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良 | 故居寻访介子推:四海同寒食,千秋共清明

介子推:四海同寒食千秋共清明

文 | 胡春良

介子推塑像

清明节和寒食节都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有关,人们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呢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当然在许多地方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

介子推作为夏县著名的先贤,其故里就在夏县裴介村。这裴介村的名字就来源于介子推。裴介村地处夏县南隅,是一个大村,其历史可溯至商初,周代时属晋国之地 ;久有禹畿南门、通衢重镇、政治名镇、商贸集镇、文化古镇之誉 。

裴介村寻访介子推,不仅一头扎进忠义文化和精神的大氛围,也扎进了新石器时代裴介遗址文脉里。该遗址位于裴介村"芦河"两岸台地之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该地就陆续发现地表下二米以下叠压着半地穴式建筑遗迹。200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同对地处中条山与呜条岗之间史前古青龙河流域中下游较宽阔的平川区域进行“山西南部史前文明曙光”考古调查时发现,地处古青龙河畔的裴介村址大部分及其村外东北部的地域,是史前人类在聚落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几处相对独立的古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以其面积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区域特色之明显,受到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高度关注。当时,在该地发掘了一处烧陶窑址,随之出土有鬲、钵、折肩罐、大口尊、瓮、罐、盆等陶制品。经相关专家认定,它是商代时期的烧陶遗址及陶制品,与仰韶文化齐名。公元前十七世纪时裴介村历史文明身影就屹立在中华大地上。2004年6月10日,裴介遗址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子推故里牌楼

站在裴介遗址古老而人文丰盈的土地上,思念先贤,感佩忠孝,介公瘦削而倔强的身影,就是这片土地上最浩荡的人文。

介公之墓历经历史和岁月的风风雨雨,仍然留存在裴介这块土地上。忠孝有灵,故土深情,让人们在沧桑的历史维度,感知精神的传承和不朽。介子推之墓座落在裴介村南古金水河畔。墓前有石碑两幢,其中一幢是清代古碑,其正文:介氏祖晋洁惠侯之推墓;上款书:皇清 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清明之吉;落款:秦二世时自介休迁葬于此,阖族同立。

介子推墓冢及清代古碑

另一幢是夏县人民政府(当时称夏县人民委员会)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根据山西省文物管理局指示所立的“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 。

介子推之墓,尽阅王朝更替,世事兴衰,至今既承载着介子推故里就在裴介村的考问,也诠释着裴介村名由来的历史缘源。

公元前636年,介子推绵山殉节之后,晋文公命人将那棵伴介子推焚命的残柳“伐以制屐”,放置书案之首,时常睹物思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哀哉,足下!”的悲叹。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宠恤重颁,彰举旌贤之典,称介子推谓君,特敕命在杏花屯兴建介君殿,塑介金身,永祀香火。是年十月初一,适逢介子推诞辰之日,晋文公率群臣在杏花屯介君殿谒拜介子推时,把朝夕相伴的木屐钦置于介君金身像前,意在“陪介”。正欲以此御赐村名,心中思忖:“陪”字左傍有己名之“耳”虽合吾初衷本意,但尚逊旌介之宠。恍悟“陪”之同音“裴”字,乃“非衣”之合字,即涵蕴“足下”即木屐也;用“裴”置换“陪”不仅甚合天意,而且尚可昭示吾对介子推以示永怀之彰,遂御赐杏花屯为“裴介”。这就是裴介村名的由来。

介公魂归故土,忠孝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

介公的忠义存在于春秋锣鼓。据介绍裴介村的锣鼓名叫春秋锣鼓。是以讴歌介子推其人其事为主题而著称的鼓乐,共八大乐章:晋宫为奴、辅君逃亡、割股奉君、文公登基、携母归隐、绵山殉难、谥侯称君、高山仰止。。相传,它是当年晋文公率众臣在介君殿谒拜介子推时随团乐队演奏的曲牌。从那时起,裴介人便得以真传,效仿移植,祖祖辈辈,薪火相传,经常在重大节日及隆重仪式上登场演奏,围观者观而闻之,无不拍手称绝,因而裴介的春秋锣鼓在当地很有名气。

