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最具科学性和艺术感的中国古建筑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历史研究所。

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发展璀璨夺目,从寻常百姓家到王公府邸,建筑艺术发展到了极致。其中的推动者就是隐藏在中国各地的民间工匠,正是他们的智慧和技艺传承让中国的古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客家民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建筑。

旅行途中各地独具风格的古代建筑和古老民居是最吸引我的,广东梅州河源江西赣州等地区最常见的就是围屋,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或独家小院,或豪华大宅,坐落在田间、山川客家人讲究风水伦理,因此选择住宅的位置极为严谨,要背山面水,坐北朝南。

广东梅州,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全球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之一。这里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客家围屋,方形、圆形的围龙屋、排屋是客家民居的特色,整座大屋可以居住家族全部人口,每个小家又有独立的房屋和天井等配套设施,建筑规模根据人口增长可持续扩大。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梅州地区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而当地的特产也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包括炮弹芋头、梅州金柚梅菜干盐焗鸡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

客家人无论到哪里都保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注重宗族观念,传承家风,一个家族习惯聚族而居,因此在梅州见到的比较有历史的民居规模都比较大,一座大院落里面又分独立的几座小院落,可以互不干扰,又是一个宗族。

南华又庐,位于梅州市郊山水田园间的一座大宅,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由著名侨胞潘祥初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从外边看是一座整屋,里面又有屋中屋,又称“十厅九井”。

南华又庐占地一万平方米,有房屋一百一十八间,分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上堂后面还有枕屋一排,厨房两座,屋后有果园,右边有花园,建有莲池、石山,这才是真正的豪宅

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客家民居在建筑用材和选位以及大门的朝向都很有讲究,每家宅前挖塘蓄水,据风水解释为“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开挖水塘也有讲究,江河近绕处不能挖塘,水塘不能上小下大,不能小塘连串如锁链状,也不能开方形塘,池塘离住宅要有3至5米以上。

这座豪宅位于广西贺州,是一户江姓人家的大宅,建于清代,已经两百多年历史了,白墙灰瓦,前圆后方,是典型的客家围屋。深藏客家传统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风水和哲学思想。背山而建,以正堂为基准,两侧房屋互相对称,有横有纵,屋前的半圆形院子最具客家特色。

江氏祖先是南宋时从河南南迁的客家人,到了清代乾隆时由广东五华迁至广西贺县莲塘,就是现在的贺州,由于族人数量增多建造围屋,聚族而居。江氏第三代后人江海清,起初靠经商成功致富,后来又在云南等地为官多年,人称云南“江百万”,发达后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江氏祖屋,使得这座围屋的规模达到鼎盛。

大门偏左斜开,吸纳来自“青龙门”的贵气,护佑子孙后代“富贵安康”,名叫淮阳第、淮阳堂,也叫江氏祖屋。客家人的房屋都有门第、堂号,堂号名称一般取自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始祖或者名人自创。淮阳就是指江氏祖先的祖籍地,即河南淮阳,因此大宅称为“淮阳第”。

江氏祖屋建于清乾隆末年,占地三十多亩,整座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围墙高三米,院内布局呈四横六纵,有厅堂九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一百三十二间,回廊相通,错落有致,富丽堂皇,正堂地势前低后高,寓意“步步高升”。土坯加木条夯筑的墙壁历经几百年仍然坚固,屋内设施齐全,生活必须可自给自足,处处显现着古人的智慧。

整座围屋最豪华的就属正堂的四进式大厅,门窗都是精美的木雕,高大阔气,雕梁画栋,梁柱雕龙画凤,天井规整大气,石雕技艺精湛,屏风精美考究,富丽堂皇,将中式古建筑的精华一一展现。描金木雕门窗彰显贵气,虽历经沧桑,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奢华。

中原万里迢迢南迁的客家先民对“风水论”情有独钟,成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某深刻的历史根源。那么,你了解客家人吗?对客家建筑、客家文化、客家美食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旅游爱好者,非常时期,响应号召不出门,宅在家里看世界。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Hash:523ac570b1e37f398d7789dfd97e074ae1a8dd9a

声明:此文由 行者老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