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第一生态新城星沙: 不惟GDP论英雄的城市样本

核心提示

全国县域经济八强县,国家级生态县,率先创建“零碳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以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终身荣誉……这是中西部第一县——长沙县展示给人们的魅力。

今年长沙县市民在前后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听到两个好消息,长沙县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超越“东部小虎”义乌再进一位,成为八强之一;而同时,长沙县成功创建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县。

如今,星沙,这个离省会长沙主城区最近的县域已经被定为省会次中心,由县城跨越式发展成为高品质城区。最具幸福感城市应该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现代生活的时尚便利,又能享受田园牧歌的自然;既是富甲中西部的工业强县,又是绿色指标居全国前列的生态之地。“绿、富、美”成了长沙县的代名词。

关键字:绿

城市湿地衍生生态城

“机关大院不再神秘,看上去仿佛是一个社区生态公园。”今年4月,默默守卫长沙县政府机关大院20年的围墙被全部拆除完毕,这是长沙县政府机关大院建成以来实行的第一次“拆墙透绿”,旨在将县政府机关大院改造成高品质的社区公园。而松雅湖旁一处6.1万平方米的闲置地被改建成临时性足球场,并打造临湖休闲带向市民开放。此外,长沙县计划将星沙范围内所有闲置半年以上的土地拆墙透绿,还绿于民。

如今,从开元东路生态景观带走进星沙,城区四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街角精致的小花坛,处处透着新兴城区的气质。人民路东延线两厢绿化带宽度(单幅)达30米,双向车道中间还配有14米宽的绿化隔离带,绿化分成7个层次,绿化率达65%,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雪松、香樟、玉兰、银杏桂花水杉樱花、栾树等多个树种,就像是一条“森林大道”。

自市委、市政府启动“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来,长沙县近两年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社区公园建设、人行道造绿等项目近70个,绿化面积1334万平方米,新增城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平方米,新增绿地100公顷。今年是长沙县三年造绿行动的第二年,围绕品质星沙,铺排项目24个,投入8.6亿元。到7月初,县林业部门负责的植树造林项目已完成了全年任务的90%,完成道路绿化132.8千米,全县春季造林共计完成11750亩。长沙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3.46%。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205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217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45.70%。

生态保护好了,环境自然漂亮了。作为县城的星沙,还坐拥全省最大的城市生态湖泊——松雅湖,内含具有“城市绿肺”作用的湿地274.4公顷。对水质要求极其苛刻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曾被发现栖身于松雅湖中。在全国百强县排名指标中,长沙县绿色指数达到A+级,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城区。

关键字:富

产业王者融合商圈新贵

建设生态城市不难,难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保护好环境。中西部第一县长沙县在2014年的GDP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00亿元;人均GDP达到9.8万元,接近10万元,超过“金砖四国”平均GDP,排至全球前45位。

湖南工业看长沙,长沙工业看星沙。”过去十年,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榜上,长沙县跨越56位,连续7年排名中部第一,并挺进全国前八。长沙县的年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甚至将很多地级市甩在身后。

国家级长沙经开区里,大众汽车、广汽菲克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重工巨头云集,形成了汽车和工程机械两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现在随着蓝思科技、创智等产业新贵的崛起,长沙县电子信息产业正在成为长沙县产业的重要一极。良好的产城融合带来了大量高素质、高消费能力人口的流入,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现在已是今年的第四季度,从统计数据来看,长沙县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跑出了速度。强劲的消费能力使得星沙商圈已经成为长沙主要商圈之一。

近几年星沙商圈的数据表现不俗,长沙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2年为219亿元,2013年上升到258亿元,2014年实现长沙县社会消费品总额2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2015年1-9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增长15.4%。

也正是在十年前,该县打响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发令枪”。今天,笑揽国家级生态县绿色金字招牌的长沙县,悄然创造了两大奇迹:一是县域经济在不断增长的高基数上仍以惊人的高速发展,二是用1%的土地支撑经济发展,99%的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先后揽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诸多绿色奖牌。

关键字:美

七彩都会遇见智慧城市

如今从长沙主城区的福元路、三一大道等主干道进入星沙城区,你已经感觉不到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县城,星沙城区已经和主城区无缝连接。沿着宽敞的开元路向东,两边崭新时尚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星沙主城区10年间不断扩大 ,正在加速贯通的长沙地铁3号线将星沙与长沙核心区连为一体。

老建筑穿新衣、戴新帽,水电煤气全面提质、衣食住行功能分区。长沙县投入6亿元启动星沙城区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星沙一到六区的老居民区三年内将全面蜕变,“未来市民在星沙老城区将可以依据建筑区的色彩辨别方位,清楚明了该区的服务功能。”长沙县计划三年内对星沙老城区一到六区老居民区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星沙老城区将一跃成为时尚的七彩都市区。改造后的星沙老城区将一个区域一个统一的色调,实施功能分区。着力打造花鸟市场、水果小吃、小商品、服装、酒吧夜宵、物流配送、汽车保洁护理等符合特色产业发展的街区。

