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人记忆中的这所公园,永远那么美丽!

作家阿来在《草木的理想国》中有几句话:“人们常说,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作依凭。城市最大的记忆承载体当然是一个城市的建筑……那么,一个城市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一代人相伴,却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

- 1 -

如果在慈溪找一个既有植物又有建筑更能承载记忆的地方,我想只有一个唯一答案,那就是峙山公园。一个城市会有很多地标,慈溪也不例外。我们触摸鸣鹤古镇的黛瓦也能感受天元家具的古意,静听五磊禅寺的钟鸣掩盖不了上林坊的喧嚣,在明月湖畔的波光里倒映着高耸的会展中心,但这一切都不够厚重,总感觉缺少些代表慈溪发展历程中能让我们脱口而出的冲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慈溪撤县建市三十年,都只是弹指一挥间。我从刚出生到现在不惑之年,亲身耳闻目睹了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开拓进取中发展,在艰苦创业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大到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小到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这些变化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一个杭州湾畔的年轻城市在三十年发展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光影繁华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加快了行进的步伐,记忆与思考都在不停地建造梦想的新地标,而我们驻足的时候,会发现只有城南高耸的峙山公园静静地翻阅了我们三十年的辰光。

- 2 -

峙山公园与慈溪市几乎同龄,建市楼的拱门作为地标有足够多的记忆在里面穿梭流淌。

在慈溪这座小城里有句话可以说,“如果你没来过峙山公园,你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不管生活在慈溪城区还是远在东西南北的小镇里,峙山公园是儿时的游乐场读书时的春秋游,谈个恋爱又会来这里秀一秀,有了孩子又开始自己儿时的轮回,年纪老了依然来这里登高走一走。

还记得峙山公园刚开园时候,十岁的我跟在几个年长的哥哥姐姐身后去游玩,这是慈溪城市最早的大型开放式公园,当时和现在一样不收门票,在人山人海围住的退役战斗机前留个影,数着数不清的阶梯爬上建市楼,站在城墙上眺望浒山城区,到里面的小卖部吃上一根雪糕这是孩子莫大的幸福。记忆中的峙山公园没有现在这么大,鲤子湖也没有挖好,后来好像有段时间公园引进过动物,也曾有一段时间收过门票。

上学时学校组织我们瞻仰公园西侧的烈士纪念碑,工作后带着学生步行来瞻仰参观过纪念碑。自己读书时学校组织春游来峙山公园,有了孩子后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公园春游。一样的地点,一样的场景,十年又十年地轮回,只感觉书页才刚刚翻篇。

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公园也变得越来越大。峙山公园从来没有缺少熙熙攘攘这个词,孩子依旧在,年轻人依旧在,老年人也依然还在。公园的登山游客多了;健身步道更长了;观景平台能看得更远了。同时慈溪马路上的汽车也多了,高楼大厦更密了;城市发展速度也更快了。

我能说谁没有看过峙山公园的战斗机,谁没有爬过石头乌龟,谁没有在山上池塘里抓过蝌蚪,没有这些总会觉得童年缺少了什么。也许我老了一样也会在建市楼前的广场打太极,一样在清晨徒步到观景平台,更可能带着孙儿辈重游历史的记忆。

- 3 -

冬天,石柱边上的梅花开了,唤醒了旁边沉睡中的玉兰,鲤子湖上游船的涟漪变成了垂柳梳洗的发圈。

春天,竹笋顶着脑袋钻出土壤,打翻了池塘墨点一片,海棠飘落花瓣点点,给睡莲多了几分装扮。

秋天,枫香最先换上新装,黄绿色调惹急了银杏的脸蛋,黄鹂与山雀争鸣着,都为初雪的到来忙碌打点。

站在峙山公园的四季,我们看到慈溪的发展,也看到慈溪的美丽。如今登上山顶,白天尽览城市车水马龙与高楼林立,晚上眺望万家灯火与霓虹绚丽。

峙山公园的春夏秋冬

浓缩了一个故事

这是慈溪撤县设市30年里最美丽的篇章

老百姓物质文化生活

从无到有,从梦想到现实

我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印记

峙山公园也是一个地标

也都标记和你有关的故事

当我们年华老去

总会记得在峙山公园的欢乐时光

那是一段长长的陪伴

也承载一座城市最深厚的记忆

图文|慈溪阿喆

责任编辑|太阳老师

来源:慈溪发布

- END -

Hash:d043832c01411f90e2c6d1b6c19d784fa95e1f8e

声明:此文由 教育那点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