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景区唯一未开发的“世外桃源”启动修复!传说纳兰性德曾在此……

行走在惠山景区,

向路人问起忍草庵,

十人九不知。

年久失修的忍草庵就像一个神秘之境

“藏身”于锡惠山麓,

传说清代无锡文学家顾贞观

曾与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在此彻夜长谈。

去年,无锡市文广新局公布了

《关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忍草庵”修缮及环境整治方案的批复》

一年过去了,

忍草庵开始修了吗?

记者近日获悉

忍草庵已经启动修复。

民国无锡籍实业家杨味云的孙子杨世缄

捐资50万元用于修复忍草庵中的贯华阁。

全面“解码”忍草庵的时候到了!

未曾对外开放的山中“秘境”

忍草庵位于锡惠公园的花房内,地处惠山头茅峰章家坞山腰,依山势而筑,是惠山古镇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清乾隆皇帝御笔题字的“惟惠山幽雅闲静”的“幽”,就“幽”在忍草庵,可见它所处环境之清幽。

忍草庵始建于元,明晚期易名忍草庵,清末遭火灾后于民国时期重建,1983年公布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忍草庵占地约十亩,现存天王殿、贯华阁以及僧房,庵内存有松苓泉和听松泉。

▲松苓泉

于山谷的忍草庵,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曾被用作艺校、干校、化工学校等学校用地,而忍草庵下面靠近杜鹃园的一块则是公园的花房即生产用地。1994年至1996年,市园林部门曾对忍草庵留存的建筑做过全面整修,使得主体建筑留存至今。因此,种种原因导致这处幽静之地一直未对外开放。正因为忍草庵不开放,也引来众人想进去一探究竟。

去年5月起,本报连续报道了忍草庵待修复一事,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人们之所以对忍草庵感兴趣,除了它的神秘感,还因为这里有文气。忍草庵虽是小型庙宇,却由于文人的到来,成了一处吟诗作画、聚会交流的雅地,是文人活动的“世外桃源”。清初,忍草庵房舍遭火焚,顾贞观集资修葺。此后,顾景文、顾贞观兄弟与本地雅士结诗社“云门社”于此。顾贞观还把此地作为他的读书处,并在贯华阁旁建弹指堂。金石声透露,上世纪八十年代,弹指堂被拆除,后因地质不稳一直未重建,此次修复忍草庵,弹指堂将作为遗址保留。

揭顶大修尽量保持原风貌

由于年久失修,又地处山腰,常年空置,受自然力的影响,风雨侵蚀,忍草庵破败不堪。其主入口天王殿屋面局部已坍塌、破损严重,局部木构件糟朽、断裂严重,油漆剥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贯华阁现为两重檐三层阁楼,出现了木承重及木地板下沉的现象。

再次探访忍草庵,天王殿、贯华阁等主体建筑四周已经搭起了脚手架,工人们忙上忙下,施工现场筑好围栏,外人不方便进入。

具体怎么修?“戗角已经损坏,天王殿要揭顶,木构件归安,局部复原。”“清理杂树、游脊及瓦屋面铲除。”“贯华阁局部揭顶,局部复原,拆除室内木吊顶,对内部构件全面检测,相当于对房屋进行解剖,判断损坏程度,看是否要动结构。”无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章大为跟惠山古镇景区管理处园艺景观部(文物管理部)部长金石声就忍草庵的修复也在不停探讨。大家坚持一点:修缮中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程度干预”的原则,尽可能多地保留其历史文化信息,包括建筑的工艺、材料和其蕴含的精神。

得益于《无锡市文物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市财政投入了近8000万元用于文保单位的修缮,目标是通过新一轮的全面修缮,完成100个不可移动文物点的修复,要求全市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的完好率达到80%以上。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文物处处长宋保舵跟同事们做了实地调研发现,国保单位和省保单位的现状还好,但有将近一半的市级文保单位生存状态不容乐观,有的成了危房,亟待修缮,忍草庵就是其一。

杨氏捐50万元重修贯华阁

忍草庵中,最有名的就是贯华阁,为僧人声叔始建于清康熙初年,矗立在忍草庵最高处。贯华阁曾几度兴废,清代嘉庆以后就毁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贯华阁,就是杨味云修的。”无锡人杨味云是民国财政部次长,大成巷云薖园的主人,有“秋草诗人”之称。金石声介绍,1925年,杨味云在忍草庵养病时,就想重建贯华阁,但大家没见过贯华阁什么样子,他就请老友、江南老画师吴观岱画了一张《贯华阁图》。根据这幅图,贯华阁于原址被重建。

杨味云的孙子、远在台湾的杨世缄先生十分牵挂忍草庵尤其是贯华阁。2006年,杨先生回无锡时提出想去看一看爷爷修过的贯华阁,金石声曾陪同前往。当时,杨世缄就表示,如果忍草庵要修,他愿意出资参与修复。得知忍草庵的修缮终于提上了日程,杨世缄于4月份慷慨捐资50万元给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用于贯华阁的修复。

据了解,忍草庵修复工程预计11月底完工。待忍草庵“重生”,定将吸引众多访古探幽者前往。

“去梯玩月”终究只是传说

关于忍草庵,文坛和坊间一直流传着清代无锡籍文学家顾贞观与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曾同登忍草庵贯华阁“去梯玩月”“作竟夕谈”的传说。“现在已有学者研究证实这只是个美好的传说。”金石声翻出研究论文给记者看。原来,据纳兰性德的《通志堂集》卷十三《与顾梁汾(顾贞观,号梁汾)书》中提到,1684年,康熙首次南巡时,纳兰性德曾作为扈从于当年十一月抵锡,但当时他并未见到自己的好友顾贞观。正如他在文中所言“扈跸遄征,远离知己”。而据研究顾贞观行踪的学者发现,那段时间,顾贞观并不在无锡,而是去了北京

人们猜测,纳兰性德和顾贞观或许真的有过“去梯玩月”“作竟夕谈”,但发生地不是无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相知相投,留下了许多往来诗词。

纳兰性德扈驾南巡时与顾贞观的一段故事是文学史上的佳话,被传播吟咏,施于图画,为贯华阁赋予了重要意义。虽然传说被否定,但纳兰性德到过无锡,曾留下了画像,并为贯华阁题写了匾额是可以证实的事。“后人登临凭吊,要知道这才是事实。”在金石声看来,讲明白了贯华阁的真实历史,虽然少了几分诗意,却并不影响它的精神价值,因为真理终究可爱。

END

来源:江南晚报

Hash:d5304c1e9d4c3923c7c9ba4470a05ede98a2589f

声明:此文由 锡报城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