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家,居然塞进了一部电梯,这个暖男设计师,终于成功挑战了魔都史上最难改造的蜗居房

设计,

是以真心换真心的魔法。

它给人以希望,

更给人以尊严。

Running with Scissors

“你在画什么?”王平仲拿起7岁的周俊宇的涂鸦。

“这是我自己的房间,这里有张写作业的桌子,然后这里有张我自己的床。”小家伙耐心做着说明,时不时用眼睛瞟瞟眼前的这个讲话软软糯糯的叔叔。

“哦,想有个自己的房间......”

王平仲不知道怎么接话,手上明明只有一张纸却沉甸甸。

开始吧(微信号:kaishizhongchou)

所谓梦想,一定是现实中没有的。周俊宇的家,比他的梦想还要简陋。

小家伙是上海人,住在四川北路一条弄堂的尽头,两栋房子的夹角间。一家三代五口人,就挤在这座三层楼不到30㎡的百年老房子里。夹缝求生,说的就是周俊宇的家。

而改变他们的生活,就是王平仲此行的目的。

4期公益类改造节目,

让王平仲这个年轻的设计师

中国火了起来。

有人说喜欢他温柔的台湾腔,

有人说他颜值高,

更多人说,“这个设计师,真有良心”。

王平仲出生于台北东海大学毕业后,又赴伦敦大学进修建筑。精通3国语言,进过足球队,当过小号手,大概是少年时候太过文艺,稍大一点便决定将这一辈子托身实用技术,遂入建筑这一行。

2014年4月,王平仲第一次接到《梦想改造家》的这个改造项目。

知道情况会很糟糕,实地拜访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一楼是卫生间,门前有个漏水的天井,二楼是厨房和爸爸妈妈的房间,三楼是爷爷奶奶的房间。

3层楼加起来,才不到30㎡。

周家房子的分区图,周渊就是周俊宇的爸爸

家里上上下下所依赖的楼梯,对于爸爸周渊来说,就像是黑暗的牢笼。

因为身患遗传性血友病,骨头都烂坏了,腿痛得没办法落地。他不能随意走动,自家的三楼一年只去一次,就是每年看春晚的时候。

每次上厕所,必须坐在地上,一手抓住栏杆,一手撑在地上,一阶一阶,从楼梯上慢慢滑下来,下一趟楼梯,至少要花3分钟。

周俊宇没有自己的床:

如果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

那爸爸就只能睡在地上,

但爸爸是病人,睡地上会脚痛。

可如果要和爷爷奶奶一起睡,

爷爷就只好蜷着,

睡在柜子里,腿都打不直。

爷爷睡觉的柜子

做作业也是这样,奶奶说要吃饭了,就把趴在小餐桌上做作业的俊宇赶走。俊宇没办法,就跑到二楼爸爸妈妈的房间,让电脑桌前的爸爸挪挪。

那夹缝中的二楼,几乎没有光。在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周渊过了四十年。然而随着俊宇一天天长大,这样的环境,已经越来越窘迫了......

裸露的电线、不隔音的墙、过饱和的环境,在王平仲的眼里,这个房子最多还能撑5年。

正想着该怎么改变,本就局促的屋子里突然出现了另一个人。

原来这栋本来就不大的房子,还藏了个2.5楼,住着另外一户人家,周渊的叔叔。

两家人从同一个大门进入,一楼的空间里除了卫生间是自家的,其他都是叔叔家的;二楼的楼梯,更是他们回家的必经之路。

这样看来,

周俊宇的家其实夹在两幢房子的中间,

两面墙都是邻居亲戚的,

只有正面的墙是自己的,

而且还是临时搭建的。

想要改造,必须征得亲戚的同意,而两家人因为某些原因,一直势如水火,存在很大分歧。王平仲不得不暂时放弃。

这一拖,就是一年。

一年里,就连节目组都想放弃了,王平仲却四处拜访,从居委会,到人家家里,从电话沟通,到当面陈述方案,见惯了无礼的指责和刁难。

这一切,他都承受了下来。

王平仲受到了很多无礼指责

王平仲知道,对于周俊宇一家来说,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下一次改造屋子的机会就不知道在哪里。即使再难,他也要帮助周家改造房子。

2015年5月,各方面沟通完毕,终于可以开始着手周家的改造工程。但更严峻的挑战,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为了给周家人量身设计,

王平仲专门跑到了医院。

医生建议,血友病人最好不要看到红色,

而且要减少上下楼梯。

他一边点头,

一边皱眉思考这么狭小的空间,

塞下一部电梯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解决老房子排水的问题,

工人们在三楼搭了个天沟。

可是邻居阿婆不乐意了,

天天坐在屋顶上“监工”,

还往工人们身上砸砖头。

为了能让2户人家有独立的门户,

楼梯的结构、房间的结构,

全部要重新规划。

左边是周渊一家,右边是住在2.5层的叔叔一家

为了避免因墙面不垂直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在2014年测量数据的基础上,

2015年又进行了复测,

但误差还是出现了。

所有设计稿,全部推翻重来。

红线是实际房型,黑线是测量房型

72天,

熬过漫长的梅雨季,

整整16稿设计图,

周俊宇的家,终于改造完了。

第一眼看到自己的新家,

一家人简直不敢相信,

这是自己的家?

