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有这么多的书院学堂!除了闻名的“东林书院”,你还知道几所?

书院是

中国历史

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对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

产生了巨大影响

……

无锡尚德崇文、书香飘逸、人文昌

除了远近闻名的东林书院

书院学堂其实还有不少!

跟着师叔(说)

一起来了解下吧~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城东弓河内侧(今解放东路876号)。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明朝万历三十二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对名联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许多知识分子,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誉。

书院旧址尚存石牌楼、仪门、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林报功祠、道南祠、碑亭、东长廊等旧建筑

二泉书院

二泉书院,位于无锡西郊惠山古镇听松坊。初名尚德书院,系明代名臣、文学家、教育家邵宝辞官归里后的讲学之所。

院内有明、清两代遗存的碑刻60余方,其中有邵宝撰书的《点易台铭》四面碑一座。一棵耸立在庭院中的老银杏,和那些重见天日的珍贵碑刻,似乎向人们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安阳书院

安阳书院,旧址位于今惠山阳山镇南狮子山与牛头山之间、锡山职业高级中学校区内。书院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八年(1882年)落成,四面环河,向天井一面有砖细墙门,门额上刻有“樾朴作人”四个篆书大字,似为校训。

门外有古银杏两棵,树龄200余年。书院旧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师范的述之科学馆

无锡师范钟楼及述之科学馆在无锡城区学前街27号。建于1933年,是老校舍中至今全保存完好的两幢。钟楼面阔五间、二层,其间钟室部分升高三层、立面呈“凸”字形、向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

无锡师范是培养人民教师的摇篮,庄严的述之楼被青翠的绿藤和植物包围,显得宁静而充满生命的力量。许多从这里走出来的人,都深深记得白色钟楼,那秀丽的形象,是师范精神的象征。

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座落在宜兴丁蜀镇蜀山南麓,又称“东坡祠堂”,也称“蜀山书院”,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丁山买田讲学之地。书院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多次被毁,多次重建,现今留下的建筑是明代重建的。

郭沫若、邹韬奋等知名人士曾前来讲学。书院培育了潘序伦、倪维德、范保文等我国一流的学者,它还是陶都历史上诸多紫砂工艺大师的启蒙摇篮。

湖上书院

湖上书院位于太湖新城,格致中学院内。原址系1937年由上海桐油大王沈瑞洲捐建的沈氏小学和锡南中学,为当地光大教育事业的象征,也是太湖新城地区唯一的民国校园建筑群。

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建筑群,无锡教育部门对它进行了修缮保护,并将之建成区域性教育研究和交流平台。走进书院,一股浓郁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曲径小道、参天古柏,清水砖墙、明式家具……见证着一段段曲折的历史,诉说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

果育学堂

果育学堂,旧址在无锡荡口镇(今鹅湖镇荡口小学内)。系儒商华鸿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后改名为“华氏私立鸿模学校”。虽是小学,却有钱伟长、钱穆、顾毓琇等人早年在此任教,可见当时无锡办学育人风气之兴盛。

钱穆十岁入果育小学接受正式教育,生于斯,长于斯,乡土文化影响其一生。研究人士表示,无锡能走出钱穆等众多学术大家并不是偶然的。在清末民初,无锡以重视教育享誉全国,清末时,无锡城乡已开办有规模的新式学堂120多所,后来还被民国政府评为“教育模范县”。

热门文章

微信回复对应关键“数字",即可阅读相应热文

回复"1":无锡天一少年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你想知道的全部信息都在这里!

回复"2":无锡“四桥一外”招生信息全在这里!2017幼升小、小升初家长赶紧收了~

回复"3":@所有无锡家长 2020年中考将要考音乐和美术并记入总分!

回复"4":这6类妈妈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长第一个就中枪了……

文章内容来自无锡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师说子曰

微信号:shishuoziyu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Hash:7c45c19ea0074ad008ea867212fb056d37b029dc

声明:此文由 师说子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