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党史•《故事里的沁源围困战》(十四)

青年学党史•《故事里的沁源围困战》

弘扬围困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在党的革命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

团结带领全县广大青年全方位推进沁源高质量发展

纵观百年党史,特别是在党的革命历史进程中,沁源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沁源军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沁源围困战”光辉战例,被党中央毛主席誉为“英雄的沁源,英雄的人民”。据统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全县有1万余人的热血洒在了祖国大地上,被正式载入史册的英雄烈士达3千余人。

沁源围困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全面胜利,主要原因有三点: 坚持了党的一元化领导;走好了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了党内和党领导下的上下团结。这三点既是革命斗争的致胜法宝,也是沁源围困战精神最核心的内容。这与我们党的领导制度、党的基本工作路线是一脉相承的,更是当下激励广大青年奋力推动沁源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在党史学习这堂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的课堂上, 青年学子理所应当坐课堂的最前排,更近距离地感悟百年波澜壮阔征途中不变的鲜亮初心;学知识的真精髓,更深层次地理解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超燃”的精神谱系;当“举手”的第一个,更加主动地探寻百年理论创新发展中“够甜”的真理味道。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郭天印老师所创作的沁源围困战经典原创故事系列,带领大家一起重温那段峥嵘的历史岁月。

14

沁源围困战经典故事之十四——军校与军魂

在沁源围困战期间,整个沁源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两年半,900个战斗的日日夜夜,沁源军民几乎每一天都处在激烈的战斗和准备战斗的状态之间。然而,作为太岳军区的核心所在,正是在这血与火之间,居然还诞生了并且成长起一座正规的军校。这就是鼎鼎有名的太岳陆军中学。

今天 ,我们就让大家看一看那个诞生了这所军校的圣地——同时也是在残酷的围困战斗争中让日本鬼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却又始终不能真正攻破的红色堡垒——下兴居村。

请看,这是一组已经在风雨中挺立了150年,而今旧貌变新颜的古老建筑,它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也叫五串大院。因为从这个大门走进去之后,里面正是一连五串的院落。之所以有这样一组气派的建筑,据说是因为大唐名将秦琼的后人从打晚唐以来就扎根于这里并且代代相传,崇文尚武。到大清光绪20年的时候秦氏家族又考中了一位武举,此人名叫秦永万。秦家本来就家境殷实,得此殊荣,自是锦上添花,于是广置田产,并修建了这五串大院。

但是,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更主要的目的却是要让大家知道,这五串院子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具有的光荣经历和它为抗战做出的特殊贡献。

首先,我们所看到的这楼上一共17间窑楼曾是在抗日烽火中创立的太岳陆军中学的学员们在当时来说甚至有些豪奢的教室。(其实当时的教学实施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的寒酸。请看这砖头砌成的座椅,这木条搭就的课桌,就是当初的复原。更多的时候,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以自己的膝盖为课桌的。)太岳陆军中学始建于1942年3月,真正开学却是在1942年5月。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想到当时的一句名谚:平津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而太岳陆军中学,却是在日酋冈村宁次亲自策划的所谓“山岳剿共实验区”里安放下了400多张特殊的书桌。

太岳陆军中学的任务,主要是为部队培养有文化的青年干部,他们学习的课程也包括了军事政治,但更主要的还是文化课程。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提醒大家,也许您想象不到,这所学校的校长乃是我党我军著名的文武兼备,才华卓绝的陈赓大将,也就是当时的太岳军区陈赓司令员。副校长张力之也是一时人选。他本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后留学日本,堪称早期学界左翼运动的领袖。这所学校的教师也大都为国内各大名校的革命知识分子。而为了增强这所学校的硬度与刚性,陈赓司令员又命令当时任太岳一分区政治部主任的刘有光将军和时任决死队25团参谋长的李懋之将军等这些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干部先后为陆中授课或举办军事政治方面的讲座。这一切,都使陆中的学员受益匪浅,使他们在这座革命的熔炉中快速锤炼成长。整整十年后,当党中央毛主席下决心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为我国国防科技立下汗马功劳的哈军工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还在朝鲜战场殚精竭虑指挥作战的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最终也将组建哈军工的重担交给了他。而陈赓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呢?是将他昔日在太岳军区,在太岳陆军中学一同共过事的老部下老战友刘有光将军和李懋之将军等人招来自己身边,任命刘有光将军为哈军工的副政委,而李懋之将军则成为副教育长副院长,让他们作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在整个筹建哈军工和开展繁忙的教学工作时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从以上的这些经历中,您是否看到了太岳陆军中学与大名鼎鼎的哈军工之间存在的某种特别的联系呢?

大家再往前看,这间屋子在太岳陆军中学创建之前和1943年年底陆中开赴延安整编进入抗大7分校之后都曾经是沁源围困战的主力部队决死队( 全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38团团长兼沁源围困战的首任总指挥蔡爱卿将军的住所。在那个年代,38团团部和特务连等战斗部队长期驻扎在这里,边战斗,边生产,边做群众工作。军民一家,甚至还在村里创办了两间军工作坊,也可以说就是两个简易的军工厂。一间叫做东铸炉,一间叫座西铸炉,专门铸造手榴弹和地雷,为我部队和民兵送上源源不绝的杀敌利器。那个时候,整个下兴居(包括陆军中学的师生)人人都是战斗员,个个都会造地雷,当然,老百姓自造的地雷可不是铁铸雷,而是一种用石头和土炸药作为原料的石头雷,后来名扬天下的《石雷歌》就诞生于这个时期。我唱几句,大家一定似曾相识:

“一颗石头蛋,中间钻个眼,

先装四两药,再把木橛安,

木橛留个眼,塞上爆发管。”

在这期间,尽管日寇明知下兴居是陈赓的宝贝太岳陆军中学所在地,也是我主力38团和围困指挥部驻地,并多次企图袭扰甚至一口吃掉而后快,但是,面对我38团守备部队(最多只有一两个连常驻)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面对我民兵游击队的层层伏击,面对军校师生在下兴居村周边布下的密集地雷阵和我军背靠灵空山大林区具有广阔战略空间的现实,鬼子的所有扫荡和偷袭都以失败而告终。

1943年12月,受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全军所属各根据地军校统一划归抗大。太岳陆军中学的500师生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与他们共同战斗成长的下兴居村。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两年的时光,但是,他们已经成长为军政双优的一批抗日骨干力量。而下兴居村则也成为日本侵略者摧不垮打不烂的红色战斗堡垒,成为参与沁源围困作战的部队和周边各县抗日队伍最可靠的后方基地。在围困战期间,日本鬼子几乎烧掉了沁源一县绝大部分的房屋(总数在12000间以上),而在下兴居却只有三户人家的房屋被烧,原因所在就是因为我军民的有力反击使得敌人的阴谋总是不能得逞。这些至今保存尚好的房屋正是这一事实的铁证。

作者简介

郭天印,男,1955年生,山西沁源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曾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太原保卫战》、《郑成功》,反映复转军人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国战友》。报告文学《蓝光曲》,战争幻想小说《美利坚大崩溃》等作品,共计创作约600万字。

据悉从4月初至今,郭天印老师已为省内多家机关单位宣讲党课,包括共青团山西省委、太原科技大学阳泉市委组织部、太原市环卫系统、太原解放纪念馆、山西文学院、山西省委网信办等。

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禁止抄袭,如确有需要请联系作者同意并注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敬请期待下一期哟~

Hash:e31f9af666304649ecdeca003f652dcf1f917bbe

声明:此文由 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