这个曾经夹缝里至暗的角落,

现在却仿佛巷弄里的灯塔

通透的玻璃一贯到底,

在角落里闪闪发光,

即使没有太阳,屋子里也不再阴暗。

两个大门,两个楼梯,

两户人家,终于可以独立生活。

可是大门上的“周”字,

时刻提醒着,两家还是一家人。

推门而入,

贴心加装的电梯,

让周渊今后的生活再也不用爬楼梯。

图片来自王平仲微博

楼梯下的厨房,

充分利用了楼梯下的空间,

甚至为了防止磕头,

楼梯边缘用麻绳裹住。

上到二楼,

这么雅致的餐厅,

别说5个人了,再来几个客人也不怕。

该睡觉了,桌子一收,

就是爷爷奶奶的卧室。

新的二楼空间,将升降桌放下,就可以当卧室了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

卧室边,也该有个卫生间。

哇,还是干湿分离的。

爷爷喜欢“动手”,

有着一箱的木工工具。

设计师量身打造了把椅子,

里面有很多的储物格,

打开折起来都超方便,

还能轻松地拖着走。

专门给爷爷设计的椅子

最最让周俊宇激动的,

还是三楼。

周俊宇画的“梦想中的家”,

用木板刻了下来,挂在墙上;

“周俊宇的房间”,也被上了色。

木板刻“周俊宇的家”

上了色的“周俊宇的房间”

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小书桌,

再也不用跟要烧菜的奶奶抢桌子。

小椅子拖出来,

里面就能放很多的书。

周俊宇的小椅子

等等!

小家伙最担心的“睡在哪里”,

该怎么解决?

别急呀,书桌轻轻往下一拉,

就成了一张小床,

再也不用跟大人挤在一起睡了。

和俊宇的书桌隔了一堵墙,

就是周渊的床,

靠着窗。

周渊的房间

周渊的书房

就在天窗底下,

周渊的书房

虽然行动还是不方便,

他却终于可以摆脱沉重的压抑,

坐在摇椅上,晃呀晃的,沐浴阳光。

三楼当然少不了卫生间,

给周渊用的,

还贴心加上了扶手。

王平仲嘴上不提,但心里装着事。

他擅自做主设计了一盏灯,

那里透着邻居亲戚家的光。

而邻居那里,

也能看到这边的人有没有归家。

乍一看,这个房子大变样,

可是它还是那个熟悉的家。

青石砖被保留了下来,

还是1911年时候的样子,

记录着上海石库门的温柔岁月;

房间中这一盏灯,

是用原本的老木地板打造的。

暖暖的,是对新生活的希望,

也是老房子留下的纪念。

曾经的局促与窘迫,

都留在了照片里。

那些难堪的岁月,

王平仲用镜框把它们框起来,

好的或者坏的,

回过头去都变得温润。

时光流转,

嵌入了地板。

门外是1911,房子诞生的日子;

门内是2015,房子重生的日子。

门外的青砖

门内的青砖

“奶奶,你到底是笑还是在哭啊?”

从来都没想到,居然还能看到这样一天,

儿子再也不用坐在地上下楼,

老伴再也不用钻进柜子里睡觉。

几十年的辛酸,此刻的幸福,

泪水和道谢,都说不完。

这一年多的时间,王平仲有时候会开玩笑似得抱怨,“我能不能退出啊”,满脸的无奈。

抱怨完,转头又继续去画稿子,去和邻居阿婆沟通,去鼓励身边的同事“大家加油~下辈子我们转行~”。

设计大概是以真心换真心的魔法吧?整体的设计固然动人,但更让人难忘的是谁也没有提要求,王平仲却私自安排的两个细节:两家大门口的那个“周”字,以及可以看见隔壁有没有人的灯——他居然在期待凭借自己的设计,来解决亲戚邻里矛盾唉!

就是故意的,要放一张王设计师年轻时候的照片!

类似这样公益性质的设计,其实王平仲不是第一次参加。

他曾经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

“这不是一个商业项目,只管漂亮就好了;也不是一份合约,把条约上的条条框框执行好就可以了。它没有任何的规定或者设限,当你手上的权利可以大到这种程度,才是最有挑战性的时候。它是纯公益,你没有收设计费,而你只是希望通过作品帮助和告诉别人,其实你可以过得更好。这句话的份量是很大的。”

如今,这个弄堂里的灯塔,

从底端,散发出光辉。

或许这就是设计,

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生活;

更重要的是,它照亮了一家人的梦。

图片部分来自 王平仲微博

动图来自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

Hash:17e1480b5d3ad4bad2be6f3792a7a060af1480af

声明:此文由 创意民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