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余次发掘,此处承载着邓州6千年文明史

八里岗遗址位于邓州东郊的湍河南岸。 此地因距离县城八里,且处在一带高岗之上,所以称为八里岗。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该古村落遗址,直到九十年代才引起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南阳文物研究所从1991年开始至2001年,对此处进行了十余次发掘,终于研究清楚了该遗址的分布范围和文化内涵。

八里岗遗址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面积近九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到5米,距今约4000年至6800年。 其中,1994年,八里岗遗址被评为当年的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岗遗址的地位为何如此之高?

主要是出土了两排保存基本完好的套房遗址。为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此前,只发现了陕西临潼的半坡原始聚落一处。

你看有多牛,六千年前的古人已经住上了套房,相当于现在的单元房,一座套房由多间相连的单间组成,并初次发现了推拉门。出土的一百多座套房相连形成了两排面南,东西走向的古代聚落。

房子倒塌后,后人就在原来的房基上继续夯土筑墙,这样一层层叠加,才在湍河岸边形成了一个高岗。

经考古学家研究,下面的土层为仰韶文化中晚期,往上依次是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龙山文化。 年代从六千多年至四千年前。时间跨度之长,国内罕见。

另外, 还发掘了二百多座墓葬,包括几千年前的单人和多人墓葬。

我到了八里岗村后,徒步走到湍河岸边,站在岸上,可以远眺市区林立的高楼。回到村口,遇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我向他询问遗址被发现的经过?

老人说,他小的时候,遗址上的土层与它旁边的两层楼一样高。民国时发大水,邓州市城墙上都挂了很多水草,这八里岗依然没有一点水,人们都到此躲避洪灾。后来,人们建房时,都来这里取土,现在已低了很多。因为用这里的土筑墙,干了之后,是白色的,很坚固。

取土的时候,村民们发现了大量的石器,石斧,石刀,石铲,还有成堆的内壳,鹿角,还有成坑的草木灰。老人思路很清晰,还补充解释到,古人吃完鹿后,把鹿角仍在一旁。这鹿角可用来熬汤,哺乳期的妇女喝了可以下奶,十里八村的人家经常到这里找鹿角。

以前人们犁地,经常还会发现一些烧成红色的土块,老人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古人筑完墙后,用火来把土烧干。我倒认为,此处可能是氏族首领的住处,用烧红的土块来修建门前的道路

老人还讲了先民们的丧葬风俗,先用天葬的方式处理,然后再安葬尸骨。小孩的尸骨放在瓦罐中,大人的尸骨拾起来叠放在一起集中安葬。

的确,邓州市八里岗遗址对研究史前人类的生活状况,习俗具有独特的价值。也再一次表明邓州为一方宝地,它河流众多,土地肥沃,空气湿润,适宜居住。

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有侵权,联系我们。

欢迎原创投稿、推荐稿件、商业合作等。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我们处 理,感谢!

▍编辑:邓州之窗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更多邓州资讯!

Hash:40271af1113c76262a037eefa50703b99a36b111

声明:此文由 城市专辑ABC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