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到底是件什么样的兵器?

空城计退敌,不可想象之举

诸葛亮中国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人物,鲁迅先生就评价诸葛亮“孔明之智近乎妖”。其实,在历史的记载中,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甚至还是一个发明家,不管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作为正史的《三国志》,里面都记载了诸葛亮在北伐途中发明了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有效地支援了蜀国的北伐。

在诸葛丞相的诸多发明中,对于诸葛连弩这样的兵器描述古今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那么,诸葛连弩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的威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先来看下《三国志》中的记载,史书里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然后又引用了《魏氏春秋》的记载,说诸葛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影视中的木牛流马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可以有以下几点推断:一是诸葛亮将一种叫连弩的兵器的构造做了改进,而并非发明,进行了“损益”后的连弩,正式的名字叫做元戎弩,第二就是诸葛亮将连弩使用的弩箭做了改进,弩身改成了铁,长度变得有八寸(接近两米)那么长,第三就是这个连弩一次性能发射十支弩箭。

其实真正的诸葛连弩要比这个大得多,弩箭也不一样

既然在诸葛亮的时代之前,就已经有了弩这种兵器,那么它是什么样的呢?根据东汉刘熙在《释名·释兵》中的记载:“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刘熙的书中对弩的形状和使用方式有了很详尽的描述,其形状大致上和我们现在想象并还原出来的弩的形状差不多。

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在西汉时弩就存在了。西汉的弩已经用石作为弩的威力的计量单位,其中射程最远的叫黄肩弩。根据《史记》记载,飞将军李广曾经用黄肩弩射杀了好几个匈奴的裨将,击退了敌人。如果参考匈奴人使用的骑射弓的射程一般为200米左右的话,那么李广当时使用的大黄弩的射程至少应该是超过了200米,而且精度高,否则也不会一连杀了数人。(实际上李广的臂力奇大,按照推算,他使用黄肩弩的射程有400米以上)。

飞将军李广

回头再来分析下诸葛连弩,我们首先的判断是:诸葛亮将弩的尺寸进行了扩大。因为“元戎”这是一个专用词,在《诗经》中,元戎的意思就是大。因为参、照西汉就已经纯在的黄肩弩来看,用来直接射杀敌方人员的弩的改进点已经不大了(如果是单纯地增加射程的改进,那单个士兵就不易携带了)。因此诸葛亮改进后的这种元戎弩因为比较大,很可能是多人携带,用来进行攻城使用的。

由此,第二个推断也可以解释了,诸葛亮将弩箭改成铁制,并延长到两米长,这肯定不是用来解决单个敌人的,而是因为他北伐有攻城的任务,因此需要加固箭身,因此改成铁制,如此才有更大的破坏性。

第三个改进点,到现在一直有两种说法,就是“一弩十矢俱发”是说可以一次性将十支弩箭全部发射出去呢还是一次装填十支弩箭,然后依次发射十次呢?

我想应该是后面一种。因为诸葛亮改进后的弩箭长度已经有两米了,如果同时发射十支出去,那对弩的大小和弩弦的要求就要求很高了,操作的人员、弩箭的瞄准、这么多箭射出去后还要保证不偏离,难度实在太大了?

即使勉强安装上了,还要考虑周边其他连弩的配合。假使万弩齐发,前后左右同时射出去的弩箭自身都会互相形成干扰。因此据此推断,诸葛亮应该是采用了现代枪械弹匣的设计原理,连弩本身会有一个箭匣,然后通过特殊装置将弩箭一支接一支地压到箭匣中。每射出去一支后,士兵不必重新装填,只需将弩弦拉回到满弩的状态,再发射即可。

分析到这里,有人可能又要多问一句:那么诸葛亮当时改进这些兵器的目的何在?他当时乃一国的丞相,日理万机,怎么还会有功夫去搞这些发明创造?这当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异想天开,我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当时蜀国的兵力和国力所决定的,当时的形势迫使诸葛亮不得不去想办法改进。

根据后世推断,三国时期各国真正的兵力,魏国有约50万,吴国有约20多万,蜀国其实人口和疆域最小,兵力估计只有约10万。再考虑到蜀国还要分兵把手各个关隘,防备吴国以及南部西北方向的少数民族,其实真正能动用北伐的兵力估计也不过五六万,根本不像小说描述一次北伐就是十万二十万的。

蜀国的实力是最弱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人海战术去攻城拔寨肯定是不现实的。因此使用最小的代价来达到最大的战果,便是诸葛亮进行发明创造的本质原因。因为蜀国兵少,所以促使诸葛亮去发明了一次可以装填多支弩箭的攻城连弩,从而节省人力和以及增大对敌的毁伤效果。此外,三国时期大部分城池和关隘都是用黄土构筑而成,两米长的铁箭真是再为合适不过的破城利器了。

Hash:5ae7c1247bcf9c920fe0d4dc0b34df6eff0f3172

声明:此文由 七宝杂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