正在蜕变的不只是老城区,近日长沙空港城和长沙县城区扩容提质两个大型PPP项目在长沙县签约,投资54亿元的长沙空港城首期核心区建设和投资40.77亿元的29项星沙城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正式启动。总规划面积54.6平方公里的长沙空港城将成为长株潭空港大都市的核心区域。以此为契机,以长沙临空经济为重心的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建设开始加速。其中签约的长沙县城区扩容提质PPP项目总投资40.77亿元,包含市政道路、桥梁、市民公园等29个子项目,由中标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融资和建设施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星沙城区道路建设将从现在的东十路向东延伸到东十二路,星沙主城区内的板仓路、天华路、东升路、凉塘路、滨湖路等城区主干道实现全面提质,星沙生态公园、龙塘水体公园等基本完成建设,星沙城北新区建设也将全面提速,项目计划在未来5年左右基本完成。

打造省会次中心的星沙有了更高的目标,城市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建筑,而是人的聚合、智慧的集合。如今星沙市民在上下班高峰期驾车走三一路时会发现,保持着40至50公里的时速,基本上能一路绿灯地通过,这正是长沙县首条“绿波”带来的效果。这种先进的“交通绿波”,借鉴了曼哈顿的先进经验。它能让交通主干道瞬间“变身”绿色快速通道,从而节约燃油,减少尾气排放。“交通绿波”项目、民生健康融合服务平台等项目和可供租赁的公共自行车一起构成了长沙县“智慧城市”建设。同时在创新的还有海绵城市新理念,星沙城区正在结合国外一流城市的经验,通过微创新尝试让雨水“包袱”成为城市资源,构建海纳百川的海绵城市。目前城区新建的银河社区公园和人防公园的游道采用透水混凝土,并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下雨时,雨水通过表面径流,向蓄水池内汇集,再用水泵抽水浇灌花木,使雨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绿富美”启示录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长沙县要率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看来,生态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长沙县实施“南工北农、分类考核”发展战略。而分类考核正是长沙县不惟GDP论英雄,走“两型引领、绿色发展”路径的一大战略举措。

“GDP代表不了人均财富,代表不了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更代表不了幸福感!”杨懿文对记者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丰厚福利已探底,地区的发展同人的发展一样,不仅需要保持每年发展的优势和劲头,还需要有努力向上冲的勇气和信心。长沙县如果不率先纠正惟GDP论英雄,如果不能实现“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如果没有科学的标尺和指挥棒,就注定无法有长远的发展。

功能分区

幸福密码1

与“分类考核”战略相呼应,长沙县划定了“南工北农”的区域版图。2008年,长沙县提出“南工北农、一县两区、分类指导”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思路,力求用1%的土地创造90%的社会财富,99%的土地用来保护生态等资源。从此长沙县步入发展快车道。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长沙县从“南工北农”发展战略正式升级为“五大功能区”战略,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将全县科学划分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先进制造业区、长沙临空经济区、星沙松雅湖商务区、长沙现代农业区、黄兴会展经济区五大功能区,作为经济分类发展的主要载体,以此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

零碳创新

幸福密码2

作为工业大县,我们为大气“贡献”多少碳排放,率先享受了工业化红利的长沙县人在思考自己的责任。大胆开先河地测算了全县的碳排放数据并提出了独创的“零碳县”理念。2015年7月1日,长沙县“零碳县”创建工作在法国里昂气候与地区世界峰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碳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作为中西部排名第一、全国第八的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长沙县迸发了前无古人的勇气和信心:创建“零碳县”。形成速生草种植、碳产品加工、替代化石原料发电等碳产业链,并可推动碳资源交易从虚拟走向实体。

以此为依托,全县今年将开展零碳单位、零碳社区、零碳企业等的创建。今年,一座新型生物质发电厂将在长沙县投入建设,这个发电厂吃的不是煤油等石化能源,而是以速生草为原料的碳产品。长沙县率先淘汰一千余辆黄标车、帮助一批企业降低能耗、加强农村地区生态治理……长沙县1100亿元GDP的背后,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

城乡统筹

幸福密码3

长沙县曾是全国生猪养殖大县,据测算,养一头猪日用水量达0.05吨,排除废水0.04吨,其碳排放量相当于同期19个成年人的水平,全县最高峰时期猪粪尿日排放量超过1.5万吨。

“决不能站在垃圾堆上数票子!”长沙县委、县政府决心早定,一场以生猪养殖污染为整治重点的农村环境保卫战从此打响。目前,长沙县的生猪年存栏控制在70多万头左右。长沙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工程项目由1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构成,此外建成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四池净化)累计5.1万个、沼气池8万个,完成卫生改厕4.8万户;长沙县每年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均占GDP比重的3.8%。

Hash:6517ccea1318f04387989d163903954144e7b852

声明:此文由 长沙晚报_discard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