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座带“永”字的石桥是清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永宁桥。

永济桥辅桥。

民国时期的永安桥

核心提示

沈阳历史上有三座清朝帝王东巡必经之桥——永宁桥、永济桥、永安桥。永宁桥建于雍正年间,永济桥建于崇德二年,永安桥建于崇德六年。这三座以“永”字命名的古老石桥,历经多次历史变迁,如今都已沉入史海,鲜为人知,有的遭到较大程度的毁坏。本月初,记者一行十余人探寻三座古桥,品味沈阳厚重的历史,听同行人讲述古桥的故事。

永宁桥:建于雍正年间,颇像赵州桥,1956年拆除

永宁桥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前进街道大洼社区的102国道上。记者从前进街道办事处向北行,不远处,下个小坡即见一座小桥。

桥头左侧低矮的大理石栏杆上刻着三个隶书金字“永宁桥”,右侧石栏上刻着“二零零三年九月”。桥下一条小河,自南而北,汩汩地流着。昔日闻名的永宁桥想不到竟然这样不起眼。

据大洼社区里年长者回忆,永宁桥始建于雍正年间,桥名寓意太平安宁,是清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始建之初,该桥为三孔石拱桥,中间一个大孔,两侧两个小孔。桥宽约8米,长约16米,用南方的青石建成,修建方法颇像赵州桥。1956年,该桥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中新修路旁的里程碑。青石桥被拆后,原地又兴建了木质桥,并改桥名为大洼桥。后来又几经变迁,大洼桥改建为现在的水泥桥。2004年,当时的大洼村在修建广场时,村民偶然发现了刻于清代记载永宁桥多次修建的九通石碑。

这些石碑的碑记,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清雍正到民国年间历次重修永宁桥的历史。其中最早的一块是雍正四年(1726年)的“重修大洼永宁桥碑记”,落款人有刘汉杰、朱天爵、董礼存等。接下来的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道光五年(1825年)、同治二年(1863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碑记。其中同治二年的“重修娘娘庙永宁桥碑记”,表明大洼村当年还有一座娘娘庙,这一年是将庙与桥一起重修的。碑记上开篇写道:“雁翅平铺,虹腰远渡。九月成杠,十月成梁。神仙遗迹,古人流风。”可见当年的永宁桥为彩虹一样的拱桥形状,桥两侧铺展开如大雁的翅膀一样。九月立桥桩,十月即成桥梁,建桥速度很快。民国十六年的“重修大洼庙宇永宁桥碑记”是时任吉林省省长的王树瀚所撰。王树瀚即是大洼村人。此碑记开篇说永宁桥“距省城北二十里,立在两陵间”。说到重修此桥的意义,碑记中写道:“利于家,忠于国,和于人,敬于神。”在此碑记上,落款“经理监修”的是王树棠、王修、白广明、王树屏等人。这些人在当时是大洼村的士绅名流,其中王树棠和王树屏当为王树瀚的本家兄弟。

见证永宁桥历史兴衰的九通石碑现陈列在大洼社区新建的碑廊中。据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讲,九通石碑本来立在永宁桥西侧,呈一字排开,1953年兴建大洼小学时,将九通石碑当作了地基。待大洼小学重建时,在地下沉睡多年的九通石碑才重见天日,但又被埋在小学校旁的大沟中,一“睡”又是好多年。

这些石碑目前已由文物部门保管,它们见证了永宁桥的变迁,记载着当年作为南北通衢皇道上永宁桥的历史。

永济桥:建于崇德年间,为三拱石桥,现仅存辅桥

据《盛京通志》记载,永济桥始建于崇德二年(1637年),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造化街道郭大桥村,坐落在明代永利闸旧址,蒲河河道上,为皇帝赐名,并建立石碑,迄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清史学家佟悦告诉记者,从历史上考证,元明时期,在今于洪区境内重要交通要道只有两条:南路由彰驿站通往关内,北路由平罗堡通往内蒙古。清政府为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农垦开发、物资交流等方面的需要,在北路上修建了永济桥。

史料记载的永济桥是一座三拱石桥,桥长约20米,宽4.1米,桥洞呈圆形,孔径约1.7米,也称“北大桥”,因与后建的永安桥同在一条河上,而造型又相似所以称之为姊妹桥。永济桥用明代永利闸废石改建,用条石、块石砌成,结构坚固,造型壮丽,雕工精美,建筑工艺水平高。这座桥在当时是沈阳通往关内和内蒙古一带的一条重要通道

然而,这些数据和桥的造型,只存在于资料中。

在郭大桥村,记者四处询问永济桥桥址,无人知晓。就在记者失望之时,一位修车老汉指点记者来到一条土道旁,见一池塘,水波涟涟。在岸边,记者找到一块倒塌的碑石,上写“永济桥”三字。

记者仔细查看,原来桥与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不细看路面的青石桥板很难看出此处为桥。桥头堆满烧后的垃圾,一片焦黑。来到池塘边可见浮出水面的拱形古桥。桥为青砖砌就,桥上铺着大青石条,青砖与石条颇为古朴。砖缝里枯草与新长出的绿草交杂,越发显出古桥的沧桑。但周围人告诉记者,这是辅桥,永济桥早已毁掉了。

