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英烈纪念馆成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

日前,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被邯郸市人民政府、邯郸军分区命名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

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范筑先烈士纪念馆),位于馆陶县城东北部,武馆路东侧,青(岛)兰(州)高速路以北50米处。是纪念范筑先烈士和馆陶县各个历史时期革命先烈的场所。

△范筑先烈士汉白玉雕像及范筑先烈士纪念馆

△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大门

馆陶县英烈纪念馆的前身是1953年建于北馆陶的“馆陶县烈士祠”,1955年2月,烈士祠迁至南馆陶。1962年又迁至王占元祠堂后大殿。1964年,迁至县广播站旧址。1976年7月,迁至民政局北侧。2003年清明节迁至现址,并更名为馆陶县英烈纪念馆。2008年再次对其进行改、扩建,当年9月纪念碑林落成。2009年9月30日,馆陶县英烈纪念馆暨范筑先烈士纪念馆落成,并隆重举行了揭碑仪式,正式向社会开放。2017年又对纪念馆主厅进行改、扩建。

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137平方米。外观整体以白墙青瓦为主,整体布局上给人庄重、气势磅礴之感。大门左右两侧围墙上雕刻着八幅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馆陶县的著名战斗和惨案的浮雕。跨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范筑先烈士汉白玉雕像和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大门左侧是馆陶县英烈纪念馆,大门右侧是革命烈士碑林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分为三个厅。中厅约300平方米,为范筑先烈士的英勇事迹介绍;南厅是英烈厅,厅内安放着卫河支队在赵官寨战斗中牺牲的62位烈士纪念碑和筑先抗日纵队独立团政治部副主任阎兆亨烈士的纪念碑;北厅是多媒体放映厅。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中厅展出的范筑先烈士半身塑像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中厅展出的1938年12月,朱德彭德怀、吴玉章、董必武分别敬送的挽联。朱德、彭德怀敬送的挽联是:“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伤亡,显其忠勇;吾侪尚在,势必长期抵抗,还我河山。”吴玉章、董必武敬送的挽联是:“三友见精神,松道遒,竹身直,梅花亦自清高。格老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一门尽忠义,夫殉职,妻为民,子女都称勇武,顽廉懦立,共纾国难绍遗风。”新华日报撰写的挽联:“杀敌挺身甘一死,裹尸还葬足千秋。”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中厅展板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中厅展出的范筑先烈士的遗物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南厅展出的卫河支队在赵官寨战斗中牺牲的62位烈士纪念碑和筑先抗日纵队独立团政治部副主任阎兆亨烈士的纪念碑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的书画

馆陶县英烈纪念馆分为三个厅:中厅面积192平方米,墙体展示面积236平方米,正中为陶山烽火、卫水波涛的浮雕,厅内展示有: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为了追求真理牺牲的英雄烈士事迹;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馆陶县的惨案、战斗、英烈事迹;解放战争支援前线运动中英烈事迹;建国前后新中国建设、抗洪抢险、见义勇为等英烈事迹及部分实物。西厅面积181平方米,有范筑先将军“裂眦北视,决不南渡”的浮雕介绍、“血洒光岳楼声光模型”展示。东厅面积181平方米,正面是“太行山上”浮雕展示,东北角为光电模型展示,主要展示范筑先将军牺牲前后张维翰将军受中共中央指示到鲁西北做统战工作,促使范筑先保护共产党人并与共产党合作的过程。

△革命烈士碑林

革命烈士碑林共有83座,以三行二十八列分布,占地464平方米,共有1137名烈士名录及简介。按照级别划分:军级1名、师级2名、团级19名、营级40名、连级99名、排级135名、战士841名。按照时期划分:抗日战争时期牺牲853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216名、抗美援朝时期牺牲17名、和平建设时期牺牲51名。碑林前矗立着高达4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雕刻着气势磅礴的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范筑先烈士纪念馆)自建成以来,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纪念馆的管理水平。达到了有内容、有机构、有设施、有队伍、有经费、有效果等“六有”标准,实行全天候开馆、全免费服务。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作为红色传统教育的主旋律,特别是随着一批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使得纪念馆真正成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前来参观瞻仰的人员达3万余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馆陶县英烈纪念馆(范筑先烈士纪念馆)于2012年被命名为邯郸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命名为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链接

范筑先生平简介

范筑先(1881年—1938年),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馆陶县寿山寺村人。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1929年,他投奔冯玉祥将军,出任高级参谋。曾任沂水县长、临沂县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深受人民拥戴。1936年,范筑先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入山东。范筑先毅然向蒋介石、韩复榘及全国发出“职忝督是区,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疼亦所不惜”的函电。全国闻讯后,无不为之振奋。

函电发出后,范筑先风尘仆仆,奔走各县,先后建立20多个抗日县政府,委任13名共产党员为县长,加强了抗日政权的建设。他致书毛泽东、朱德,派人去武汉,先后接受中共中央派来的政治、军事干部40多名,充实了领导骨干力量。他还相继组建了聊城妇女救国会等抗日群众团体;出版了《抗战日报》、《山东人》、《战地文化)等抗日报刊:建立了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军事教育团、随营学校等。他接受共产党员的建议,不辞辛苦、冒着风险亲自到各土匪、民团和国民党溃兵武装处做说服工作,将其力量聚集在抗日的旗帜下,收编为抗日游击队。他支持中共鲁西北特委发展抗日武装,并将其武装统编为第十支队,任命共产党员为支队首长。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到35个支队、3路民军约6万人。范筑先率部屡战梁水镇、泖林、南镇、范县濮阳东阿齐河等地,经历战斗80多次。他每临战场,总是身先士卒,不顾生死,精心指挥,收复并保卫了23县国土,使日伪军在鲁西北无立足之地。

1938年8月,他率领10余个支队参加了济南战役,同年9月,他应邀出席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南宫召开的冀鲁两省军民联席会议,受到八路军和中共北方局领导人的欢迎。会上,他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的观点针锋相对,力赞中共抗日纲领,单独和徐向前签订了八路军与鲁西北部队抗日联防协定。

1938年11月14日,日军侵犯聊城。范筑先接受中共山东省委代表和鲁西北特委的建议,准备先弃城撤退,再围歼敌人。但由于国民党顽固分子李树椿等人的干扰拖延了时间,范筑先率领的最后一批撤退人员被困城内未能撤出。15日,日军出动飞机、坦克,攻破城池,范筑先率部浴血奋战,多处受伤,最后自戕殉国。2014年,范筑先被民政部列入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Hash:8a879391dd33111a3b141bb9cb177046bce768d9

声明:此文由 陶山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