春秋锣鼓的单元方阵由二十五人组成,四个敲鼓的小伙子,个个古代武士装束,身穿将军铠甲服,头戴五彩缨球笠,足登黑白相间紫缨鞋,每人各敲一鼓;每个鼓手左右有两个身着绣衣彩裳的姑娘,双手拍击云板随鼓伴舞;整个单元方阵配有八面大锣,四副大钹,一个九星碟。演奏时,九星碟行令,指挥该方阵依曲牌边敲边舞。看则方阵威严,富丽堂皇,听则律序流畅,仄平欢快,娓婉动听。演奏依律序分仰面鼓、舞步鼓、对面鼓、背面鼓,时聚时分,聚散相益;并兼文武,段节分明。文段音律,优雅轻松,星碟行令,令声清翠醒耳,犹如珠落玉盘,鼓点唱起,锣随鼓鸣,钹声齐应,呼答有序,余音悠扬;武段激烈,鼓声快呼,锣钹紧应,雄壮有力,高亢奋昂。无论文段武段,均是四鼓同声,八锣同音,八钹同律,音律彻明,共鸣同振;时而如高山流水,幽谷鹃鸣,时而似如诉如泣,声咽喉哽,时而如石破天惊,雷震苍穹,时而如海倒江翻,浪卷巨澜,时而如海晏河清,歌舞升平。这个春秋锣鼓虽经唐风汉雨,宋韵元声之浴,但久演不衰,至今实为罕见,可谓民间艺术传世珍宝。

介公存在于节日民俗里。在夏县,这寒食清明两节已融为一体。裴介人们在寒食清明节纪念、追怀、歌颂介子推的同时,借助这一重要节日,郑重地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使寒食清明节充满了生命力。裴介当地的寒食节俗彰显着它独有的地方性特色。其一是时限特色。裴介人历来把清明节之日视为寒食节祭祀已故亲人的最后时限,因而在寒食清明节之前数日,裴介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坟烧纸,祭祀已故亲人。其二是祭品特色。祭祀之日,上坟者还须带上彩色小纸旗、枣蛋、“指望馍”及相关祭品。至坟地后,先整葺坟墓,再将小纸旗插在亡者墓峰;该小纸旗是人们效仿当年晋文公彰树在介子推墓峰上权威旌旗标志的微型简化物。祭品中的“枣蛋”也叫枣团,它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祭奠介子推时的祭品。该枣蛋用面团包馅烧烤做成,工艺讲究,寓意非常深刻:其内馅是几个红枣,喻介子推赤胆忠心;成品为焦黄色蛋圆状面团,睹物疚思计拙绵山之炬,殃及介公浴火命焚;这个含蓄既有衋念的无奈,也有晋文公祈愿介子推早(枣)日诞(蛋)世复生,君臣团圆,兴晋图强的梦想;这是夏县、特别是裴介人对枣蛋的解读。祭品中的“指望馍”,是用白面做成蛇盘兔状的花馍,启迪人们效法先贤介子推奉母孝亲;谕示孝亲则家合,家合则业兴;“蛇盘兔,辈辈富”就是裴介人对这个花馍俗赞的谚语。其三是祭祀特色。祭祀时,祭祀者摆好祭品,上香祭拜,再烧化冥币及纸质祭品。之后,让随同祭祀的童孩持枣蛋在墓体上抛掷滚落数次,这叫给已故的亲人“挠痒”;“挠痒”之后,该枣蛋就犒赏给了“挠痒”者。并把“清明上坟滚枣蛋,将来长大坐高官”的感性启蒙作为对童孩进行孝亲道德教育的良谚。其四是祭祀者的特色。寒食清明节时,裴介当地除上坟者不分性别外,还有当年的新婚媳妇须上坟初始谒拜祖先的良俗。祭祀时,该新媳妇将黑豆芽植栽于祖先墓前。寓意是,告慰祖先我从此在咱家生根、成长、开花、结果,并要恭行孝道,襄夫兴业。其五是轸念先贤的特色。上坟当日,裴介人的食谱主要是凉面之类寒食,以示对先贤介子推当年绵山罹难的永怀。

