1300年。

1958年有人在老槐树中植入一株一米左右的榆树苗子,现榆树被老槐树,拥抱护持了近50年,榆树的胸径已达0.46米。从远处看去高高的榆树与枝桠旁生的老槐树形成了好似双层阁样的奇观。它们根系相连,生命无间,周边村民称为“槐抱榆”。

丰润区车轴山中学六株古槐

走进车轴山中学大门,柏油路两侧对称矗立着6棵高大粗壮的古槐。据《丰润县志》记载,距今已有960年历史。目前6株古槐胸径均在1米左右,树高均在16米以上,东西两侧树冠伸展长度达33米。古槐已与无梁阁、药师灵塔一同作为古文物保护对象。

每年春夏古槐厚密的枝叶笼罩整个院落,满校园都飘散着淡淡的槐香~

乐亭县古槐王

现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内(原孔庙遗址处)有两株古槐。估测树龄均为992年。

其中一株位于校园北园北侧,树高15米,干高2.23米,胸径2.23米,冠幅17X17米。古槐老态龙钟,树干中空,人可自由出入。

另一株,位于校园南侧,树高14米,胸径0.96米,冠幅12X12米。

杨各庄镇徐流口村古槐

位于徐流口村民委员会北街交叉路口,相传为明代名将戚继光长城时所栽。依据年轮估测树龄为660年。其树高16米,胸径1.98米。整个树冠由8个枝干组成,成卵形,冠幅14X23.5米。

星移斗转,街头古槐悄然记忆着几百年来徐流口村的沧桑变迁。

滦县油榨镇孔庄古槐

位于滦县油榨镇孔庄村古井旁,此树估测树龄600年,真实树龄500年。树高8米,胸径1.05米,冠幅5X5米。

果树

迁西五“栗王”

迁西县滦阳镇亮甲峪村东侧,现有5株错落地排列在村头土路北侧的板栗古树。平均树高7米,胸径0.76米,冠幅7X7米。

该村75岁村民李印坡老人说:他爷爷听老太爷讲这几株栗树植于唐朝,传说树龄1100年。当时共有18株,因此这村原名叫十八棵树村。传说唐王东征时大将薛礼曾在树下晾过甲,故又称此村为亮甲峪村。

迁西兴城镇新立庄村板栗树

位于迁西县兴城镇新立庄村的山坡上,树龄已达600多年。干高16.5米,胸径1.10米,冠幅10X10米。

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古酸梨树

在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村民白春清家院外,有一株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酸梨树,它的6个分枝从地面拔地而起向四外发散,点缀着头顶茂盛的枝叶,犹如一朵奇葩绽放,吸引着过路人的眼球。古酸梨树虽年事已高,但产量仍不减当年,每年结果都在500公斤以上。

滦县榛子北山村黑枣树

滦县榛子镇北山村黑枣树,高11米,胸径0.48米,冠幅6X6米,树龄600年。

相传为北山村建村时栽植。

世世代代,年年岁岁,黑枣的丰收给村里的孩子带来了无限童趣。

流苏树/古茶树

迁安教场沟生态农业园内古茶树

迁安教场沟生态农业园内有一颗一棵500多岁的古茶树,花开时节白色的茶花如覆霜盖雪般挂满枝头,香气扑鼻。实际上,教场沟的这棵古茶树学名为流苏树。据教场沟村的老人说,教场沟是因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此养兵、练兵和屯兵而得名,这棵古茶树是当年从南方调来驻守修建长城的士兵,托人从家乡带来七棵茶树中的一棵,当时士兵们把七棵树都栽在了长城脚下,但只有这棵活了下来。

丰润火石营镇大岭沟村孙家窝铺流苏树

丰润区火石营镇大岭沟村孙家窝铺有1株流苏树(又名茶叶树),其树高12米,胸径0.77米,冠幅11X11米。根据当地地名志载,树为清代所植,树龄350年以上。

每年夏至前后开花,开花即下雨,落花即刮风。被人们称为“神树”。据当地群众讲,因山区干旱缺水,后来当地农民由看节气改为看流苏树开花,即开犁抢种。而且此树花、叶也成为当地群众制茶的珍品,饮后,气定神怡,比南方茶叶还香而爽口。据传,该村一老妇常饮此茶竟治好了肾病。

文冠果树

丰润曹庄子中学文冠果树

丰润曹庄子中学这棵文冠果树据传已有四百多年树龄,至今葱茏依旧,被称为“镇校之宝”。

滦南县青坨营镇前姜六村文冠果树

滦南县青坨营镇前姜六村的这棵文冠果,树龄500年左右,树高6米,胸径24厘米,冠幅3.6米x2.4米。

解放前,此前有一座古庙,古庙前原有古柏、文冠果树10余株,解放后,古庙改做小学校,当时此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学校也迁至他处,只剩这株文冠果树矗立于此。现在古树只剩东西两大主枝,赶上哪年还能结几颗果子。

小叶朴

乐亭县菩提岛小叶朴

乐亭县菩提岛内有一株小叶朴,估测树龄110年,树高7米,胸径0.67米,冠幅7X6米。当地也叫“菩提树”,不知是因岛而树得名,还是因树而岛得名。菩提岛上菩提树给人很多遐想

记者:闫漪 编辑:小燕姑娘 综合:《唐山古树志》

Hash:5056497ea3f16209dbcaffa3fd8787dbe209df28

声明:此文由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