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有一处“皇家重地”,皇亲国戚都不敢擅自闯入,违令者斩

在有关清朝的电视剧中,军机处应该是个出镜率较高的机构。雍正时期,这个机构才正是创立,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就有着很多争议了,人们比较信服的一个说法是它成立于雍正七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央青海出兵,所以,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军务,在保和殿西北角设立了一个叫军机房或是总理处的地方。之后,雍正皇帝请自己信任的弟弟和大学士在此处做出各类军政决策。

几年后,朝廷又出兵西北,于是,军机房变成了军机处。那么,军机处的设立有什么必要之处呢?

按照清朝当时历史学家的说法,这个机构的设立是对明朝内阁的继承,不仅是为了商讨下达各种决策,还是为了防止各项重要的军事机密被泄露,这位历史学家就是赵翼。赵翼不仅是一位有根骨的历史学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风十分硬朗,内容也很厚实,曾经被钱钟书大加赞赏。不过,他对于军机处的看法丝毫没有他在写诗时的那么深厚有内力。

没有对其深入探讨,可能是因为清朝的官员顾忌较多,不便畅所欲言之故。不过,贵族可就没有那么多禁忌了,礼亲王的后代中有个学者,在自己的著作中直言不讳,说:“军机处的设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隔绝满人贵族对朝政的把控。”这些贵族通常在军政会议中占有主要的话语权,但是,其见解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所以,雍正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其实,还有一个深层原因这位贵族没有指出来,那就是:雍正想借着军机处更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将议政王大臣们的权力和内阁的权力架空。这个机构直属于皇帝,受皇帝的直接管理。在法律上,它并不算一个正式的国家机构,而且,没有一个独立的衙门。军机大臣们只听从一个人的指令,那就是皇帝,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独立职权。

这样看来,这些大臣更像是皇帝的个人秘书。然而,他们因为常年在大老板身边出谋划策,所以,实际权力比内阁大臣们要大得多。

清朝入关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仍然非常大,同时,在内阁大臣中,南方北方士大夫的党派之争仍然延续,党争与满洲贵族内部矛盾纠缠在一起。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于康熙十六年设立南书房,康熙帝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

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违令者斩”,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雍正设立军机处的前身。

任何朝廷发出的重要指令,一般都在军机处。虽然,按照规定,军机处下达的诏令,必须要经过内阁才能传达到各下级机构去执行,但更多时候,这种步骤就被省略了。不少命令都是直接从军机处出发,以密令的形式下达到地方。各地的奏章也可以经过军机处直接递到皇帝手上。这也就说明,皇帝通过军机处,已经牢牢将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军机处其实没有固定的成员,可以说,它的人员完全是根据皇帝的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的。一开始,军机处大概有三四人,但最多的时候,绝不超过十一个人。最早期的军机大臣是雍正从六部高官中选出的比较有才能的人。他们在军机处的职务属于兼职,品级高的只有个称呼,例如:“首席”。

不过,军机处的品级较低的官员不隶属于品级较高的官员,他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直接为皇帝效力。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地位很高,但是,手里并没有实权,权力都在皇帝一人手中。他们主要负责上传下达,向皇帝传达下面的奏折,向官员们传达皇帝的旨意。另外,他们还有撰写谕旨、审核奏议、记档等职责。并且,这个机构和普通机构不同的一点就是,它具有高度的保密性。

军机大臣几乎随时随地都是绑在皇帝身边,这样才能以最高的效率完成皇帝传达的各项任务。而且,军机处,外臣不得擅入,这也就保证了官员之间相互通气,往来泄密的风险。同时,军机处的办事处也不固定的,皇帝在哪军机处就在哪。其实,雍正在召见军机大臣时,也很有讲究。

一般来讲,他一次只见一名大臣,其他人都不能在场。后来,他还特别为军机处铸造了印信,就是为了加强管理。平时,这个银质的印信就放在军机处,需要用时必须有人监视,用完必须放回原处,以此防止有人盗用。最终,这种相互监督制约的方式使得任何位高权重的大臣都不能冒用印信以谋私利。

雍正通过首创军机处,将有才能的大臣变成自己的个人秘书,摆脱了臃肿的官僚机构的桎梏,使自己的手能任意伸到下面的任何部门和机构,虽然,行政效率确实时提高了,但是,这也产生了皇帝专权的弊端。这种政令皆由己出的感觉固然很爽,但往往会导致固执己见或偏听偏信,长此以往,极容易出现各种政治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光绪时,八国联军攻下北京城,慈溪仓皇逃往西安,为了安抚人民,她表示要变法,要实行新政,并且,专门设立了从事新政的督办政务处。几年后的宣统二年九月,朝廷又提出预备立宪的说法接着愚弄大众,而且,奉天的代表要求第二年就召开国会,并认为军机大臣责任不明,要求设立责任内阁。

宣统三年五月八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大势已去,再怎么想要弥补都无济于事了,自此,实行了180余年的军机处被废除。

参考资料:

『《清廷政局的变化》、《满清军机处的设立与废除》』

Hash:05bd6a8668035de6cc9c94a6b9978140fea2b1b6

声明:此文由 江山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