裴介的丧葬礼俗也有着介公忠孝的影子。比如安葬亡者时该墓冢成形后。亡者之子从墓冢小头(即向方) 跨三大步至墓峰顶,转背身,将墓峰上插竖的扁担背手分三节次拔出,转过其身,再将登墓峰时带的“纸絮”插入扁担遗留的穴孔中,然后肩杠扁担沿上来跨三大步之迹返回地面。其寓意是,要守孝三年,并要担当起家庭的担子。“封冢”之后,亡者孙辈的从孝将手中柳枝孝棍插在墓体上,俗称“插柳”。此习俗一是效仿介子推倚柳护母;二是期盼所插之柳来年发芽生根长大,为祖庇之福荫。“插柳”一俗在夏县普遍存在。

介公存在于古会里。裴介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逢集赶会的日子。这也来源于介子推。话说,介子推的后裔为弘扬其先祖的显贵,便在村里兴建介君殿,并在介子推生日(十月初一),大举祭祀盛典。祭祀初时,晋国王臣,龙车凤辇;天下介氏族人,车水马龙,云集于此,在介君殿前焚香拜祭,乞福求吉。自此之后,每年十月初一日祭祀介子推生日期间,陪介村的人像逢会一样,促使这里的人们为来客提供食宿服务,相应地促进物资交换的形成,这就形成了裴介村每年十月初一古会,从那时起直到今天。另外,和裴介相邻的西浒村每年的清明古会相传也来源于介子推。

介公存在于“公祭盛典”。公元2016年4月2日至4月4日(农历二零一六年三月廿五日至廿七日),裴介村成功地举办了山西省介子推忠孝文化节暨夏县首届介子推公祭大典。此次活动由山西省介子推文化研究会,夏县裴介镇党委、政府,山西省介子推文化研究会夏县分会联合主办。来自山西省内外的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及介氏后裔等1000余人,齐聚夏县裴介村介陵广场,满怀虔诚地参加忠孝文化节开幕仪式和公祭典礼,表达炎黄子孙对介子推的追思。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孟满喜(介休人)撰文首届公祭大典《祭介公文》,普遍代表着人们的心声,全文如下:

公元2016年4月3日,岁在丙申,节届清明,时逢中华忠孝文化先祖介子推殉节2652年,夏县人民,介氏后裔,三晋嘉宾,四海挚友,肃立介公墓前恭祭。词曰:

泱泱华夏,煌煌文明。三皇五帝,始为人文。

夏禹立国,遂造九鼎。华夏统一,万代垂功。

禹王故里,毓秀钟灵。大哉介子,吾氏之宗。

母慈德高,教儿忠心。儿贤品纯,孝母恪恭。

志在邦兴,别母入宫。初入蒲邑,身为微臣。

骊姬之乱,追命申生。重耳出亡,介推随从。

流离颠沛,一十九春。割股啖君,殷殷至忠。

功不言禄,隐迹山林。龙蛇歌鸣,寤之文公。

绵山寻贤,无奈火焚。介公受志,抱母殉身。

文公旌善,封田为禁。号称介山,神州皆颂。

山、县、村、节,铭记一人。四海寒食,九州俗同。

忠孝两全,千秋彪炳。品高九垓,德盖苍穹。

击壤盛世,海晏河清。介公故里,人和政通。

忠孝品德,民族精魂。荫我神州,乃昌乃盛。

天枹击鼓,海钹震霆。河山舞姿,日月霓虹。

龙飙鳞爪,凤翥翼翀。魂兮归来,天下为公。

备礼洁成,伏惟尚飨!

