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外婆家传奇——向家与杨家、毛家的百年情缘

向钧烈士故居全貌。

刘思齐(前排)到向家砖屋探亲时和亲友合影。(照片由向弟良提供)

毛新宇(右四)和妻子刘滨(左四)及儿女在砖屋和向家亲人合影。(照片由向弟良提供)

向弟良指着书桌上这个雕花木盒和镜子说:“这是杨开慧烈士英勇就义前用过的化妆盒和化妆镜。”

红网时刻8月6日讯湖南平江县有一个世人称道的“外婆村”——望湖村向家砖屋。这里既是湖南早期共产党员向钧烈士的故居,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烈士的外婆家、她父亲杨昌济的外婆家,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此有过幸福的童年时光。这里还是台湾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李元簇的外婆家。近日,记者来到望湖村向钧烈士故居采访,听向家后代和当地村民讲述杨开慧烈士外婆家的传奇故事,了解向家、杨家与毛家的百年情缘。

“砖屋”兴盛密码

望湖村位于平江县向家镇东部,与长沙、平江、汨罗三县市交界,距离杨开慧故居十来华里。在青峰翠岭下,有一坐古老的四合院——向家砖屋,是乾隆六十年进士、岳麓书院主教向曾贤1782年买地所建,用作居家兼教学,取名“福来庄”,因全部用烟砖所盖,故称“砖屋”。砖屋历经沧桑岁月,还剩下48间,2011年修缮后改名为向钧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向家砖屋为普通的二层砖木结构,青砖黛瓦,屋梁门窗也无雕梁画栋、飞檐走兽。但就是这样一个外表看似平凡的古民居,却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标。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向钧烈士纪念馆馆长、向钧堂侄向弟良告诉记者,向曾贤的孙子向寿吾饱读诗书,却终身不入官场,悉心在家乡开馆授徒,开启民智,以教育济世、培育人才为乐。当地群众一致称赞向家优秀家风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教育,靠耕读传家。二是男女平等,女子有教育的权利,女子也是传后人。三是大情大义,扶危济困。

“向家与杨家都是书香门第,互相仰慕。”向弟良说。向寿吾的妹妹向文媛嫁给了板仓杨万田的长子杨书樵。杨书樵的儿子杨昌济又娶了向寿吾的二女儿向振熙。在向家杨家两次联姻之后,向家的外孙女杨开慧后来又嫁给了杨昌济的学生毛泽东。这种诗书为媒的现象,在一个大家族血脉中不断出现,极为罕见。

“在男女平等方面,向家也是首开先河。人们称道向家发外家,秘密也在这里。”向弟良说。向家开设的私塾馆,男女都可入学。向寿吾的亲妹妹向文媛就在私塾念了很多书。他女儿向振恺、向振熙,不但在私塾里上过学,还读了职校毕业。向寿吾儿子向明卿与妻子严嘉只有一个女儿,有人劝向明卿娶个二房生子接续香火,向明卿坚决反对,认为女儿也可以传宗接代。

“在扶贫济困方面,向家更是堪称典范。”向弟良感慨。杨昌济十余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向家将他接到砖屋抚养。大家庭的温暖,让性格内向的杨昌济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向家珍藏的书籍,成了少年杨昌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898年,杨昌济到长沙岳麓书院深造。5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日生。为了给杨昌济筹措留学经费,向寿吾不惜变卖田产。在向家的鼎力资助下,杨昌济后来还相继留学英国德国。回国之后,他到湖南第一师范任教。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成为学贯中西的学界翘楚。

毛泽东十分钦佩杨开慧外祖父向寿吾的人品与学问。1920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后,相约去砖屋拜访了外祖父及其他亲人。见到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谈吐儒雅、满面春风的外孙女婿毛泽东,向寿吾特别高兴。吃饭时,他特意安排毛泽东与自己坐在一起亲切交谈。饭后,老人还带毛泽东参观了他的书房。看到书房里一个个排列有序收藏丰富的书架,翻阅夹带书签、写满批语的藏书,毛泽东对老人的博学多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油然而生敬意。