桥头立着的一块碑上写着:“沈阳市于洪区文物保护单位——永济桥。沈阳市于洪区政府一九八 九年十月一日立。”此碑由水泥砌就,字刻得略显随意,与古桥格格不入。同行人感慨,这座几乎被尘土湮没的古桥,配上这样一个文物保护碑,多少有点让人感伤。

永安桥:建于崇德年间,有二龙驮桥之势,保存较好

永安桥是永字三桥中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桥。为清代皇太极崇德六年(1641年)所建,距今已有375年历史,它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永安村。

佟悦介绍,永安桥是大御路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古迹。当年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为进兵辽西和攻打明朝中央政权,下令修筑沈阳至辽河的大道,亦称叠道。“叠道宽三丈,长一百二十里。”崇德六年,皇太极又下令在蒲河之上修建永安桥,将叠道延伸至广宁,这便是初具规模的大御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永安桥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必行之路。

永安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桥头宽12米。桥身两侧分别立着19根石栏杆,桥端的石柱上是圆雕的狮子,其他为荷叶状柱头。桥头两侧各有一对雕刻精美雌雄相望的大石狮。桥的栏板上装饰着柿蒂花纹和卷云纹,端柱外的抱鼓石上刻有鹿、虎、麒麟犀牛、羊、蝶等图案。桥北雕龙头,桥南雕龙尾,从远处看,呈二龙驮桥之势,造型生动,别具匠心。

桥头东南竖有一块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的石碑,碑身灰白,碑顶有暗褐色龙形雕刻,上写“宽温仁圣皇帝勅建永安桥”“大清崇德六年”等文字。“宽温仁圣皇帝”即是皇太极的尊号。

此桥建成300多年来,一直通行各种车辆,是沈阳城区至马三家的重要公路桥,1963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此桥已不行车,桥的两边各建了一座水泥桥,车行此处,左右分行,形成一个以永安桥为中心的环岛形路面,将古桥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据《辽宁省文物志》记载,永安桥初建时横跨蒲河,东西走向,如长虹卧波,十分壮观。河道变迁后,蒲河河水在桥北50多米处折向西北,不再流经桥下,如今永安桥下已不见河水,河道里长满了茵茵绿草。桥下为各跨度13米的连拱三孔,刻有二龙戏珠浮雕,为了加固,上面钉了无数的铁铆钉,但精美的雕刻图案依旧可见。最有意思的是在三孔之间的两段桥身中上方,北侧有石雕龙首两个,张嘴抬头,南侧有龙尾两条,弯曲摆动,仿佛是两条龙从桥身钻过一般,从远处看,更像是两条龙驮起一架桥。

在永安桥旁,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桥两侧更换石雕栏杆。

清代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共10次东巡,曾16次从这座桥上通过,留下的诗句清晰地记录在史料中。其中康熙皇帝第二次东巡时曾在永安桥题诗一首:“夹路飞尘宿雨消,十年曾此驻龙镳。春风城阙知非远,几处轻寒变柳条。”可见其对永安桥充满了一片深情。

(本文照片为资料图片)

延伸

永安桥的传说

民俗学家齐守成讲了一个“斩龙剑”的传说。

当年,皇太极下令在蒲河上修座石桥。修桥的民工中有个姓左的石匠,30多岁,会一手打石雕刻的好手艺,雕的花纹像真的一般,刻的鸟兽像活的一样。左石匠是个孝子,怕70多岁的老母亲惦念,临走前,他精心雕刻一把锋利的石剑,放进一个小木匣里交给老母留作念想。

左石匠到了修桥工地,督工头命令:石匠们必须在一年内把砌桥的石头打出来,把桥廊、石座的花纹雕刻出来,还得刻好32个石狮子,到期完不成的就杀头。石匠们起早贪黑,打石头雕凿。左石匠手艺高,活计做得快,工匠们没一个不佩服的。转眼间就是一年,工期眼看就到了。这时还有20个石匠没完工。左石匠见伙伴就要被杀头,心里非常难过,便将自己的石狮子给了工友。督工头见左石匠没雕完石狮子,下令把左石匠杀了。石匠们流着泪凑些钱把左石匠葬在大桥旁。

这天,正在铺最后一块方石的时候,左石匠的老母亲赶来了,说要看看儿子。30个石匠一齐跪在她面前,并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左石匠的老母亲打开木匣子,眼泪成串往下滚,泪水落进木匣子里变成了血,把石剑都染红了。忽然这剑冒了一股烟,“嗡”的一声朝桥上飞去,一打旋,一下子扎进石桥里去了。

“左石匠的冤魂附在石剑上要杀真龙”“石剑专管桥上的两条龙,不许它为非作歹”。这些话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皇太极耳朵里。他来到桥下,看着这么好的石桥,就是不敢上去走。

从此,皇帝回老家祭祖,走到这里都另搭浮桥,不敢从永安桥上通过。

Hash:5d004b34b5ed4c804baab65d7fb973bf7d17ff42

声明:此文由 东北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