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城市的前世今生 | 天下英雄城,在90年前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被命名

南昌红色城市宣传小片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穿梭在南昌的繁华与落寞间,认真审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印记,潜心欣赏被时间洗礼过的遗憾与变迁。

90年前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也奠定了南昌红色城市的命运和基调;90年后,南昌已然风景秀丽,江河纵横,但悠久的文化,千年的建筑,无一不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过往和曾经。是的,人们对南昌的记忆不曾抹去,它一直都是代代后辈心中的革命英雄城市,也一直都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和革命遗址,就算一个世纪过去,就算一切都在日益更新。

斗转星移“八一系”

“八一”血脉在南昌城的一路发展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八一大道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堪称“新中国第一宽”。当时有些人认为着实没有必要,但当时的省长邵式平力排众议:“现在你们觉得太宽,不错。但随着建设事业发展,交通车辆、人流必将大增。那时八一大道可能还嫌窄呢。”如今50多年过去了,这条大道依然适用,甚至对南昌乃至江西的交通和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南昌的窗口,八一广场就地处八一大道的核心地段。从政治集会的主要场所到商业展销的兵家必争之地,再到现在的百姓休闲乐园,八一广场也承载着或一个时代、或一个城市、或一个人的记忆。

现在虽然是江西省和南昌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弘扬“八一”精神、继续革命传统和英雄主义教育,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管岁月如何流逝,八一广场也都将给你些许温暖与感慨,将一直会是南昌这座英雄城的标记和南昌人心中的精神寄托。

赣江之水汹涌澎湃的在八一大桥脚下穿梭而过,它跨越赣江,用桥身连起南昌的两端。桥的两端,连接着不同的风景。1934年,八一大桥以蒋介石的名命名,但在后面的日军侵华战争中,大桥分别被中国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先后炸毁,以阻挡人民解放军过江追击,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强渡长江,南昌解放后,仅仅用了九天的时间重建中正桥,为了纪念“八一”起义,江西省政府决定将中正桥改名为“八一桥”。

时代变迁火车站 火车站始终见证着南昌市的往今发展

始建于1935年的南昌火车站,1959年、1997年先后新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的站房。绿皮火车隆隆作响、冒着白烟的年代,火车站前熙来攘往,随处可见的是骑着自行车,穿着朴素的人们,以及存在于无数人童年回忆里的——卖着老式冰棒和小吃的小车。

经过几次改造工程,现在的火车站,建筑面积与站台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越发完善和先进,出行的人们更是熙熙攘攘。但这个地方却从此告别了自行车,再也不见了卖冰棒的老人家。

绿皮火车陪伴着太多的人从青葱至而立到如今的花甲和古稀,车站大厅也见证了一幕幕的再见又再见,那些属于火车站前世的故事也许已经模糊不清,但正在进行时的今生故事正在渐入佳境。

几十年的时间里,人在长大和老去,但火车站承载的憧憬与情怀从未改变;火车正在演绎落幕和翻新,但温情从未删减。

革命遗址遍地花 过去的历史时刻铭记,未来的发展刻不容缓

中山路中段380号八一起义纪念馆里你可以重温近代革命历史。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一座灰色五层大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枪也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这座大楼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于1924年,共96个房间。现在是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的旧址,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已辟为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文物以及参加南昌起义的老同志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

建于1915年的新四军军部旧址里有你喜欢和想了解的中国军队的历史和文化。这里原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从汉口迁驻于此,完成了组建新四军的艰巨任务,并踏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陈毅、粟裕还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召开了华野前委会议,指挥各部队开赴皖南集结处,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活动,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输送大批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使沉寂的南昌变成了南方延安。其中的历史价值重大,已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辈的光荣牺牲而换来的。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内陈列着近25万名烈士的英勇事迹,整个陈列按照革命历史顺序,并大量运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场景再现了当年革命先烈的生活、战斗情况。纪念堂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为一体,是反映江西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同时也是青少年接受良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城市和国家的方向,必然需要伟人的指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广场西侧,建筑正面是四个灯塔,正中柱廊上方嵌有七块石质浮雕,集中反映中国革命七个重要的里程碑,所有外墙均采用江西景德镇特制的米黄色亚光釉面砖装饰,使整个建筑显得雄伟、庄重、典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风格,是六七十年代八一广场最具时代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时全省最具影响、规模最大的展览场所和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南昌也同时精心打造了"小平小道"这棵红色教育明珠。为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也让世人更好地学习邓小平同志崇高的思想理论和高尚品德。

城市的发展是不忘历史,更要创造未来。南昌的军事主题乐园是全国一流的高科技军事文化产业综合体,整体设置军事装备展示中心,经典战例演示中心,军事文化培训中心,装备模拟体验中心,军事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等。南昌军事主题乐园建成后,不仅打响了全国新型国防教育第一枪,同时在加强现代国防教育、促进军民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色基因串古今 丰富的革命遗址是南昌历史文化的经典符号

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近年来,南昌红色旅游与江西红色旅游的热潮兴起相呼应,并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南昌市除了全方位推开红色旅游宣传,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和红色场馆优势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例如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入学校、国防教育入学校、红色文化入社区等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地丰富着南昌市民文化的红色特质和内涵。也先后建立了革命文物安全责任制、基层文保员制度,并加强了对维修工程质量管理等,来推动红色旅游的保护和发展。

此外,南昌市还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加强重点研究、旧址维修和陈列布展等举措来挖掘和弘扬红色历史。同时,抢救、保护和运用新四军军部南昌旧址群,全面再现旧址真实面貌,使之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红色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一座老建筑,可能把岁月淹没在它让人回想的模样里。对于安静过去的美好感受,是回忆带来的,而现在的便捷生活,是当下的努力造就的。现代化的崭新城市面貌,回味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就好像绳金塔亮白的外墙和陈木架构,不同的建造时间,却传达同样的味道。

四十年来斗转星移,不见了慷慨激烈的那段战火岁月,不见了人牛同行的泥泞石板路,不见了绿皮火车带走的一代人的欢声笑语,抬眼间已是高铁疾驰于大地,飞机穿梭于云间。

南昌的过去,是艰苦时期的八一精神。南昌的今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忘初心。

记者:张欣

责编:李扬

Hash:d393dd8d9cd17a198779bdb175910f0ab7ad3920

声明:此文由 文旅中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