1924年,向寿吾八十大寿时,毛泽东因革命事业奔波在外,委托家人给老寿星送了“椿树常荣”的寿屏,表达对老人的崇敬和祝福。1925年向寿吾去世,毛泽东携杨开慧到砖屋悼念,亲笔书写了“哲人其萎”的祭幛,寄托哀思。

厚葬彰显大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部队转身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回板仓开展地下活动。不久,为躲避过国民党反动派的悬赏捉拿,她带孩子躲到了屋后高山峻岭、森林茂密的外婆家,在那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斗争形势变得十分严峻,杨开慧怕给外婆家添麻烦,于1930年10月带着孩子回到了板仓,却不幸被捕。开慧入狱后,六舅妈严嘉不顾个人安危,带着幼女向自冶探监送物,与向家人一起设法营救,可惜未果。

从不爱化妆的杨开慧,有一天托前去探监的六舅妈严嘉帮她买一面小镜子和一点化妆品,带来她与毛泽东结婚时穿过的蓝色旗袍。严嘉猜测到,开慧是要把自己认真打扮,带着丈夫的爱,有尊严地赴死。当严嘉带来所嘱之物递给开慧时,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开慧安慰她说:“六舅妈,莫难过。杀死我一个,没关系,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但愿润之领导的革命早日成功!”她还叮嘱严嘉:“告诉妈妈,不要难过,帮我带好孩子……”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杨开慧誓死不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11月14日,杨开慧穿着她与毛泽东结婚时穿过的蓝色旗袍,大义凛然走上刑场。

开慧牺牲当天傍晚,向家亲人冒着被抓的风险,顶着凛冽寒风,在荒草乱冢的刑场中找到她血迹斑斑的遗体时,发现她嘴里和手指缝里都是泥巴。向家亲人郑家娟忍悲含泪细心洗抹开慧的遗体后,由工友帮忙装殓,放进向家人筹款买来的楠木棺材中,由众亲友一起抬着灵柩到板仓后山,将她安葬在青翠欲滴的棉花坡上。毛泽东得知开慧壮烈牺牲的消息后,悲痛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他寄来30块银圆,以开慧儿子的名义立碑。

1962年11月,年过九旬的向振熙老人在长沙去世后,毛泽东十分悲痛,随即发出唁函,以表示哀悼,并寄上500元,作为老太太的安葬费。信云:“开智同志: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五百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敬祝大安。毛泽东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三十多年后,杨开慧墓迁移至开慧烈士陵园中央与她母亲合穴时,发现棺木还红艳艳的。”向弟良说。当年向家并不富裕,但安葬外孙女杨开慧的棺木却是上等的楠木,可见外婆家对她是多么的厚爱。

1949年11月,杨开慧表弟向三立有幸在北京中南海见到毛泽东。当向三立谈起表姐杨开慧时,毛泽东依然难掩悲痛之情对他说:“当时开慧要是在你家,一定不会出事的。”

向钧向死而生

“这把凳子是伯父向钧烈士生前用过的。”在向钧烈士故居事迹展室,向钧侄儿向达伍和堂侄向弟良指着一条长方形红漆雕花木板凳说。这凳子很神奇,坐板可以打开,里面能储藏物品。伯父向钧从事革命工作时,将一些重要的资料藏在这把凳子里面。

1921年8月,在长沙岳云中学读书的向钧阅读了毛泽东《民众大联合》等文章,对表姐夫毛泽东极为景仰,决心拜他为师。这年初冬,向钧在学宫街18号叔父向明卿家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同他热情交谈,介绍他看文化书社发行的宣传新思潮的书籍。毛泽东对时政的精辟分析,深深吸引着向钧。此后,他常去清水塘毛泽东的住处,聆听表姐夫讲解革命道理。1923年春,向钧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长沙市学联主席、衡山县委书记、湘潭县委书记、省农运部长和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他还受湖南省委委派赴江西安源组织临时市委,任市委书记,参与领导秋收起义、株萍暴动。

“向钧在衡山任县委书记时,当地的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向弟良告诉记者。当时毛泽东正在衡阳考察农民运动,看到衡山党员发展到200多人,支部由原来的3个扩建到14个,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些日子,为了保障毛泽东的安全,向钧把自己的床铺让给毛泽东睡,自己在屋门口打地铺为他放哨。

