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位宜兴学霸,科考连中两元!

视频更精彩·使劲往下拉~

苏东坡曾经说过:

田阳羡吾将老,

从初只为溪山好。

这里的阳羡就是今天的宜兴

千百年来,

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

正是这样的文化底蕴,

滋养了世世代代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培养出了无数名人才子。

今天,

我们听徐建亚老师来讲讲

明朝状元周延儒的故事。

周延儒,字玉绳,号挹斋,明代宜兴人,从小就立有远大志向,长大后也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在明朝万历年间中了状元,开始官场生涯。

民俗学者 徐建亚

万历41年的状元,是分两次考的,上半年是进士会考,下半年是殿试考状元,周延儒就是在这一年考取的状元。

中国古代严格的科考历史上,能够连中两元其实相当不容易,可见周延儒才学是值得认可的。

虽然在天启年间他的官职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并没有受到重用,不过这一切在崇祯登基后发生了改变。

崇祯皇帝把周延儒看做百年难得出现的才人,从此周延儒走上了官场的快速通道,一跃成为了首辅大学士,在明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他在位期间,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民俗学者 徐建亚

比如常州苏州湖州三个府,因太湖受到水灾,他就建议皇帝免掉他们的赋税,这些对百姓都有好处的,后来他受奸臣弹劾,就回家了。

点开视频看报道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崇祯十四年,在东林党的簇拥下,崇祯帝再次启用周延儒,重新担任内阁首辅,然而这一次周延儒没有那么幸运,不仅断送了前程,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崇祯十六年四月清兵入关,周延儒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崇祯帝,崇祯帝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特进太师,后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上书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

民俗学者 徐建亚

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个管理法律的朝廷机构来审周延儒,最后的结果请皇帝定夺时,两个人认为周延儒不能杀,功大于过,有一个人认为周延儒是谎报军情,罪大恶极要杀,后来皇帝决定赐死周延儒。但是周延儒爱好学习、为百姓着想,这一点还是好的。

关于周延儒一生的功过问题

还是交给历史去评判吧。

只不过提到周延儒,

就不得不提如今树立在

东氿文化中心博物馆内的那座

相国牌坊,

这相国二字指的就是周延儒。

民俗学者 徐建亚

周延儒的状元坊,可以说是明朝办坊技术的一个结晶、一个代表,它是六角八面状元坊,正面写着“会元状元”,后面写着“文衡得士”,就是说周延儒是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录取的人才,都是汉白玉结构,里面的花纹图案有十几种,雕刻精美,档次非常高,而且是恩荣坊,恩荣坊属于牌坊里面的第二个等级。

这座牌坊当年在宜兴

树立了百年之久,

可以说伴随了数代人的成长,

承载了数代人的记忆。

---End---

视频版权归宜兴市融媒体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 闻 热 线

87994545 阳羡茶馆“搭把手”

81729602 “政风行风”

近期热门视频

代表阳羡茶客团感谢小伙伴们的大力支持

记 者| 曹妍骏、张鑫

整 理 编 辑 | 郑 叶

戳“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Hash:ea4f81f39cb922faba71ae7703fe55d8edd3ede4

声明:此文由 阳羡茶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