介子推本身就是一座鲜活的丰碑,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底色之一。不同时代的碑刻,为我们诉说着一样的介公,不一样的情怀:

介子推墓碑

时代:清雍正二年三月(1724)

该碑螭龙为首,赑屃为座。碑身呈长方形竖立式,碑首高57厘米,厚19厘米,宽73厘米;碑身高158厘米,宽69厘米,厚15厘米,碑身周边设装饰框,刻简陋卷叶花纹图饰,下部风蚀较重。

“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

夏县人民委员会1963年11月17日立。

碑文:

“晋洁惠侯之推坟墓。介子推,周代晋国大臣,夏县裴介人,因对晋文公行功不受禄,乃隐居绵山介休县。因晋文公觅求不得,焚山而丧命。秦二世时迁葬于此。坟茔现存雍正二年碑刻一幢、墓冢一个。

“1959年9月,已将这个古墓公布在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内。故所在单位必须加以保护,如需在此施工动土或搬动坟前遗物者,必须经过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通过,否则以破坏文物论处。

夏县人民委员会,1963年11月17日立”

2016年立《晋洁惠侯介之推之碑》

碑文全文如下:

洁惠侯者,春秋时晋国名贤、忠臣义士介之推也。

介之推,史籍又称介子推、介子绥、或介推,尊称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公元前六三六年〕。春秋时晋文公侍臣,今山西夏县裴介村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献公时,骊姬作乱,晋公子重耳被迫出亡,介子从其流亡各国凡十九年。饥寒交迫,艰难备尝,有割股啖君之功。及重耳还国即位〔史称晋文公〕,赏从亡者,大者封邑,小者尊爵,唯介子不言禄,禄亦不及。遂偕母隐于绵山。文公悟,求之不得,乃听计举火焚山,欲逼其出。介子终不肯,与母相抱,死于柳下。为哀悼介子,文公遂封绵山为其祭田,改绵山为介山,立庙以祀,以志其过。且晓谕于其忌日举国禁火寒食,以至相沿成俗,谓之寒食〔节〕。因人而立节庆者,由此而始。所谓“端午南楚忆屈原,清明北晋思介子”是也。

《宋会要•礼》:“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封洁惠侯,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二月,赐庙额‘昭德’。”

南朝刘敬叔《异苑》曰:“介子逃逯隐迹,抱树而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乃缘此尔。

民间相传,晋文公二年寒食次日,文公率群臣登山祭奠,见介子所抱老柳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依稀介子模样。遂睹物思人,念及介子“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之政治报负,乃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又,民间习俗,每逢寒食前一日,百姓皆以面粉、枣泥,捏成燕子模样,穿以柳条,插户牖间。以召其灵魂,谓之“之推燕”。事载

宋高承 《事物纪原•舟车帷幄•子推》。

东晋王嘉《拾遗记》另有:“晋文公焚林以求介推,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之推之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烟台’。”后以“焚林”为求取贤士之典故。

嗟乎,介子!割股啖君,功不言禄;弃官奉母,隐不违亲;粪土名利,坚守淡泊。忠以报国,义以舍身,孝以奉母,洁以守志,廉以践行,足为千古贤臣之典范,世人之楷模!故晋文旌表介子为“善人”;庄子赞其曰“至忠”;屈原尤对介子推崇备至,于《楚辞•九章》之七《昔往日》盛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至若历代追怀先贤、咏赞介子之诗句,林林总总,实属可观,最为著名者,当推唐人卢象《寒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裴介,乃介子之故里,有墓在焉。据清雍正二年三月清明介氏阖族仝立之碑记载:“介氏祖晋洁惠侯之推墓”系“秦二世自介休迁葬于此”。但因代远年湮,地甚湫隘,丘冢卑小,且无香烛供献之所,不足以妥神灵而彰祀典矣。村中旧有介子祠堂,建于清咸丰间,正堂当心间门额题有“绵山后嗣”四字。原建有多座牌坊,上书“惠侯故里”、“子推遗风”、“忠臣世家”等字样。惜皆已不存,令人扼腕!