1927年冬,向钧到长沙参加党的秘密会议,由于叛徒告密,和6名与会同志一起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他却始终坚守党的机密。1928年1月24日,向钧被敌人杀害于长沙教育会坪,年仅22岁。蔡和森在党中央刊物《布尔什维克》上撰文称赞“向钧是湖南青年运动中,最勇敢、最努力、最热烈、最活泼的青年。”

1950年4月19日,毛泽东在致向钧烈士叔父向明卿的信中写道:“令侄向钧同志是共产党员,1927年曾任衡山县委书记,是一个忠实能干的同志。1927年国民党叛变被捕,光荣殉难。”

向家英烈中,还有杨开慧三舅向定前孙子向安吉。新中国成立前,向安吉积极投入到反迫害、反内战、反饥饿的学生运动中。1950年他和毛岸英一起加入抗美援朝志愿军。1951年,他在一次战役中执行抢修任务时遭受敌机轰炸,头部受到重伤,回国后医治无效病逝。

百年不了情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派儿子毛岸英回湖南看望向振恺、向振熙、向理卿、向明卿、向定前、向漱虚等亲友。毛岸英问外祖母有什么困难,向振熙说:“我欠邻居五块钱,你帮我还掉就行了。”

1962年春,新婚的毛岸青、邵华夫妇回湘探望向、杨两家亲人,并为母亲杨开慧扫墓。毛泽东当年办文化书社缺少经费,向振恺从丈夫去世的奠仪费中拿给他200元。得知姨妈晚年生活困难,毛泽东将向振恺、向振熙两位老人接到一起生活,每月寄给他们100元生活费。

毛泽东感恩向家、杨家,但从来不为亲戚搞特殊化。杨开慧兄长杨开智曾给毛泽东写信,希望在北京安排一个职务,毛泽东拒绝后,杨开智又托向钧弟弟向三立说情,希望通过毛泽东打招呼在湖南省谋个厅长职务。毛泽东回信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从此,杨家、向家后代都安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不提任何要求。

2013年中秋节前夕,年逾八旬的刘思齐到板仓祭奠亲人时,特意到向家砖屋拜访。参观向钧故居时,在向安吉烈士事迹展室看到照片上的他穿着志愿军服装,得知他和毛岸英都是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战士,她眼泪忍不住滴落下来。在开慧事迹展室,她抚摸着烈士妈妈英勇就义前用过的镜子和化妆盒,潸然泪下。看到展室陈列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接见陈玉英的合影,以及岸英三兄弟在上海幼儿园的照片和毛岸龙的摇窝,她眼眶又一次湿润了。那天,她还带着被主席珍藏了26年的岸英的衣帽,沿着开慧妈妈当年独自逃避反动派追捕走过的夜路,默默地走了两个小时。她一边走一边流着泪说:“岸英啊,我今天到老外婆家替你还了你1950年想到砖屋的未了心愿。”她说,要将岸英的这些遗物送到开慧妈妈的烈士陵园,在那里为他建一个衣冠冢。

2015年清明,毛泽东孙子毛新宇冒着倾盆大雨携全家瞻仰向钧故居。他在陈列室对儿子和女儿说,老外婆家对他爷爷奶奶毛泽东、杨开慧从事革命活动的帮助和支持是很大的。向家的恩情他们一辈子不会忘记。毛家与向家、杨家的情缘,是永远也无法了却的。

采访后记:向家优秀家风孕育了一代代优秀人才。杨开慧外婆家的传奇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精彩感人的片段。向家后代和当地村干部表示,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望湖村今年被中组部选定为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成功申报“湘赣边区域合作专项项目”,他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向钧故居这一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杨开慧纪念馆、任弼时纪念馆的合作,形成红色旅游集约效应,推动望湖村乡村振兴。(原载《老年人》2021年第8期)

来源:红网

作者:徐炯权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8/06/9751359.html

Hash:fdedbc37f38fdc5843786e7c49f460c05a15d8e4

声明:此文由 红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