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苏教育档案馆藏精品鉴赏

民国江苏教育是江苏教育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受“五四运动”影响,民国时期江苏教育界出现许多新思想、新情况、新气象,尽管社会动荡,江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在曲折中还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年,由于江苏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为稳定,再加上政府扶持,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各类公立私立学校剧增。日伪统治时期,江苏教育被打上了很深的奴化教育的烙印,“和平反共、清乡、新国民运动”等教育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控制,学生爱国救亡运动受到很大的压制。抗战胜利后,省政府着力恢复教育事业,制定了教育复员计划,江苏教育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馆藏民国江苏教育档案共2200余卷,起止时间为1911年至1949年,主要涉及高等及师范教育、中等教育(公、私立)、初等教育、民众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是系统、全面考察研究民国江苏教育的第一手资料。

1917年4月,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证书。

1928年4月,《江苏大学教育行政周刊》第三十七期。

1930年7月,《国立中央大学第三届毕业生名册》。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教育》第一卷第十期

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1933年9月省教育厅创办,并规定该刊为小学教师的必读刊物。

1932年10月,紫阳同学会同学录。

全文:

紫阳同学会章程

民国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大会修正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紫阳同学会。第二条本会以联络情谊、促进互助精神、共谋教育之发展为宗旨。第三条凡前江苏两级师范、前第一师范与苏州中学下列校友均为本会会员。甲毕业同学、前任教职员及现任教职员乙在校修业满一学期自请退学,经甲项会员二人之介绍审查合格得为本会会员。第四条本会设执行委员十五人,组织执行委员会执行会务,其分配如左:主席委员一人,综理本会一切进行事务;文书委员三人,掌管通信文件及会议纪录;经济委员二人,掌管经济出纳及各项簿据;调查委员三人,掌管会员登记及调查会员状况;编辑委员三人,掌管宣传编辑及出版事项;事务委员三人,掌管庶务及交际事项;执行委员会规程另定之。第五条本会设候补执行委员七人,遇执行委员缺额时依次递补。第六条本会执行委员于每年常年大会由会员投票选举之,任期一年,连举得连任。第七条本会常年大会每年一次于假期内举行,由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之,遇有必要经会员二十人以上提议,得由执行委员会召集临时大会。第八条本会会员每年会费一元,由经济委员会征收之。第九条本会为谋会务进行之便利,经大会通过,得设立各种委员会。第十条凡会员热心本会事业或捐助本会基金百元以上者,经大会通过致赠纪念物品。第十一条本会会所设于苏州三元坊苏州中学总部。在各市县之会员有十人以上应组织分会,其章程由各分会自订之,但不得与本会章程抵触,并须将组织情形报告本会。第十二条本章程经常年大会通过施行,如有不合处得于常年大会讨论修改之。

宜兴私立精一初级中学校董会主席徐悲鸿为筹备复校给江苏省教育厅长的报告

全文:

宜兴私立精一中学呈

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十三日

事由为报告筹备复校由

窃本校创办于民国十七年八月,同年十月十七日呈奉前中央大学行政院批准立案,并转呈教育部备案,各在案。办理至二十六年秋先后举行毕业九次,著录学生殆逾千人,历蒙省县督学视察呈奉钧厅明令嘉奖,又在案,不幸正值筹备十周年纪念之际,寇氛逼境,遂告解散。宜城沦陷后本校师生多半流亡海上,因于二十八年二月,呈奉钧厅驻沪办事处核准,暂与省立常州中学沪校合并,在沪复校,迨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寇进占上海租界,经奉令准改组常生学社,藉资掩护维持,至三十一年七月,环境日见恶劣,不得已宣告结束,同人之回里者复于西乡自由区之烟山觅定临时校舍,招集生徒补习,试验生产教育,于三十二年春呈奉江南行署令准,于是年秋季正式复校,不意至期而宜兴全境沦陷,不得已又于中途停顿。此为本校经过之梗概及国难期中颠沛之实情。兹幸抗战胜利,天日重光,地方建设教育实为先务,同人等决当遵照本省复员大纲中督促公私立学校复员规定,筹备复校,期于三十五年度秋季开学,俾于重建乡邦有所贡献。理合呈请钧厅鉴核,至希准予备案,实为公便。

谨呈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陈①

宜兴私立精一初级中学校董会主席徐悲鸿(钤印)

通信处宜兴蜀山初级中学转

1946年8月,江苏省立徐州师范学校师范部一届毕业生毕业成绩一览表。

1947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派施仁夫为省立无锡师范校长令。

1948年,无锡私立竞志女子中学高一新生照片粘贴簿。

Hash:94219585644c5de162a0f0dd92ef4b1f0f36f4e8

声明:此文由 历史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