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第三期 | 今朝看商朝,感受城市之根的魅力!

不同朝代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

而商朝的建筑风格显然有了较大改变

在建筑上主要表现在

城郭建设、宫殿、陵墓、囿版筑技术等

今天

我们一起来走近商朝的建筑吧~

商代中叶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黄陂龙城山西夏县垣曲等地都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址。它们的平面形状均作长方形,用黄土夯筑而成。夯窝圆形,小而密集,夯土的质地相当坚硬。

城墙的夯筑是先挖2米多宽、深半米左右的基槽,基槽的走向与城墙的走向一致,然后回填黄土,层层夯筑。

墙体采用分段夯筑法逐段延伸而筑成,截面呈梯形,上窄下宽,一般宽度在10米左右。筑城沿城垣纵向立模,模板外侧用土支撑,内外同时夯筑。

墙体采用分段夯筑法逐段延伸而筑成,截面呈梯形,上窄下宽,一般宽度在10米左右。筑城沿城垣纵向立模,模板外侧用土支撑,内外同时夯筑。

郑州商城与黄陂盘龙城的东北部,都发现了宫殿建筑群。其中黄陂盘龙城发现的几座宫殿基址,与南城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这些宫殿基址,都是用夯土筑成的高出地面的台基。

1.

郑州商朝遗址

以城市、宫殿为例,郑州商城遗址就是很好的一个考古典范遗址,在约25平方公里范围内,断断续续地分布着居住遗址和各种作坊。

由于大部分遗址在郑州市区,无法探明,但从遗址规模、居民分布、职业和大量作坊来看,这是城市遗址,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城市遗址。

2.

盘龙城遗址

另一座值得研究的商朝古建筑就是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它位于湖北黄陂盘龙湖畔,这是商朝前期的城市遗址,建于公元前15世纪前后。

盘龙城遗址包括宫殿区、居民区、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区等几部分,城址内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

以盘龙城1号宫殿基址为例,台基中央有东西并列的四室,四壁为木骨泥墙。中间两间稍宽,南北各有一门,两侧的两间略小,只在南面开门。台基的周围有一圈檐柱

根据这些遗迹,可以复原成一座四周有回廊、中央为四室的高台寝殿建筑。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的两件铜质构件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金属构件。

它的出土表明当时的宫殿建筑上已使用了金属构件。它既有加固木构节点的作用,又是装饰品,所以它的表面都有精致的兽面纹样。

3.

偃师商城遗址

偃师商城遗址出现了大城中又建小城的做法。目前发掘的1号宫殿区,由多座宫殿建筑组成,它的外围又筑有夯土城墙,应属宫城。

在这座宫城中还发现了石砌两壁、上用粗木铺顶的大型排水通道。这种给水、排水设施在城中出现,对改善城市的供水与卫生状况都是有益的。

3.

安阳殷墟遗址

安阳殷墟的小屯村附近是晚商都城的宫殿区,已发现50多座建筑基址,可分为三组。基址平面有矩形、条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等。

它们的布局有东西成排、排列颇为对称的特点。立柱的下部,除用卵石为础外,还出现了铜础。

但安阳殷墟出土的陶水管出现了三通,表明当时铺设地下排水管时已形成分支。

南北向、东西向的管道,两者交接处有一个三通水管连接。水管之间是平口对接,水管的排列高低有序,发现时水管中还淤有细泥。

这种陶水管主要是配合夯土基址而设的地下排水设施,它在商代出现,是我国古代先民在卫生工程中的一个创举。

随着高台建筑的形成和筑城技术的提高,这种排水设施后世有进一步发展。

现已发现的商代都城遗址中

都发现了大型宫殿的遗迹

这些大型木构建筑的营建

反映了商代建筑技术得到很大发展

当然

商朝在其他建筑上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无论是研究存留遗址

还是研究商朝时候的甲骨文

都能让人对这个朝代的建筑有更全面的认识~

编辑:忘川

审核:小小

Hash:56915c883cac8820d9090fa06bf84c2ba82ad173

声明:此文由 天地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