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油灯博物馆在常州,创始人40年收藏4000余盏油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多年收藏,1000多平方米,4000余盏油灯,跨越10000多年历史……这是世界范围内油灯藏品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油灯主题博物馆,坐落在常州西太湖畔。

从新石器时代的陶豆,到汉朝的陶制油灯,直到近代的木制、铁制油灯,还包括来自古罗马时期、日本泰国的油灯,一排排油灯,有大有小,造型各异……

它们的主人是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学者、艺术家陈履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初,陈履生就开始收藏各种造型独特、有代表性的油灯,去年,他带着他多年以来收藏的4000余盏油灯来到常州市武进区的花博雅集园,亲手布置了这座油灯博物馆

不同于一般性的展示收藏或收藏陈列,油灯博物馆的藏品都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历史、民族、类型、材质等专题为特色,系统地呈现了油灯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

收藏领域,五花八门,大至飞机、汽车,小至邮票、昆虫,但陈履生却对油灯情有独钟,“当时油灯的格价格也比较便宜,因为它还具有实用的功能,而且与我小时候的生活有些联系,就顺手收藏了一二。”

油灯总让陈履生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艰苦生活,想起那时候晚上的黑暗,想起长辈擦油灯罩时的情景。当这种略带几分古意的油灯放到书架上,闲时慢慢品味也能感受到一些无尽的滋味。

说到创立油灯博物馆的初衷,陈履生谈到了自己在故乡的成长经历,“我在扬中出生和成长,有在工厂工作的经历。直到197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随着毕业后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从北京的‘鬼市’到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陈履生渐渐地积攒下不少油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数量。”

由于小县城缺少博物馆,陈履生将自己收藏的油灯放到了故乡扬中,建立了位于江苏扬中市的“油灯博物馆”,那是国内唯一的专门陈列油灯的博物馆。

因为和常州的一些渊源,陈履生决定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收藏,中国古代文化中这一物质和精神层面兼具的油灯在常州展示给大家,他希望“油灯博物馆”能成为常州新的文化名片

油灯作为传统的生活用具,经历了几千年演变的历史。从实用出发,最初的油灯来源于“钻燧取火”,新石器时代的“陶豆”作为原始的灯具,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原始彩陶豆,高7.5cm,口径17cm,甘肃

青铜时代,“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油灯开始向精制化方向发展。及至汉代,进入了油灯发展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油灯功能合理,造型生动,装饰富丽。

陶质挂釉凤鸟形油灯 汉代

南北朝青瓷油灯的出现,为油灯生产的材质多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油灯的发展更为多样。因此油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历史沿革中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水平、科技发达的状况、审美趣味的时尚。

青瓷双龙省油灯, 高12.5cm, 宋代,油灯博物馆藏

正因油灯背后的文化内涵,陈履生对它们的感情也越发深厚,他在他的随记里这样写到:欣赏中生发的感情,或许是进入专业收藏的一个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过程。后来则处处留意之,每到一处凡看市场必注意油灯,而只要看到自己没有的品类则收而藏之。

锡包瓷灯盏 清代 高8.3cm

在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对陈履生有着特殊意义的是一件是“西王母油灯”,另一件是“东王公油灯”。因为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做的关于汉代东王公、西王母的研究,而在此之前还没有发现关于西王母的油灯。

陶质东王公双盏油灯 汉代

有一次,他在成都的古玩市场游逛,意外发现一尊陶制“西王母油灯”;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两年后同样在那个古玩市场,他竟然又发现了东王公油灯。如今的油灯博物馆,已经有7件关于西王母的油灯。

“现在,我在每次出差外地的时候,一有空闲,就要到文物市场去转转,而每次都有多少不等的收获。”

十六国陶制带佛像十三头油灯 距今1600多年的历史

听了陈履生与他的油灯博物馆故事,小志想到几个月前采访的民俗博物馆馆长袁总,同样是几十年收藏上千件古物,也许常人无法理解,但这就是收藏者和藏品之间的情结和缘分。

油灯博物馆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88号(雅集园)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陈履生美术馆)

Hash:edb76f942d25a1d84f39f8fcbbf1aecdb832a104

声明:此文由 常州生活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