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居小巷的老洋房“首秀”,讲述山西铁路百年发展历程

前段时间,《安家》里的老洋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其实在太原街头小巷,也保存着历史悠久、造型精美的建筑文物,几经流转,经过岁月的磨砺,又重新回到市民们眼前,讲述那段陈年旧事。

太原市教场巷22号,就有一栋这样的老房子,湮没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如今又被授予新的任务,延续新的历史使命。这栋中西合璧的老洋楼修建于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是修筑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期间,为解决筑路工程的本籍和外籍工程技术人员住宿而建,所以附近居民也称其为“工程师楼”,如今被命名为“同蒲铁路专家楼旧址”。

老洋房首秀,旧貌新颜新内涵

为迎接6月13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和之前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太原市文物局依托市内富含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古遗存,携手太原市晋祠公园,让工程楼化身为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举办以“黑金动脉”为主题的山西早期铁路发展旧影展,以全新姿态首次对外开放。

此次展览利用栩栩如生的蜡像进行实景复原,呈现了修筑同蒲铁路工程师绘制图纸、讨论工程方案、卧室等工作生活场景。同时以时间轴为序,展出车站、桥梁、轨道等老照片和铁路勘测、维修所用过的旧工具,展现山西早期铁路建设历程。

疫情期间,“黑金动脉”山西早期铁路发展旧影展采用预约参观的方式,每天都有大约100人前来参观,聆听老房子讲述老故事。

百年老宅,承载百年铁路风云

走到教场巷中段,工程师楼就藏在巷子东侧。推开一扇铁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在槐树的树荫下显得利落、精致。主搂坐北朝南,地上二层两面坡硬山式屋顶,前出抱厦及凉台,后设尾屋及后门,地下设有锅炉房、库房等,总占地面积93.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0.06平方米。2009年11月,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列入“太原市历史建筑”名录。2013年,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民居)修缮保护工作启动后,工程师楼成为最早被修缮的文物点之一。

晋祠公园主任李继东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在现场给参观者做了详细地介绍。他指着主楼东侧一处窗沿说:“你看,这栋房子所有的窗台都是簸箕形,窗台外沿下有一道凹槽,这样巧妙的设计是为了防止雨水滞留在窗台上,还防止倒流,可保护雨水不会浸泡墙壁。能保存如此完整的老房子,可谓老建筑里中西合璧的佳作。”

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为实现煤炭外输,山西相继修建正太铁路(现称“石太铁路”)和同蒲铁路,成为中国最早拥有铁路的省份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山西掀起“造产数国”热潮,开始大规模从事铁路和工业建设。

“正太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山西第一条铁路,同蒲铁路是贯穿山西中部的南北铁路干线,也是这两条铁路都是山西省内外物流沟通的重要运输线。百年之后,山西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5600公里,继续发挥‘黑金动脉’的重要作用。”李继东说。

(山西日报)

Hash:7d9ea0488e728653595bf80ca1699b0673e9c69b

声明:此文由 看三晋融媒传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