值此国家昌盛、民族复兴之际,适逢文化发展、艺术繁荣之秋,裴介村民与介氏后裔皆发愿以传承介子精神,弘扬忠孝文化为己任,今在夏县县委、县政府,裴介镇党委、镇政府鼎力支持下,择地修茔,立祠树碑,并拟逐步恢复旧制,增设景点,注入文化,融历史人文为一炉,集园林景观为一体,名曰“介园”,以承我民族之文化,传我华夏之美德,建我精神之家园,鉴古励今,树德育才,谐我天人,兴我家国。功在当今,福泽后世,美彰先贤,善荫子孙。其谋至深,其识至远,其功至伟,其德至广,实可喜也!足可称者!

兹当介子之墓迁移功竣, 裴介村委会诸首事者命予作记。予不敏,何以堪此重任?奈盛情难却,固辞不获,故不揣谫陋,援笔而为之记。

赞曰:耿耿介子,忠臣义士。千秋寒食,四海共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道德精神,永昭后世。

文物博物研究馆员

邑后学 杨明珠 撰文

河东博物馆 馆长)

裴介村全体村民及介氏后裔 敬立

公元二○一六年岁次丙申清明谷旦

2016年立《晋洁惠侯介之推之碑》(正面)

2016年立《晋洁惠侯介之推之碑》(背面)

《介子推墓志铭

裴介村委会暨介氏合族2015年立,碑文如下:

吾介氏祖(讳 )推,世人尊称介子推。生于公元前六百七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卒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三月初五日。周代晋国贤臣,夏县裴介村人。

公元前六百五十五年,晋国风云嬗变,吾祖子推舍命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避祸出逃,流离诸国,历时一十九年。奔波期间,饱经艰辛,危难时刻,割股奉君,重耳命得重生。

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晋国光复,重耳登基,君号文公,家国方定,然吾祖子推,功禄不及,身退隐居,奉母孝亲;志仁不平,龙蛇诗迪,文公省悟,觅恩未果,急施疏计,火焚绵山,殃及吾祖,抱母命殉,文公椎心,朝野悲恸,举国轸祭,四海火禁,寒食命节,缘始于此,华夏盛行。

秦二世时,吾族先辈,远涉介休,奉迁故祖,葬于裴介村南郊金水河畔,丑山未向,冢貌详安,璀璨俨然,大宋神宗,仰钦彰谥,洁惠侯封;迨至大清雍正二年,介氏合族敇石树碑,岁祀香火以示永怀。

公元二零一五年,欣逢中华,昌运开泰,各级政要,顺应天时,欲鼎力弘扬吾祖忠勋孝魁,怎奈祖茔,环境有碍,故恭请鸿哲,新择茔址,谨卜吉日,瘗土安葬,封丘于此。爰敬撰字文为铭,以诠明祖茔度迁之缘。

谨此

裴介村委会暨介氏合族

峕 公元二零一五年岁次乙未十二月十九日

近年来新塑的介子推塑像耸立在故土的大地上,介公神采凝重,忠义高古,一份情怀,一份刚毅,几多热忱,真是“四海同寒食,千秋共清明”,我们在介公故里裴介村寻找介子推的影子,感受这方土地的温度,在精神家园,默默诉说着,敬悼着……

作者简介:胡春良,男,1970年生,山西夏县人,铸造工程师,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夏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夏县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千余篇。诗文入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等多种选本。

作者简介:▼

胡春良,1970年生,山西夏县人,铸造工程师,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夏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夏县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千余篇。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Hash:7bc1956e4708261156aa44fcdf65a468b73becac

声明:此文由 地名古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