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

人民网芜湖12月10日电(汪瑞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十年“禁渔”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长江流域世代相传的数百种传统渔船、渔法也将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长江渔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12月10日,2021年长江水生生物科学增殖放流活动在芜湖举办。为讲好长江渔文化故事,展示长江文化带形象,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项目同步启动。

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人民网 汪瑞华摄

芜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有着良好的渔文化博物馆建设基础。建设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旨在提升芜湖市长江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填补了长江流域渔文化博物馆的空白。

据介绍,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选址于芜湖市经开区龙山街道东梁社区,天门山风景区。项目用地面积345亩,其中主馆核心区面积74亩,规划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主展馆面积35000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国渔业史与渔文化历史陈列”“长江流域渔民与渔村文化陈列”“长江流域传统渔船、渔具与渔法展”“长江水生生物与渔业资源展”“长江十年禁渔与生态文明展”等五个常设展区。

另外,互动体验区包含“稻鱼鸭复合体验区”“渔人码头”“渔船展示区”和“生态体验区”。

在建设规划中,该项目将通过采取“馆园一体”“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打造链式组合,形成以湿地(圩田)花海、“稻渔共生”文旅体验景观区、渔人码头与渔船展示的文化综合体发展态势,建设长江渔文化产业园,引入文旅、休闲、萌宠、博物馆等多种业态。

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指标体系,成为长江流域唯一馆藏数量超过1万件,以中国淡水鱼文化为特色,集科普、收藏、研究、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文化博物馆。

据介绍,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项目研究、项目审批以及展陈大纲设计,正处于建筑设计和土地征收阶段。依据当前筹备情况,预计3年可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文|人民网

Hash:4a400f8dfc890aa73b7522934fd9d709f61726ef

声明:此文由 狐椒文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