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堡村“闹红火”特色非遗年味浓

刘家堡村“闹红火”特色非遗年味浓

在记忆里,小时候过年最期盼的事情,就是闹红火了,挤在人群里,看着各种表演队伍经过,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和红火表演,也就形成了我们每个人记忆中不同的“年味”。今天就跟随《新闻快车》记者一起去小店区感受一下传统的年味儿。

小店区刘家堡村,从非遗文化街到每一条小巷,都被大红色的灯笼装点的喜庆吉祥,由远及近的锣鼓声让人瞬间沉浸到浓浓的年味里。一个个民俗表演吸引着大家的眼光,不少市民专程来到这里感受春节的氛围。

市民 刘玉秀:尖草坪那边的,专门跑到这来的。最喜欢的表演是铁棍,上面这几个宝贝很好看,看着挺好看的。

看得人开心,演的人也很尽兴,铁棍表演最为出彩的就是在空中舞蹈的这几位8、9岁的孩子。

徐沟铁棍表演者 冯志宏:看上面的几个孩子们的舞蹈,一场铁棍一场戏,自己演的时候开心,与国同庆。

过年的红火气氛不能少了锣鼓和舞狮的,欢快的鼓点加上色彩鲜艳的表演服,年节的喜庆氛围立刻就被拉满了。

在人们对“年味”的认知里,舞狮是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之一。特别是西华门舞狮作为北舞狮的代表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为太原市民所熟知。舞狮团队精彩的表演,让市民充分感受到了舞狮的魅力。

市民 王庆芬:这个确实有年味,现在在咱们市里头看不着,所以说来这村里面看看年味,觉得回到我们小时候一样,尤其让孩子们多了解了解咱们这民俗文化,好多东西他们都没有见过。

除了活灵活现的舞狮,素有空中“芭蕾”之称的背棍、铁棍、欢天喜地的秧歌等社火表演也轮番上演,花馍、瓷老虎等精美的非遗传承作品让人赏心悦目。这些都是承载着我们太原市特色文化的民俗节目,将虎年的新春祝福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为一代代的太原人留下了独有韵味的春节记忆。

小店区刘家堡村书记 王俊利:项目有打铁花、花灯、马戏团、九曲黄河龙门阵、皮影戏、花馍展示等50多种非遗传承项目,都在春节期间对外开放。

看足了表演和花灯,还有充满年味儿的当地特色美食等着您,眼看元宵节就要到了,焰火表演也让人十分期待。

小店区刘家堡村书记 王俊利:太原市周边传统的一些农村过年项目,让大家感受传统民俗文化、乡村过年文化,让大家过一个快乐的春节。(记者 赵文隽 景鑫)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Hash:d7dc5faa8394873ae81b6f81ba5a370c1d438630

声明:此文由 锦绣太原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