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之四塔一碑

2019年初,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颜真卿大展临展在即,直到日方释出展览海报,台湾民众才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向该次展览借出了《祭侄文稿》。这一出借在海峡两岸引发了强烈关注乃至轩然大波,《祭侄文稿》上一次与公众见面,还是在10年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次出借引发民众议论,除了作品本身的珍贵,或许还因为作品背后的历史过于惨烈。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安史之乱”爆发。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感激荡之下一气呵成《祭侄文稿》,可谓每一笔都蘸着血和泪。

颜氏称得上是满门忠烈,《祭侄文稿》的后续同样让人不忍。“安史之乱”后的叛乱战火始终未尽,因过于忠直刚正,颜真卿被奸党排挤派往叛军劝降,明知凶多吉少,毅然前往。公元784年,颜真卿被叛乱的李希烈缢杀而亡。

《祭侄文稿》发生的地方,就在今天的河北正定

正定是一座有延续的古城。根据官方的资料,公元540年还是南北朝时期,位于东魏境内的真定县,同时建起了两座寺庙,一座位于城中叫静观寺,一座在城外叫临济院。到了隋代,在净观寺和临济寺之间,正定城内再次建起了一座大寺,名为龙藏寺(也就是后来的隆兴寺)。

而在接下来的唐朝,静观寺改名为开元寺,后来还陆续兴建了天宁寺、广惠寺等。而这些寺庙,在今天依然能看到踪迹。

01

开元寺

《祭侄文稿》发生的地方,说不定就在正定的古城门不太远。就在古城门附近的燕赵大街,有考古学界认定中国已知的现存四座半唐代木构建筑中的半座——开元寺唐代钟楼。为什么是半座呢?因为钟楼2楼明清时期都有过修复。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落架大修的时候,彻底将2层按照一层的唐代形式进行了重建(一二层的木料颜色其实可以看出明显区别)。除了建筑本身,钟楼内悬挂的铜钟几千斤重,从唐悬挂至今。

参观开元寺的时候,从检票口进去,是要下石梯然后才会到寺院的地面的,唐代的地基,比现代道路整体低了好几米。这种情况,在大同善化寺同样存在,善化寺的地基水平仍然保留着唐代的基础,比寺院外围现代的马路低了近3米。

(以上就是那半座唐代钟楼)

除开钟楼,开元寺还有唐代须弥塔,唐代大殿遗址,从他处发掘移过来的五代时期的巨大赑屃。值得注意的是,开元寺的布局,塔和钟楼横向对称,这种形式,只在唐代及以前出现过,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目前已是海内孤例。

从开元寺开始,“海内孤例”“全国唯一”这样的词在正定会高频出现。开元寺唐代须弥塔看气质就能发现跟西安的小雁塔是一路的,那种拙朴秀美的感觉,很容易识别。

这座五代时期的巨大赑屃,官方资料长8.4米,宽3.2米,高2.6米,体重107吨,中国最大,谁看了也得说一声哇偶。

03

临济寺

临济寺是正定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始于东魏,而到了唐大中年间,义玄师傅在此创立临济宗。寺院各种大殿均在后来经历了损毁与重修,今天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是正定四塔之一的澄灵塔,始建于唐,金代重修,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塔。梁思成先生称赞这座塔“挺拔峻秀,雕饰华丽,清晰秀丽,塔中之上品”,各处建筑细节实在经得起一品再品。

04

广惠寺

广惠寺紧邻临济寺,目前也仅剩一座塔。根据记载,广惠寺华塔始建于唐代,现存的华塔为金大定年间重修的,明、清历代也都有修葺。这座塔因其造型好似巨大花束,所以叫华塔。这种造型的塔形成于辽金时期,元朝后几乎绝迹,国内现存华塔总数也不过十几座, 而正定广惠寺华塔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华塔中造型最奇特、装饰最华美的一座,梁思成先生说这座塔是海内孤例。塔身只有四层,一层四个方向又有四座小塔相连包围。在华塔第四层也就是白色部分,八角八面壁塑了狮子、象、佛像菩萨、海兽、力士等各种形象,高低错落、确实少见。

05

天宁寺

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原本是正定八大寺之一,目前仅存的凌霄塔,是宋代遗存。毫无意外,这座塔又是仅剩的全国唯一。这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塔,塔身一共9层,一到三层为砖石仿木结构,四层以上为木结构。这座塔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塔心柱结构形式,就是在塔的中心部位竖立了一根木柱来上下贯通。这种塔心柱结构形式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在早期木塔中应该说是很常见的,但我国现存的就只这一座了。塔里的两个石狮子,丑乖丑乖的。

06

风动碑

根据官方介绍,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俗称李宝臣碑,又称风动碑或封冻碑,碑身高5.78米,宽2.3米,厚0.48米。唐代(766年)刻立,王佑撰文,王士则书并篆。这个碑厉害就厉害在碑文书法。碑文阴刻大字楷书29行,满行55字,共1398字,现存1007字。据《金石萃编》、《常山贞石志》、《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可查补340字,尚缺51字。

学界认为“风动碑”的价值有三,对研究唐代中晚期藩镇割据具有重要价值;受到历代书法家的推崇,它代表了唐中晚期书法艺术的一种流派;它的造型、雕刻、纹饰等艺术手法是唐中晚期碑刻的代表作。手机拍的看不清,网络上找了一张碑文书法图。

正定“一寺四塔”中的“寺”过于精彩,图片太多,单写一篇。

(作者:微信公众号“旧时月光” )

Hash:1579b3826b15e7b0dfb77317ed48a3b3de1e3c53

声明:此文由 文旅纵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