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沈阳 | 首善之城之母亲河的神秘历史

版权所有:沈阳旅游委员会 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转载使用

首善之城

母亲河的神秘历史

如今我们都说浑河是沈阳的母亲河,说浑河又名沈水,古时将河流之北称为阳,沈阳遂因地处沈水之北得名。

然而查阅史书会发现,沈阳之地在辽代、金代时称为沈州,而浑河在唐代以前称为“辽水”或“小辽水”,以别于“大辽水”(今辽河),唐代时浑河在史籍里还曾被称作是“贵端水”,从辽代始叫浑河。难道沈阳的地名与浑河并无关联?问题出在哪里?

金石学家、历史学家金毓黻在20世纪就“沈州”的来历做过的一番考证,有益于解决这一问题。金毓黻认为,最早的“沈州”并不在现在沈阳这个位置,而是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属于当时北方渤海国的一个州。公元926年,辽灭渤海国,渤海国的遗民随之大批南迁。由于渤海国人怀恋故土,迁到新的地方后,很多原来的地名得到沿用,“沈州”就是其中之一。

据考证,沈州初建于渤海国的挹娄故地,并有依郭县沈水。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测,由于当年渤海国的“沈州”有一条河名为“沈水”,渤海国人南迁到新地后,“沈州”和“沈水”都是沿用旧名。但新的问题出来了,沈阳地域的大小河流中,到底哪一条是“沈水”?史书指向了三个答案。

其一:五里河为沈水。1979年新版《辞海》沈水条称:“在辽宁沈阳市南,俗名五里河,源出市东,下流入浑河,旧名小沈河。”《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新版《辞源》等典志亦同此说。此说最初源于《明史·地理志》“ 沈阳中卫……南有浑河,又东有沈水入焉。”

其二:浑河与五里河均为沈水。此说的依据在于,《元一统志》有言:“旧称沈水,水势湍激,沙土混流,故名浑河。”《清一统志》则说:“沈水,在承德县南四里,俗名五里河。”

其三:浑河为“沈水”,五里河则为“小沈水”。《沈阳县志.古迹》称:“沈水,在县城南十里……即今浑河也。”《清史稿·地理二》中说:“浑河在南,即沈水……万泉亦称小沈水。”《沈阳县志·地理》又称:“小沈水,城南四里,发源于东关观音阁之涌泉,一名万泉河(万泉河即五里河,是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不同称呼),东南流至骡子圈村(骡子圈村就是现在的罗士圈)南入浑河。”

史料是“死”的,浑河却是活的,浑河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改道,这为当代的一些历史学者提供了研究的新路径,并据此倾向于浑河为“沈水”、五里河为“小沈水”的说法。

浑河发源于抚顺清原的滚马岭,由原辽河口入海,全长415公里,沈阳市境内流长132公里。大伙房水库修成前,浑河常闹水患,多次改道。地理专家勘察古河道发现,浑河最早流经沈阳北部。而七千多年前,新乐人就生活在这条河道的北岸,今天我们去沈北,仍可以感觉有一个上坡,就应该是当年的河岸。专家们对新乐遗址前沙土矿进行科学检验鉴定,证明7200年之前,浑河主道是流经沈阳城北的,“水域宽阔,流量很大。”

那么,这条浑河故道在哪里呢?《北陵志略》说:“陵前之河,原为浑河河身……于民国初年水利局为种稻田使用水利,又重新掘开此河,名为新开河(又名北运河)。”查看新开河(北运河)流经地域,有不少长条形高地,这就是浑河故道在洪水期时,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河谷两岸,堆积而成的自然堤。

当年开掘新开河(北运河)的主要目的是灌溉,河道全面竣工时,沿河新开垦的水田达一万余亩,这一数字到1928年发展到5万亩。如今,新开河(北运河)流经于洪皇姑大东、东陵、沈河五个区,全长27.7公里,近年来沈阳市已沿河建起20余个公园、游园,新开河(北运河)两岸成了老百姓名副其实的消暑和观光胜地。

浑河在沈阳市内第二个重要的古河道,大致在今天的南运河,万柳塘、青年公园、南湖湖泊都曾是这条河道的流经处。1952年,沈阳市政府改造南运河之前,这些地方还都是大水泡子。南运河沿线附近还有许多沙岗,俗称沙山。这些水泡子和沙山,就是河流在废弃的河道上,留下的牛轭状河迹湖和河流夹带的大量沙砾堆积的沙丘。这些河迹湖和大量沙丘,只能是一条较大河流作用的结果。

这次改道的最晚时间,可推断至金代或元代元贞二年(1296)之前。《辽史》《金史》《元史》多有浑河发水的记载,而在元贞二年正式出现了“沈阳”的名称,可见在此之前,浑河已改道城南,因为只有浑河改道城南,城市处于浑河(即沈水)之北,才出现了“沈阳”一名。

有专家考证,这时的五里河(万泉河),正是浑河从沈阳城北改向流经城南的河道。为何要叫“五里”河呢?主要是因为河的位置离那时的沈阳城有四五里地,四舍五入,就叫五里河了。

到了清末,五里河还是浑河的一个重要分流(指河流分道而流),浑河流经沈阳时,一分为二。但随着地质变迁,河道淤积,五里河渐渐从分流变为支流(指汇入另一条河流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直到最后水量减少,五里河与浑河主河道渐渐脱离了关系,最终消失在高楼大厦之间。

正所谓“朝花夕拾”,浑河在“城南五里处”的胜景,如今由南运河来承担。南运河东起新开河东塔闸门,西止龙王庙闸门,全长14.5公里。整个南运河带状公园串联了龙王庙公园南湖公园鲁迅公园、青年公园、万柳塘公园、老动物园、大东公园等近10个公园,可以说没有南运河就没有这些公园,会使沈阳的风景减彩很多,而居住在南运河两岸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也已离不开这条河。

浑河再次改道,已距老沈阳城10里,也就是浑河现今的位置。而浑河主道从城南4里改为城南10里(即今浑河主道)的时间,应在元末明初。《辽东志》标绘的浑河主道与今大致相同,表明浑河最晚在《辽东志》始修前(明正统八年即1443)已改走今道。

有关专家还发现,浑河被称为沈水,始于辽代天显三年(928)十二月,这时的浑河还在沈阳城北。当浑河改道城南4里,及城南10里时,也均被称为沈水。而在浑河改道城南4里之时,并没有小沈水一名,当浑河再次改道城南10里(今河道)时,此时城南4里的旧河道尚有水流,为别于沈水而称小沈水。

由此专家确认,浑河整个河段的名称沿革十分清楚,各类史籍中凡提到“沈水”,均与沈阳名称有关,这说明沈水只是浑河流经沈阳河段的称呼,并非整个浑河的古称、旧称。也可以说,自辽代起,沈水是浑河沈阳河段的别名,无论浑河沿着哪条河道流经沈阳,都要被冠名沈水。

浑河的一再改道,客观上有助于形成新乐人的兴盛,五里河两岸的富饶,以及如今进军大浑南、“浑南浑北浑然一体”的发展格局。回望这一波三折的历程,我们不能不感慨,母亲河远比我们想象的博大,沈阳的城韵远比我们的既有认识丰厚,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土壤里还有太多的“惊叹号”等待我们发掘。

运河沿岸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不但美化了沈城环境,也在泄洪、排涝、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Hash:278ed2085735bad33ab686d15a00d51517c04455

声明:此文由 沈阳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