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如此痛恨于明初宰相胡惟庸,答案细思极恐!

明朝,一个极富历史色彩的朝代,一个从朱元璋这么一个乞丐儿,在厮杀和白骨堆积中驻立起来的王朝。

但是从他建国起初,朱元璋却开始恐慌这些开国功臣居功自傲,妄事法规,图谋不轨,于是一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杀机,开始一直笼罩在所有追随他一起厮杀开国功臣身上。

而说到胡惟庸,大家应该都有了解到一些,这是一个在明史上划下开篇性一笔的人物,明初标志性时代人物,与明朝左丞相李善长为同乡,同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

著名的明初四大血案之一的“胡惟庸案”主角便是他,此事牵连广泛,在《明史》里简单记载写到胡惟庸被处死,夷三族。

而据永乐初年撰写的《纪事录》记载,“左丞相胡惟庸、右大夫陈宁,擅权坏法,俱伏诛于玄津桥,掘坑丈余,埋其尸,次日复出之,支解于市,纵犬食之,录其家资,以妻子分配军士,子弟悉斩之,连及内外文武官员数万人,上以应天府所属上元、江宁二县之民与胡惟庸为党,将男妇长幼悉屠之。”

总结为便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等罪名,将胡惟庸、陈宁等人抓捕,于玄津桥被斩首。尸首被埋于几丈大坑内,后又因朱元璋不解恨,将其尸首挖出,于闹市中解剖分尸视众,分食于野狗,凄凉下场至此。

此案还株连年数长达十余年,其中不仅包括有胡惟庸身边亲信家属,而且由于朱元璋怀疑上元、江宁两个县的百姓与胡惟庸有牵连,疯狂至将两县之人全部诛杀,无论老少,总计达三万多人不止。并且,在此以后,朱元璋还下令废除丞相制度,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过为何朱元璋如此痛恨胡惟庸?

洪武六年,受同乡李善长引荐,胡惟庸被委任为右丞相,后因李善长刚愎自用为朱元璋所不满,被逼退位,胡惟庸升至左丞相,位列百官之首。然而升任为百官之首的胡惟庸,却因得揽大权开始肆意妄为,忘乎所以,结党营私,买官卖官,甚至越权干预朱元璋的朝堂政策,在朝野布满眼线。且还买通了御医把当时身患重病的刘基毒死,断朱元璋一臂。

时朱元璋,也开始就此开始意识到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对于出身乞儿的朱元璋来说最讨厌的便是,贪张枉法的人,且不断干预自己的权力,于是渐生杀意愈发痛恨胡惟庸。

但因其为宰相,深富有千百年来传承的宰相制度。时朱元璋,对于严重干预自己权力集中的宰相之职早已痛恨不已,从洪武十一年,亲自手谕禁止“关白”中书省“,即凡是送给皇帝的奏章,同时不必再送一份至中书省让宰相过目,从此规便可以看出。后来发现胡惟庸的作为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是他废除宰相制度的关键契机,于是一场阴谋杀机便围绕着胡惟庸展开。

据史料记载,在出游途中,胡惟庸的儿子因坠马,命丧于疾驰而路的马车车轮之下。胡惟庸盛怒之下没有通知司法部门,派人就斩杀了马车夫。而这件事情传到了朱元璋那里,无论胡惟庸如何解释求情,朱元璋都是冷眼而看,只是平静的说出“杀人偿命”。

时胡惟庸也意识到,朱元璋的意图,狗急跳墙,胡惟庸开始联络眼线大臣武将,密谋造反。然洪武十三,时任御史中丞的涂节意识到胡惟庸的败亡之向,遂将胡惟庸密谋造反的阴谋上报朱元璋,胡惟庸阴谋计划彻底破产,凡参与者皆被诛灭。

这或许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计划,对于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来说,胡惟庸权欲熏心,抢夺朱元璋自身的权力还肆意妄为,朱元璋如何不痛恨于他,其之死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不过应了八字---位极人臣,权逼皇帝。

Hash:605561accd6f8012eead173157d5f94909597324

声明:此文由 洪都烟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